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议程将作重大改革 取消宣读财政预算等报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08:35 第一财经日报 | ||||||||
即将于3月5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日程安排方面作出重大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两个报告将直接书面印发给代表审阅,取消以往国家发改委主任和财政部部长在大会上口头报告的惯例。昨天(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了此项改革的内容,但他称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议程要在本月25日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通过,到那时才能最终敲定。
“这是务实的会议新风,这种探索具有积极性。”北京市人大代表、市社科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李贺林对今年人大会议“缩读报告时间”这一改革举动表示赞赏。他认为缩减照本宣科读报告的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人大代表审阅报告和建言献策,此举将成为本次人大会风改革的最大亮点。 事实上,今年年初,北京、广东、四川、武汉等地的人代会早已悄悄迈开了人大会议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不约而同地取消了两个报告的口头宣读程序,并规定,被减掉的全体会议听取这两份报告的时间用于代表们审议。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之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已经根据代表的建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案》,将这一改革作为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参加过3次北京市人大会议的韩克非代表认为,今年1月份召开的这一次人大会议日程安排改革之后,“效率最高”。她告诉记者,以前听报告时,她和大多数代表一样,阅读速度肯定比宣读速度快很多。“其实每年在预备会(被代表们普遍称为会前会,即在人大会议正式召开前的一周左右时间先开一次讨论会)上,各个代表就已经收到《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财政预算”报告(征求意见稿),对其中内容已经比较了解;之后的正式报告内容变化不会太大,最多加入一些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宪法专家焦洪昌教授认为,这项会议程序上的变革,应该是利弊参半的。从“利”的角度看,将提高开会的效率,使代表有更多时间参加分组讨论和审议。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和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是两个很重要的报告,是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决定权的必要形式。现在,改为书面提交报告有可能减少代表的关注度。 焦洪昌教授认为,改革的关键是“如何使代表更好地了解这两个报告的内容”。相对于其他报告,这两个报告的专业性更强,应该考虑一些替代措施,如由专人到代表团进行讲解,或者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使报告的内容更加直观。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表示,现在人大开会的时间本来就短,应该适当改革人大会议日程安排以提高会议效率,但有些必要的形式不能减,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就必须通过口头宣读、电视现场直播等,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到相关信息。本报记者侯利红艾炜发自北京 相关链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的“两会变迁”: 2003年代表、委员车辆“一路绿灯”的特权取消,和其他社会车辆一道等红灯 2004年全国政协主席开幕作报告,闭幕不作长篇讲话;《新闻联播》打破近10年逢“两会”召开必延长播出时间的常规,保持30分钟时长不变 2005年取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两个报告的口头宣读程序,直接书面印发给代表审查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