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看待交警暗中执法专题 > 正文

交警暗中执法难建马路和谐 易引起驾驶员抵触反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10:0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南辰

  乌鲁木齐市交警支队近日向社会公布,交警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要遵循“四不准”规则,其中交警不准“暗中执法”广受社会关注,人性化的执法规定让人拍手称快。但北京市交管局负责人近日对媒体做出截然相反的表态交警执法是为了打击违法行为,北京交警的执法形式没有变化,并不会禁止“暗中执法”。一时间,惹得网民、车主议论纷纷。

  在记者看来,北京市交管局负责人的表态没有答到“点子”上。因为,打击违法行为只是交警执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去年实施的“新交法”第一章第一条,应当说可以比较全面地阐述交警的执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由此可见,交警执法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违法行为”,以此为理由为交警“暗中执法”辩解,似乎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常在北京开车的朋友其实都知道,眼下,交警“暗中执法”之所以容易引起驾驶员的抵触和反感,是因为当交警的“暗中执法”方式与一些特殊路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容易给司机“中了圈套”的感觉。例如,北京市有的路段交通标志设置位置不当或交通标线不清楚,如果交警在这些路段“暗中执法”,被处罚的司机心里绝对不会服气,罚钱、扣分只能增加他们内心的抵触情绪,起不到教育司机的作用。

  再有,不久前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曾经指出,北京千奇百怪的立交桥设计会给司机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初到北京的外地司机和大量新手司机。可如果有些立交桥或桥附近是交警“暗中执法”的地点,这无疑会增加司机的紧张情绪,不利于交通安全,同时也欠人性化。

  其实不仅是交警“暗中执法”这种方式受到质疑,在北京,有争议的交警执法方式还有一些。例如,一位的士司机就曾经对记者抱怨过“最烦那些‘趴活’的交警。”这位有点幽默的的哥所说的交警“趴活”,就是指交警在一些司机易出错路段“守株待兔”的执法方式。采用这种执法方式,交警即使是在“明处”执法,也很难使被罚司机心服口服地接受。

  据记者平日里观察,北京交警另外一种值得商榷的执法方式就是“扎堆儿”执法。例如在复兴门立交桥、天宁寺立交桥等一些典型的高峰时段车流缓慢路段,经常会有三五成群的交警“扎堆儿”执法。一般旁边会停着一辆清障拖车以及若干辆警用摩托车,查处的对象也就是司机不系安全带、机动车压线等轻微违法行为,但摆出的阵势却很大,动用的警力也“绰绰有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一些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混杂的拥堵路口,例如马家堡铁路桥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连一个警察也看不到,极易造成混乱不堪的抢行和拥堵。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交警“暗中执法”的功能完全可以被街口上的摄像头所取代。与交警“人力”“暗中执法”所能覆盖的抽查面相比,越来越多的摄像头才真正体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威慑力。而且往往那些用人做有争议的事情,用摄像头做却合情合理。再说,与其让交警整天在马路上吸尾气、受怨气,不如让摄像头代替他们行使“暗中执法”的职责。

  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东湖大队的“劳模民警”史纪国,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就是要互相尊重,我对驾驶员和行人多敬几个礼,多一点微笑,就会给他们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好的交通秩序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好回报。”仔细品味,这位“劳模民警”说出了交警执法更高层次的目的——用互相尊重的执法方式构建“马路上的和谐”。 (据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相关专题:如何看待交警暗中执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