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李华代表:专家和大学教授应该多到田间地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6:2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陈二厚代群)“一个教授给农民讲果树嫁接技术,在讲台上连讲带比划了几个小时,坐在台下的农民还是‘云里雾里’。教授干脆带着农民到果园里,一剪刀下去,农民就全明白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代表呼吁: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和大学教授,应该多“沉到”田间地头,做坚定的农技推广者。

  尽管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统计显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0%,而在发达国
家,这一比例超过70%。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成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任务。我国数量不少的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和建设,其科教实力雄厚、研究手段先进,产生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目前农业院校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农业科技成果研发出来后,满足于得几个奖状,便锁在抽屉里。大学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和体系,这是大学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李华说。

  大学远离农村科技推广也有体制上的原因。李华表示:“虽然我国的农村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仍在使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农业推广体制。在这种机制中,没有足够的激励大学参与科技推广措施。辛辛苦苦搞农技推广的专家,比站在讲台上的教授在待遇上差很多,造成大学里科技成果成堆,而农村科技贡献率却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的尴尬局面。”

  李华说:“大学应该走入农村,不能推卸为‘三农’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据他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一支800多人的专职农技推广队伍,在农村建立起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一批批专家教授住进“葡萄”、“辣椒”等“专家大院”,一项项实用农业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一个政府、企业出资金、项目,学校出专家成果,农民收效益的良性互动机制逐步形成。李华说:“学校搞了这么多年农技推广,并没有感到吃亏,相反却感觉到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