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建筑的入世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3:07 青年参考

  ( 他说建筑是“艺术”,也是“用具”,于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仅要与自己的灵感与图纸打交道,也要与业主 ,与商业,与政治打交道。)

  苏七七

  建筑类的书以专业参考书居多,这种情况最近几年有了一些改变,先是有专家出了资
料丰富又深入浅出的概述类的书 ,比如《中国古建筑十讲》、《外国古建筑十讲》,接着又有一些大师被介绍进来,比如柯布西耶,比如高迪,然后像《走向 新建筑》这样的理论书也得到了译介。虽然总量还是显得很少,但起码可见,在中国是有“建筑爱好者”的读者群,可供发掘 与培养的。

  一开始读汉宝德先生的《透视建筑》时,我也是这样拿它当一本关于“建筑艺术”的书来看的,但读完全书的48篇 文章之后,却是对社会的思考更甚于审美的领悟。汉宝德先生是专家,也是个“圈内人”,他说建筑是“艺术”,也是“用具 ”,于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仅要与自己的灵感与图纸打交道,也要与业主,与商业,与政治打交道。他的许多文章的立足点 ,最后是落在一个建筑师,怎样用自身的艺术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做出美好的,有益的作品。——汉宝德自称是一个保守 主义者,经世致用与人文关怀在他的行文中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他在审美上,倾向于和谐质朴,对于形式上的“为颠覆而 颠覆”有着尖锐的批评吧。

  在《轻利重义的建筑师》一文中,他几乎是有些烦恼地分析:“也许建筑作为一种行业,本质上就是贪婪的,缺乏公 益精神。建筑师基本上为有钱人服务,他们的报酬是按建筑造价的比例来收取,努力工作所得到的代价与设计品质高低、投入 精力多寡无关,而与花掉业主多少钱有关。所以聪明的建筑师喜欢与拥有政商权力的重要人物为伍,对于社区与大众缺乏兴趣 。”对于在台湾出现向社区扎根的建筑师,说明年轻一代不再全然视建筑为商业,而有理想主义的精神出现,投以很大的期待 。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到一位建筑师,莫克比(SamuelMockbee),他自建筑系毕业后,从来没有打算去伺候有 钱人,也没有在前卫建筑上扬名立万,却决心自我下放,把建筑上学到的东西带到地方上,贡献给社区民众,提升当地建筑的 水准。得到教职后,结合同事,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成立“乡村工作室”,在贫穷的阿拉巴马州乡下,替居民解决建筑问题 。汉宝德评价说:“有趣的是,这位先生并不是仅仅为乡民解决住的问题,而且还把建筑的水准带到乡间。像他使用捐来的或 捡来的材料建屋而屡屡得奖,让人感觉这样的建筑师才是真正结合人文与艺术的建筑师。”而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记住了 这位了不起的建筑师的名字。

  作为刊登在《中国时报》上的专栏,这些文章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住宅建筑、校园建筑、公共空间、城市规划等问题 上,都有许多精当见解。作为一个非常入世的建筑专家,他对建筑的批评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对社会,对现实的批评,“安得广 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批评时的激越笔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士子的济世精神,在当代的回响。

  当然,这本《透视建筑》,还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虽然没有一个严整的秩序,但是如同陪一位先生聊天,有时比起 上课还要得益。其中许多篇目,对当代建筑潮流有着内行的描述与判断,——于是说到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配图与注解做 得精当。在文章之后,能够通过配图,得到一个直观印象,通过注解,对一些名字与概念,有一个认识。它是很适合一个“建 筑爱好者”读一读的书。

  《透视建筑》汉宝德著黄健敏摄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