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专题 > 正文

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三农已迎来新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7:01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月31日电(记者孙彬)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农业有关部门开始盘点全年的工作得失,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和众多农民一样喜不自禁,他认为,随着又一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已迎来了新的春天。

  刘立仁说,忙了一年,回过头来看,很值得回味和总结。他掰着手指,娓娓道来,没有材料,一切数字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一年来,我们和全省农民一起打了三场硬仗,一是
粮食增产的攻坚战,二是农民增收的主攻战,三是禽流感防治的阻击战,取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先说粮食生产吧。刘立仁说,粮食生产是2004年江苏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亮点。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实现三增四保,三增就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保就是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同时明确一个保护、两个确保的粮食生产目标,即保护6606万亩基本农田,确保水稻面积3000万亩、总产330亿斤以上。为了实现省里的目标,农业部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任务。全年粮食总产达566亿斤,比2003年增产71.4亿斤,增长14.5%。水稻面积3169万亩,总产334亿斤。

  粮食生产在连续四年下降后出现恢复性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政策驱动、市场拉动、行政推动三力合一,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的结果。换一句话说,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特别是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一降三补,农民从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政策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他说,降低农业税税率,全省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宿迁五市先行免征农业税,全省减免农业税及附加17.7亿元;推行粮食直补,将粮食直补政策与水稻生产挂钩,对农民种植水稻进行补贴,每亩补贴20元,实际补贴水稻面积3200多万亩,补贴资金6.4亿元,受益农民3424.6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70.3%;实施良种补贴,省级安排5000万元,在苏中、苏北23个县(市、区)实施510万亩水稻良种补贴。秋播省里又安排5000万元,在苏北28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实施50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实行农机补贴,省里安排2000万元实施水稻插秧机等农机具补贴。

  如果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来之不易,那么,禽流感阻击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刘立仁如是说,2004年的岁末年初,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对我省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面对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突发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协同作战、科学防治、群防群控,全力打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确保坚决不让疫病在江苏流行,确保不发生人的感染的工作目标。

  谈起农民增收,刘立仁满脸的喜悦,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840元,比上年增长14%左右,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全国最低。

  对于新年的打算,刘立仁更是充满着信心。他说:省委、省政府明确了2005年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三农工作方针。这一方针,诠释了新形势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政策取向,宣告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代的到来。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拓宽渠道,多策并举,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同时科学处理稳定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既要稳定粮食生产,又要始终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外向化水平,促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初级产品向深加工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举转变,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2004年底省里给广大农民送了一个大红包,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全省农民因此将增收十多亿元。刘立仁笑着说,农业税从降到免,是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期盼,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对世世代代种田纳税的规矩而言,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终结;对迈步在小康进程中的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可谓千年等一回。

  相关专题:中央一号文件重视解决“三农”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