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伊拉克大选 虽不完美但要进行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2:19 南方都市报

  当地时间2005年1月30日上午7时,伊拉克半个世纪以来第一场多党议会选举正式开始。

  这是一场很不完美的选举,有占领当局在一旁“运作”,有政党和选民拒绝参与,有人还用炸弹、暗杀来阻吓投票,于是也有许多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投票率过低,这场选举就可能缺乏有效性,就有可能失败。那么结果呢?结果有利于谁?伊拉克各族、各教派将没有一个具有合法性的政治平台来和平竞争、协调利益,那么他们之间除了怒目相向、动刀动枪、涂炭生灵之外无事可做;而美国,也就只好长期留下来“主持大局”——扎卡维的恐怖袭击只会让美国继续增兵,成立一个伊拉克人自己选出来的政府,反倒使美国在伊驻军没有了合法依据。所以,这是一场不完美但也应当进行到底的选举。

  人性之恶,人类因自私导致的愚蠢,或由愚蠢导致的自私,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从而,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永远正确的事物,人们只能权宜地选择那些最不坏的、比较而言还算是可行的事物或行动。伊拉克的这场选举,尽管有许多不足,但终归是一次由每一个伊拉克选民自主行使政治权利的机会。如果过渡议会和正式议会能够相继选出,新宪法能够顺利制定出来,那么伊拉克内部的利益冲突就可以找到一个和平处理的平台。世界上有那么一些失败的、碎片化的国家,总是被暴力循环所左右,经济不能发展,民生不能改善,人道灾难比比皆是,而嗜好暴力的各方居然还都以“正义”自居。所以,伊拉克各政党和人民能迈出和平选举、和平参政的第一步,是所有关心伊拉克人民福祉的人喜闻乐见的,是值得祝贺的!

  事实上,伊拉克各主要政党都不反对举行选举,什叶派精神领袖希斯塔尼还签署法令说投票是“宗教责任”。有反对的声音也只是针对选举的时间。而即便是不认同选举时间而采取拒绝态度的政党,也没有动用暴力来破坏选举。伊拉克的民主进程与和平重建需要一个过渡性的政治安排,即这场不完美的选举和随后出现的一个看来也不会完美的过渡政府。

  此次大选的一个突出的不完美,是一些逊尼派政党拒绝参加,它们认为什叶派将依靠人口优势在过渡政府中占据优势,逊尼派将被边缘化。甚至不排除逊尼派拒绝承认大选结果的可能性。然而任何选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地分配政治权力,并且相对于萨达姆统治时期的统一意志和100%的得票率,这种“不完美”是极大的进步。在萨达姆统治下,占伊拉克人口少数的逊尼派高高在上,残酷打压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什叶派要发表不同意见,等待他们的是重则砍头、轻则坐牢。现在通过各族、各教派选民的自由投票,至少使得国家的政治权力能够大致按照各族、各教派比例来分配。其实逊尼派成为议会少数也是正常的,按人口比例,他们本来就只能占据少数席位。

  当然,现在占优势的什叶派也应当有足够的政治气度和政治智慧,如果不与逊尼派合作分享权力,国家就无法真正安定。两大教派的矛盾,最终只能通过政治上的和平竞争和议会政治来解决。所以从根本上看,选举和议会政治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那种认为大选将激化教派矛盾的说法是比较短视的。

  此次大选第二个突出的不完美,是投票率可能比较低。约旦驻美大使卡利姆·卡瓦尔曾预测可能会有多达40%的伊拉克选民无法参加投票。但即便如此,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也是一个常态。还有机构预测将会有27%的伊拉克选民不会去投票,果真如此,那么就该对这场选举发表扬信了。

  应当指出的是,这场选举的远非完美,还由于这是一场在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之下的选举。恐怖分子向每一个选民和候选人发出了死亡威胁,总之他们不愿意看到一场和平、积极的选举。因此选举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候选人只能匿名,由数字代替;选民不敢出门投票,即使想投票也不知道那些神神秘秘的投票站在哪里。伊拉克人民自由投票的安全感被恐怖分子剥夺了。然而在恐怖分子的屠刀和炸弹威胁之下,只要投票率过了50%,也可算是一场胜利。这将显示多数伊拉克人对和平过渡的盼望,对逐步收回当家做主权利的策略的认可。

  这场选举的不完美,还在于它有浓厚的“美国人搭台、伊拉克人唱戏”的味道。然而在美国人搭建的这个平台上,伊拉克人能比较自由地接收信息、结社组党、发表政见而不用担心有人告密,现在又能按照个人意愿在有联合国监督、有规范的秘密投票设施的情况下投票,迈开了通向伊人治伊的第一步。对于伊拉克人民来说,自己投票选政府,总比由美国人来指定政府组成人员要强。所以,竞选、投票不仅是政治权利,也是一个利大于弊的政治策略,这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选举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最好方式。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