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面对取消行政限制后的人口膨胀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14:42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高建新 刘江)随着一项行政法规的废除,外地人到北京从事务工、经商等经济活动将享受与北京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市政府也将因此要面对人口膨胀的难题。 3月25日,实施近10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经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宣告废止。此举意味着,曾经阻碍外地人进入北京生活和工作的多种限制,
按原来的规定,一个外地农民工如果要在北京合法打工,需要办理六、七种证件,每年要交纳400多元的各种管理费用。对外来人口的限制废除了,现在人们担心北京人口急剧膨胀而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2004年底,北京市在公安部门登记的流动人口已达360万人,占北京总人数近四分之一以上。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汪玉凯说:“毫无疑问,北京市政府将面临一个严峻的管理模式转型考验,在摒弃了传统的行政限制手段后,他们必须将社会公正、市场秩序、资源容量进行通盘统筹考虑,运用法律、市场以及行政的综合手段,选择充分照顾各方权益的优化解决方案。”他说,原来的限制规定,是计划经济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思维,属于制度性歧视,不仅没有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并且在实际中形同虚设。大量人员逃避办证,或者办理假证,根本起不到管理、控制和规范的作用。但是,有限的资源与汹涌的人潮,的确令北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即便不考虑外来人口,北京的能源问题也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最为棘手的难题。北京不但是严重缺水城市,电、气、热、煤等能源的紧张局面也日益凸现。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在京外地人的多种权利,北京还正在付出诸多无形的社会资源。自2004年起,北京致力于在公办中小学安排20万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取消来京务工农民子女在公办中小学的借读费;从今年起,有《暂住证》的外地人可购买上北京牌照的汽车,销售商预计此举将使每年汽车销售增加10万辆。这一切都加剧了当地人对教育、道路、交通等有限资源的危机感。 对此汪玉凯说,如果仅仅取消了对外地人的歧视性制度,但没有通过积极的手段保障本地区居民的健康生活,也会造成新的不公正和社会矛盾。据了解,北京市已经就如何用新的有效方式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作为今年政府的重点调研课题。但专家们说,控制人口的问题仅靠北京自身是无法得到最终解决的,要靠中央政府从全局进行调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参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王凯认为,目前中国城镇化道路出现了很大偏差,过度渲染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的劳动力吸纳功能,大中小城镇发展不均衡,很多中小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环境差,就业不足,不能起到有效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他说,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梯度转移规律,即他们大多往往首先流向县城、然后是省城,最后才是直辖市和首都。由于流动人口大多文化素质不高,不能提供高端服务,在大城市中也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收入偏低,因此,如果小城镇有足够的就业需求,他们在其间的生活成本肯定远远低于大城市,这便吸引他们更多的人选择中小城市,从而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大力进行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能有效避免流动人口一味地流向东部沿海和少数超大城市,造成局部地区的环境、资源压力。汪玉凯也说,要真正使劳动力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还需要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制定全国性的配套性政策,否则就会使改革触礁。(完) 相关专题:北京废止外来人员管理条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