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王妃”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3:07 青年参考 | ||||||||
李方 电影《爱情故事》的主题歌,第一句是“我从何说起”。想说话,首先要解决“从何说起”的问题。古人的经验是瞎 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现在评论家的标准程序是,“据某报某年某月某日报道”。
朋友拿来一本《黛安娜画传》叫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从何说起呢?今年是黛安娜死于车祸第八年,按照人类的纪念习 惯,实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可是,书摆在我桌子上了。在这里我只能用自己的信誉担保,作为作者,师永刚的书一般都畅销 ,“画传”这个体裁就是他发明的——《邓丽君画传》、《宋美龄画传》,如果你有印象的话。跟那两本一样,《黛安娜画传 》搜罗了很多可能你轻易看不到的照片,而且师永刚的文字功底也值得信任。总之,如果你对黛安娜感兴趣,从性价比来讲, 这本书值得收藏。 难道就这些吗?至少我还没解决“从何说起”的问题:你凭什么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间阅读一堆关于黛安娜 的文字。 以下答案也许勉强过得去:黛安娜是一个经典,一个传奇。我们知道,经典和传奇可以随时随地谈起,不必找什么由 头。 黛安娜为什么是一个经典和传奇?因为她美丽,因为她是王妃,因为她死得蹊跷?这些的确都是要素,但我们还需要 知道,在英国人眼里,她是“人民的王妃”——这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所谓“人民的王妃”,是指她平易近人,热心公益,改变了王室以往高高在上的刻板形象。但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个误 解,以为黛安娜是个灰姑娘,所以才具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阶级感情。 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黛安娜出身于英国顶级贵族之家,就读的学校也根本无意于学历教育,而是培养贵妇的,她跟查 尔斯王子的婚姻堪称门当户对。 那么,她是怎么成为“人民的王妃”的?这里边有个人性格因素,但今天我想谈谈“世界大势”——呵呵,看来又免 不了搬弄“环境决定命运”的陈词滥调了,不过的确管用。 这里我想提供两个细节。嫁入王室之前,黛安娜曾经在伦敦赁屋居住,做过短期保姆和酒会服务员。按照她的家世, 其实完全不必如此。但是,家里对此不曾反对,她本人也不觉得失身份。当时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西方青年讲究自立 ,看来大贵族之家也接受了这个观念。另一个细节是,刚嫁过去时,黛安娜喜欢自己跑到厨房做三明治吃。皇家厨子们对此大 惊失色,憋闷良久,公推一个代表来跟黛安娜谈判。 黛安娜就是这样一个人。说她是大贵族,这没错;可身上又具有很多“平民性”。也许这是她能够成为“人民的王妃 ”的出发点。同时可以看出,贵族生活也在发生变化,至少他们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流观念的影响——这世界上,实在很难 找到一个百分百保鲜的冰箱。 评论者认为,黛安娜的主要功绩是改善了王室在英国国民眼中的形象。或者说打造了王室的新形象,而这个新形象符 合时代潮流。那么王室的传统形象是怎样?简单说就是没有表情,参加葬礼都不带哭的。统治者要“威不可测”嘛。可是你再 看看黛安娜的照片,有一张效果绝妙,面对木胎泥塑般的皇家仪仗队,戴妃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也许人们会渐渐忘记黛安娜与王室的恩恩怨怨,甚至忘记她的慈善事业,但是我敢肯定,那张笑脸会有漫长的保鲜期 。那一瞬间的绽放,融化了几千年的坚冰。这世上,人们曾经被划分为贵族和平民。后来,贵族很不情愿地看着平民翻身做主 人,但他们仍要努力装神弄鬼,比如黛安娜的父亲坚持送她进贵族学校而不是接受学历教育。老百姓这边,经济上甚至政治上 可以不再把贵族当回事,但那份神秘感和敬畏之情还是维持着。然而到黛安娜这一代人,世界大势表明,神秘和敬畏已经岌岌 可危——酒会上给你倒饮料的服务生可能是个顶级贵族呢。就在这种背景下,也只有在这种背景下,黛安娜绽放出她最灿烂的 笑容。 我曾经设想,如果黛安娜死于1897年而不是1997年,结果会怎样?那是维多利亚女王母仪天下的时代,你说 结果会怎样?至少公众的看法是不难想像的。 因此,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在“人民的王妃”背后,我们有必要了解,它其实是一个重新调整贵族和平民关系的故 事。而这种调整,即便没有戴安娜,迟早也要发生的,然而是不是以这种令人怀念的方式,恐怕就不好说了。至少我们可以从 报章得知,这些年来英国公众对于王室一直不无微词。 顺便说一句,黛安娜坚持她的两个儿子必须进学校读书,而不是依照王室传统为王子聘请家庭教师。 以上所涉细节,都来自《黛安娜画传》。现在你自己决定,是不是也买一本来读读? 《黛安娜画传》师永刚覃立雯著中信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