13名学生在京秘密戒网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03:24 竞报 | ||||||||
本报记者邓跃报道 1月22日是北京市中、小学生寒假的第一天,上午10时15分, 12名北京学生和1名山西学生,作为首次接受“网络依赖戒除训练”的营员,在位于怀柔九渡河镇局里村的舒艺度假村接受为期8天的封闭式训练和矫治。这也表明,由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市科委、 团市委、中科院心理所共同开展的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研究课题,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营员从30人中选出 要“纯粹的网络‘成瘾’” 负责此次训练的,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1月22日,在中科院心理所举行的“虹”计划训练营开营仪式上,记者从高博士处了解到,这次参加首次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训练的13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4岁。 高博士告诉记者,营员是从30名自愿报名者中,经过有关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首先要是纯粹的网络‘成瘾’,自己沉迷于网络,迷恋网络游戏,而没有家庭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其次必须是自愿来参加培训。” 培训地在深山中 8天全封闭 1月22日出发前,学生被安排在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个房间里。为确保绝对的封闭性,组织者始终未让记者和营员有正面接触。而8天的培训,也是全封闭式的。 当天下午2时,记者从市区驱车约100公里赶到培训营地。在营地外看到这里背靠大山,四周没有任何高大建筑,整个环境非常安静。学生和老师住的一幢2层白楼上,写着“客房”两个字。远处的操场上,有6名学员在打篮球。下午2时30分左右,负责培训的心理专家、生活老师和志愿者,从白楼左侧的楼梯走了下来。 当晚7时,记者电话联系了驻营的共青团市委的张铁楠。他介绍说,学员于中午11:30到达营地,午饭后经过了简单的调整。“第一天到,大家主要是互相认识,老师们一直在开会,布置每天的具体情况。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是师生的互动交流。” 据张铁楠讲,目前培训的内容和每天的具体安排保密。“负责生活和其他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一切都听心理专家的安排。” 团体心理治疗是重点 在开营仪式上,高文斌告诉记者,一部分志愿者会承担培训的辅助、协调工作。志愿者都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心理系的老师和同学,“都有心理专业背景,从事过心理辅导工作。”高博士强调。 记者了解到,培训的2/3时间,是由心理治疗师为营员做团体心理治疗。同时,培训师负责辅助的拓展训练。 记者在一份“虹”计划日程表上看到,每天的戒除培训分为上、下午,由团体心理治疗和拓展训练交替进行。晚上心理测量师将对营员的表现进行心理评估。在第四、五天的晚上,营员们会在心理治疗师的组织下,搞小组活动。在培训结束的最后一个晚上,心理训练师们会和营员一起办个篝火晚会。 “瘾”字不能提 在采访中,高文斌特别强调,“网瘾”一词,在整个的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都不应该出现。 “这些孩子心理很敏感,‘瘾’字对他们伤害很大。”据高文斌介绍,有的孩子本来想参加培训,但听到说是要戒“网瘾”,就产生了抵触和恐惧。“其实,营员们只是心理对网络的依赖比其他人大一些而已,是纯粹的心理问题。” 据高博士介绍,原本确定了16名营员,由于疑虑、动摇等种种原因,最后只有13人正式参加了“虹”计划的首次培训。 相关专题:《竞报》出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