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广东两会专题 > 正文

关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9日08:50 南方日报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05年1月28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黄华华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认为,省人民政府2004年的工作是得力的,成绩是显著的。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对2005年的工作安排切合实际,措施积极可行。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号召,全省人民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造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而努力奋斗!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广东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05年1月27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流明

  省人民政府向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交了我省2005年计划草案及《广东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对计划草案和报告进行了审议。会议之前,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汇报,并进行了初步审议,初审时征求了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意见。会议期间,财经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计划草案和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4年,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显著成就,实现了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经济总量预期目标。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区域合作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矛盾比较突出,煤电油运较为紧张;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等。这些困难与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解决。

  二、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其报告体现了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代表们对计划草案及其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财经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符合我省实际,主要目标和措施可行;建议批准《广东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核心,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以县域工业化为龙头,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免征农业税,调整农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好户籍、就业、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区域合作与发展,不断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整合珠三角各种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整体素质。强化东西两翼和山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互动互补关系,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粤港澳合作,提升合作水平。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保持投资适度有效增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坚决遏制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十项工程”和支柱产业投资,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加强土地调控与管理,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搞好粮食市场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不断提升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促进重化工业发展,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推行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土地、水资源等方面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配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做好我省的区域能源储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和扶持社区服务业。

  (五)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逐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推行政府公益性基建项目“代建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广州、深圳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市场开拓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坚持国内外市场一起抓,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外贸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七)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政策措施,有效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先行,努力构建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我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体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八)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编制“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要加强调研与论证,发扬民主、科学谋划,坚持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努力使“十一五”规划体现“五个统筹”,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体现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2005年1月27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育敬

  省人民政府向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交了我省2005年预算草案及《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对预算草案和报告进行了审议。会议之前,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与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听取了省财政部门的汇报,初审时征求了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对预算草案的意见。会议期间,财经委员会召开了各代表团代表参加的预算草案座谈会,各代表团对省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在细化预算、增加预算透明度、建立省财政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方面的努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是实事求是、体现“两个务必”、促发展的报告,同时对推行和完善出口退税新机制、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环保支出、继续细化预算草案、增加预算透明度、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等提出了不少意见。本次会议没有收到预算草案修正案。财经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意见,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4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认真执行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通过的预算,在年初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欠佳的严峻形势下迅速采取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预算安排,围绕“十项民心工程”、“十件大事”、“十项工程”,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有力地促进我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省一般预算和省级一般预算都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区财力不均衡状况仍然严重,部分地方县乡财政相当困难;省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减慢;财政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等。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5年预算草案,体现了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政策方针,坚持增收节支,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继续推行激励型财政机制,努力促进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坚持保运转、保重点、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支农力度,保证社会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等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财经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5年预算草案符合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和我省的实际情况,是可行的;建议批准《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5年省级预算草案。

  三、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大做强省级财政,增强省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尽管省级财政收入2004年扭转了近几年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的局面,但减收因素仍然存在,省人民政府对此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省级财政,增强省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推行和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及其配套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二)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005年全省预计可支配财力虽然超过了2000亿元,但可供新安排的财力还是非常有限,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要艰苦奋斗、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量入为出,杜绝铺张浪费的现象,把该花的钱花好、管好,大力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随着全省财力的增强,逐步加大支农力度。要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出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小水利设施维护、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四)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全省因经济、财力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困难,农村义务教育面临不少问题。应制定有效措施,朝着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方向努力。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帮助消化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开展“教育扶贫”,切实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让农民子女能受到法定的义务教育。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努力改变目前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条件较差的状况。

  (五)正视出口退税政策对地方财政的影响。2005年我省新增的出口退税对地方财政会造成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困难地区财政收入不多,承受出口退税的压力会更大。对此,各级财政部门应有准确的测算,做好预算安排,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绿色广东”。

  (七)继续细化政府预算,完善决算报告制度。进一步早编细编预算,增加政府预算的透明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报送预算草案及有关材料。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完善决算报告制度,推行编制与预算对应的决算,准确反映预算执行结果。

  相关专题:2005年广东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