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发表2004美国人权纪录指责美军虐囚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09:59 新华网
我国发表2004美国人权纪录指责美军虐囚等

一名美军女兵用狗颈圈皮带套住裸体战俘。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我国发表2004美国人权纪录指责美军虐囚等

一群赤裸的伊战俘被捆住拥着在监狱的地板上。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赵磊)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于2月28日发表的《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人权状况的歪曲和指责。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六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

  文章援引大量例证说明美国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侵犯人权问题,全文分“关于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儿童权利”以及“关于侵犯别国人权”6个部分。

  文章说,美国社会暴力犯罪泛滥成灾,司法侵权相当严重,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根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19日公布的报告,2003年美国12岁及以上的居民共经历了将近2400万起犯罪,发生谋杀与抢劫等暴力犯罪案件1381259起,平均每10万人475起。

  文章指出,美国警察施暴、司法侵权现象不容忽视。2004年7月21日,正常赴美进行公务活动的中国公民赵燕被美国移民局警察戴上手铐后猛力抽打,身体多处受伤,精神受到了严重摧残。

  文章说,美国监狱内性侵害事件普遍。据《纽约时报》2004年10月12日报道,美国监狱中至少有13%的犯人受到性侵害。在美国中西部7个州的监狱中,21%的囚犯在入狱后至少有一次受到性侵害的经历。

  这份人权纪录指出,一向自诩为“民主的典范”的美国,其民主是由金钱操纵的,存在诸多弊端。

  文章说,美国的选举实际上是一场金钱竞赛。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的费用总计接近40亿美元。2004年总统选举被列为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选举,由2000年的近1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17亿美元。

  这份人权纪录指出,美国消极对待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等痼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这个世界头号富国。

  文章说,美国拒不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美国的贫困人口连续三年上升,2003年比上年增加130万,达到3590万人。

  这份人权纪录说,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章指出,美国有色人种普遍贫困,生存状况远不如白人。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9日报道,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

  文章指出,美国司法领域种族歧视司空见惯。有色人种被判刑和在监狱中被关押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根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公布的报告,有色人种占美国在押囚犯人数的70%以上。

  这份人权纪录说,美国妇女和儿童的人权状况令人担忧,妇女和儿童的人身权利屡屡受到侵犯。

  文章说,美国妇女受身体伤害和性伤害比例很高。2003年,美国共发生强奸案93433起,每10万妇女中有63.2人是受害者。此外,美国妇女的劳动和社会权利受到侵犯,据美国劳工部2004年1月的统计,美国中等收入的全职工作的妇女的收入仅为男子的81.1%。

  纪录显示,美国儿童贫困现象严重,有2000万孩子生活在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收入劳动家庭”里;美国儿童是性侵害的受害者,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40万名儿童被迫在街头卖淫或从事各类色情活动。

  这份人权纪录说,2004年,美军虐待和污辱伊拉克战俘的行径及美国不断在国际上制造侵犯人权的悲剧充分暴露了美国粗暴侵犯别国主权和人权的真面目。

  文章说,根据美国《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报道,早在几年前,在阿富汗的美军监狱里,调查人员就使用各种酷刑逼供,导致多人死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虐待被囚禁的伊拉克人的事件并非仅限于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莱布监狱,而是系统性行为。

  纪录还揭露了美军在对外侵略和军事打击过程中经常滥杀无辜的行径。据一项关于伊拉克平民死亡情况的研究报告估计,自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数比据战前正常死亡率计算的死亡人数多出1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在非正常死亡人数当中,暴力致死占大多数,而空袭是暴力致死的主要原因。

  文章最后指出,美国自身的人权问题一大堆,还到处穷兵黩武,粗暴侵犯别国主权,不断在国际上制造侵犯人权的悲剧。美国政府理应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正视自己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不应热衷于发表“人权报告”对其他国家进行指责。

  相关新闻

    2004美国人权纪录(1):暴力泛滥 司法侵权严重  

    2004年,美军疯狂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暴露了美国的“人权神话”的反人权面目,震撼了人类良知,受到国际舆论的同声谴责。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年2月28日,美国国务院再次以“世界人权卫道士”自居,发表《2004年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2):虐囚和监狱暴力层出不穷  
    目前,全美约有5000个执法机构在使用一种TASER电击枪,射中目标后,发出足以致人眩晕的5万伏冲击电压。1999年以来,有超过80人因受这种电击枪射击而后死亡,其中60%发生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3):美国选举是一场金钱竞赛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被列为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选举,由2000年的近1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17亿美元...[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4):美国新闻自由充满虚伪  

    2004年美国大选广告中具有错误讯息、足以误导选民的比例,比1996年的50%还高。共和党阵营的竞选广告至少有75%都夹带不实信息和个人攻击...[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5):贫困人口有增无减  

    美国拒不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极对待劳动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等痼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这个世界头号富国。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6):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  


    有色人种普遍贫困,生存状况远不如白人。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9日报道,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7):种族偏见造成矛盾激化  


    美国大学校园种族主义抬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亚波罗河谷社区学院接连发现法西斯标语口号及白人至上主义标语口号,还包括使用武器和语言进行威胁...[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8):美国妇女受性伤害比例高  


    美国妇女受身体伤害和性伤害比例很高。2003年,美国共发生强奸案93433起,每10万妇女中有63.2人是受害者。(注45)据统计,平均每2分钟便有一名受害者遭性侵犯;每6分钟便有一名妇女被强奸...[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9):虐待和性侵害儿童现象 

    《芝加哥论坛报》2004年8月27日报道说,贫困儿童从2002年的1210万人上升至2003年的1290万人,贫困率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有2000万孩子生活在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收入劳动家庭”里...[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10):美军虐待伊战俘丑闻 

    2004年,美军虐待和污辱伊拉克战俘的行径被揭露,举世为之震惊。美军对待伊拉克战俘手段之残暴、行为之卑鄙,令人发指。他们强令战俘裸体,用内裤(甚至女人内裤)罩住头;用皮带拴住战俘脖子,在地上拖行;用军犬咬,用皮鞭打,用电棍击,有时还用针扎,在伤口上撒含磷的化学液。他们还强迫一些战俘裸体“叠罗汉”,自己站在顶上取笑...[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11):美军对外侵略滥杀无辜  


    为了逃避国际社会的监督,美国在全球20多个监禁中心关押恐怖战争嫌疑犯,半数完全保密。在阿富汗至少有7座由美国控制的不受法律约束的秘密监狱,其中有一处被称为“地狱”...[全文]

    2004美国人权纪录(12):美国阻挠联合国人权机制  


    联合国酷刑问题和健康权特别报告员联合要求访问美军关塔那摩基地,任意拘留问题工作组亦提出访问的要求,美政府一概采取拖延策略,不予理睬。一些主持正义的发展中国家在59届联大第三委员会专门提出了“美国民主和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对美在反恐中侵犯人权、虐囚、控制新闻媒体表示强烈关注...[全文]

    《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附录)

    国新办发表《200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专题]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