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称盲目求政绩导致GDP失真建议修改统计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04:45 新京报
    本报讯 现行《统计法》对领导干预统计数据开了口子、随意制发统计报表的行政机关不受法律制裁……昨天,湖北团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基于现行《统计法》存在的谐多问题,亟须进行修改。在此次两会上,叶青提交了相关议案《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几点建议》。

  据介绍,《统计法》是1983年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时制定的,1996年修改后颁布实施。叶青表示,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统计法》应该与时俱进。

  他称,现行统计部门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很弱,而现行《统计法》又对领导干预统计数据开了口子。如《统计法》第7条规定,各级领导发现统计数据有错误,可以责成统计机构核实订正。“法律再不作出硬性规定,就无法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

  据了解,湖北省一名农调队员写了一篇关于农村水利问题的调查报告,被国务院政研室采用,但当地党委、政府认为给当地的大好形势抹了黑,责令该人员检查,并动用纪检监察机构组织调查,还对该同志罚款200元。“可以说,各级领导行政干预是统计数据失真的最直接原因,《统计法》必须对这种现象作出制裁性规定。”

  昨日,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则表示,领导干部盲目追求政绩是GDP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

  另外,叶青还表示,现行《统计法》规定,企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有统计违法行为者,给予经济处罚,而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同等行为却没有处罚措施。“而随意制发统计报表、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的主体恰恰多是各级行政机关,而这些违法的主体又不受法律制裁。”

   对话 

    统计局长可以不听市长意见

   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建议,统计实行中央垂直管理

代表称盲目求政绩导致GDP失真建议修改统计法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表示,“政绩出官,官出数字”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

  昨天,记者对《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几点建议》的提交人湖北团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进行了专访。

  每个省我估计都有一定水分

  新京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前几天参加讨论时,指出地方GDP注水严重,你作为地方统计局领导有什么反应?

  叶青(以下简称叶):没想到数字那么高,相差有3.9%.每个省我估计都有一定的水分的。

  新京报:那你们湖北省呢?

  叶:这就不好说了。难免有些共同情况。

  新京报:统计数据充水的原因有哪些?

  叶: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地方行政干预。新官一上任就搞招商引资等、力度很大,有些人为因素。

  还有一个原因是统计本身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新京报:现在超过正常误差了吗?

  叶:肯定超过了。

  新京报:你在工作中的遇到的情况是怎么样?

  叶:如果统计部门严格按实际情况出数,那么当地的领导可能会有想法,认为有些数据不该这么做,应该报高一点。他们就会提醒,是不是需要核实。我发现一些地方领导总是担心遗漏,不能反映全面工作。

  新京报:是担心遗漏,还是担心数字太低影响他的政绩?

  叶:他肯定会怀疑的,排名怎么这么靠后,数字这么低。他希望短期内经济和城市面貌有很大的改观。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新京报:良好的愿望会带来良好的后果吗?

  叶:一般不会产生太严重后果。除非超过发展能力,盲目借债搞形象工程,上马不适合的项目,就会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发展迅速)很快就会落下来。

  统计不应为政绩服务

  新京报:作为统计部门的官员,你跟他们的希望一样吗?

  叶:统计不应该为政绩服务,我们当然希望地方经济平衡一些,不要操之过急。

  新京报:你提出修改《统计法》的建议,那么现行法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叶:我觉得还是体制问题,现在是块块管理,统计部门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官帽子和钱都由同级党委政府管理。我觉得应该实行中央垂直管理,如果这样,统计局长可以不听当地书记、市长的意见。

  新京报:你在建议里还提出应对经济指标设置进行调整。

  叶:现在偏重经济指标统计,还缺社会指标统计,就是指社会发展方面的统计弱了,应该看社会经济的全貌。

  新京报:这是不是跟绿色GDP是一脉相承的?

  叶:是。绿色GDP就是要增加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新京报:你觉得实行绿色GDP会不会有难度?

  叶:据我了解,很多没有试点的省市都在积极争取进入这个行列,因为它意味着背后可能配套相应的政策。如环境破坏了,会有一些整治资金。

  新京报:假如没有配套含金量政策的话,情况会一样吗?

  叶:我估计是不大会愿意的。

  统计指标应包括医疗病床数新京报:如果让你设计新的统计指标,你会如何设置?

  叶:我觉得还应该包括人均GDP,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医疗病床数,体育设施,森林覆盖率等。

  新京报:你还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博士导师,作为学者型的官员,是不是比一般官员更重视数字的真实性?

  叶:对。我以前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对数字造假深恶痛绝。

  新京报:那你对现状满意吗?

  叶:状况有所改善,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通过统计法的修改。

   “官出数字”是政治腐败

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表示,单凭指标考核干部不是最佳办法

代表称盲目求政绩导致GDP失真建议修改统计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行政机关伪造统计数据应受法律制裁。


    叶青提出的《统计法》存在的问题

  ●统计体制:导致部门难以管理

  ●统计调查项目设置:导致数出多门

  ●统计调查方法:难以反映现状

  ●统计行政处罚:对行政机关网开一面

  ●统计业务经费:没有保障

  ●统计指标设置:偏重经济

  ●统计抗干扰能力:很差

 

  去年12月29日,湖北团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统计法及其需要完善的几个问题》的法制讲座,指出目前统计法存在较严重的弄虚作假现象、统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昨天,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统计数据弄虚作假手段越来越多

  新京报:地方GDP注水的现象,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贺:一方面是统计方法的问题,出现统计误差,这还说得过去,另一方面是地方数据为了追求政绩,说明功劳,统计有水分,说得不客气点,这部分形成的误差是主要的。

  弄虚作假,把统计数据做上去,我们统计执法年年都发现,年年都处理。

  现在弄虚作假手段也越来越多,我要强调一点,这不是统计干部的问题,而是一部分地区的党政干部的问题。

  考核干部最好是让人民群众评价

  新京报:造假的根源呢?

  贺:政绩出官,官出数字。这是机制问题、体制问题、政治腐败问题。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一些党政干部素质不高,为了自己升官,讨好上一级领导,把数字做大。

  新京报:官出数字,是不是因为对干部考核还是偏重于经济指标?

  贺:代表委员几年就指出现在的干部考核指标有问题,一个干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不能单纯看GDP增长,还要看是否有科学的发展观,是否构建和谐社会,管辖范围人民是否安居乐业,社会矛盾得到解决、人民收入能否随GDP而增长。

  新京报:有考虑进行改革吗?

  贺:前年下半年中组部与统计局商量这套考核指标如何改得更合理,但是认识上不是很一致,究竟取舍哪些指标。但我个人认为,完全凭指标考核干部不是最佳办法。

  新京报:那你觉得最佳的是什么呢?

  贺:让人民群众评价。

  统计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

  新京报:你以前就提出过统计法需要修改,具体是存在什么问题呢?

  贺:现行法律存在不少缺陷,有六个方面需要修改。如有一条规定“各级领导发现统计数据有错误,可以责成统计机构核实订正。”这给了地方干部弄虚造假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新京报:关于统计经费,现行法律有予以明确规定吗?

  贺:经费问题一直是个困扰。我们现在采取分级负担方式,这产生两个问题,各地财政存在差异,有些地方拿不到经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有是地方承担的很多普查内容跟基层没有直接关系,而中央不投钱,地方不是很积极。这条也应该改。

  对统计数据造假的官员很难问责

  新京报:遏制官员数字造假,能否对其进行问责?

  贺:统计法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发现你真是造假了,是可以行政处分的。

  问题是你能对主要领导追究到什么程度。

  新京报:统计能不能也这样问责?

  贺:统计造假的方式是隐性的,它造成的后果也是隐性的,很难认定。

  新京报:你觉得如何能改变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局面?

  贺:完善法制,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干部素质,改变干部考核体制等。建立全国统一、独立的统计系统。

  新京报:你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还担任全国统计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对数字真实是不是特别敏感?

  贺:当然。我看不惯。

  新京报:你的原则是不是与现在官场出现的一些数字造假发生冲突?

  贺:我没有体会。因为我没有当过地方的统计官,但是中央的领导发现地方有意弄虚作假,也跟我一样,希望数字准确。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赖颢宁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陈杰 赖颢宁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