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讲师之死与大学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0:45 瞭望东方周刊

  “不知天堂是不是也有人学习电路?如果有,他们真的很幸运。”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晏才宏老师3月12日病逝之后,引发了无数学子的哀思之情。

  作为教授电路课的老师,晏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学生的悼文中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俊秀的板书,洪亮的嗓音,学生们将他的课称为“魔电”,座无虚席。

  许多学生都称晏才宏为“见过的最好的老师”,在检查出肺癌晚期之后,他仍然带病上课,即使住院之后,在病房里,他仍然给看望他的学生现场讲题,他的最后一个心愿,是希望能够“再讲一课”。

  不过,真正让“晏才宏”这一名字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争论焦点的原因,则是他病逝时的讲师身份:评职称所必须的论文,他究竟是写不出来,还是不屑去写;究竟是个人问题,还是职称评定体系的缺失;高风亮节,还是不合时宜……自从他去世一个月来,围绕着相关话题的争论从未停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4月13日,当《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联系上海交大党委宣传部时,工作人员的回应是:“晏才宏的事情到此结束吧,不要再做文章了。”

  不过,争论看来并不会就此结束。就在最近,杭州当地媒体又爆出了同晏才宏遭遇类似的浙江大学的朱淼华老师,由于长期专注于教学,没有论文发表,他已经当了18年的讲师。

  上海某高校的资深教授说,类似的情况在许多高校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教书教得再好,也评不上教授”

  “晏才宏老师的事情很可惜,”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谢安邦教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换成我,早就十篇八篇论文出来了。”

  在上海交大,讲师评副教授的标准是要发表两篇期刊论文,或主编一本教材,或发表三篇教学研究论文。

  晏才宏为什么没有发表论文呢?晏才宏自己的解释被媒体广为报道: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的做法他不忍为。

  谢安邦认为,“在目前大学课堂普遍难以吸引学生的情况下,一个教师能够将一门基础课程讲授得如此生动,肯定是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的,而这些成果都是可以化成论文的形式去进行交流。”

  “晏才宏老师没有发表论文或许有特殊的原因。”谢安邦认为,事实上,对于学校中不同岗位的老师,在评定职称方面,对于以授课为主的老师与科研为主的老师,在要求的论文数量和档次上,是有所区别的。

  “教书教得再好,也评不上教授,因为职称的评定需要数字去衡量,需要论文、专著,这是硬杠杠。”同济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说。

  据媒体报道,上海交大的负责人对晏才宏的事情这样解释:在中学,这样一个老师可被评为特级教师;但是大学要求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新知识,两者不能偏废,以此衡量,晏才宏就不够全面。

  在中山大学高等研究所副所长陈昌贵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制度缺失的表现。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人才,学校可以考虑区别对待,比如能否将教学效果与职称评定也考虑挂钩。

  陈昌贵刚刚从国外考察回来,发达国家高校的宽容气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同样有发表论文、教授课程等规定,“不符合要求就得走人”,但是对于特殊的人才,学校相当宽容,允许“特殊的人才用特殊的方式来出成果。”

  谢安邦说,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学人文环境,应该允许人的特长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如果这个人真的足够优秀,学校是否可以考虑用一些特殊的政策来扶植。“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在实际中都会碰到一些问题,因为既然是根据大多数人制定的规章,要采取特殊化政策,都会碰到具体的困难,”谢安邦说,“但是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讲师、教授:谁更可贵

  “我更喜欢听讲师的课,因为他们更加认真。”复旦大学网络学院大四学生小宋告诉记者,“不过,如果有名教授的课,我肯定也会去听的,但是更多的是冲他们名气去的。不是每个名人的课都很好,而且,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已经工作的同济大学硕士黄华说,他的导师讲课非常出色,很受学生欢迎。他的老师可谓年轻有为,早在3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博导,在学术界小有名气,“不过,他很少给研究生授课,更不用提本科生了,因为他太忙了,忙着搞科研,忙着跑项目。”

  “从逻辑上看,高校教书育人的职责肯定是第一位的。”谢安邦说,大学最初就是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而产生的,与科研联姻是后来的事情,高校从事科研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道、授业、解惑”是中国历代相传的教师的神圣职责。在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第三十一条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科研发展和教学工作其实并不矛盾,高校中的研究通常是从教学实践中发展而来。”陈昌贵说,只有老师的科研走在前沿,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关键是如何协调好“科研”与“教学”的平衡点。陈昌贵说,在国外,高校通常分为研究性大学和从事教学的学校,分工比较明确。在中国,通常来说,部属院校或者进入“211”的高校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实力,一般的院校大致属于教学。

  “现在的问题在于,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实力,都在盲目攀比,专科升了本科,就想要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就想要博士点,有了博士点,则开始向博士后流动站看齐。”陈昌贵说,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了巨大的利益。

  在中国,近些年往往依在《SCI》、《EI》、《ISTP》等中收录的论文数为据对高校进行排行。这样排序易导致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所应承担的特定职能,盲目追求科研成果和科研论文数量,甚至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有教师评价体系亟须完善

  “如何建立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值得思考。”陈昌贵说,在发达国家,也同样有评价体系,也会有发几篇论文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操作都相当完善。在中国,由于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单纯追求发论文数量引发了不小的弊端。

  “许多人专门瞄准相关杂志的编辑,想尽办法去套近乎。”湖南某省属高校一位教师告诉记者。“除了少数正规严肃的刊物,收取版面费根本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他毫不隐讳地说,“我自己发表的论文都是花了钱的,但是,如果我不出这笔钱,职称什么的都会受影响,相应地,我的收入也会降低。”

  根据科技部2005年3月下旬公布的统计信息,2003年被《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的中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高等学校的论文6.4万篇,比 2002 年增加1.5万篇。高等学校在国内发表论文数也在增长,2003年为18.1万篇,比2002年增加2.3万篇,增长19.1%,在国内发表论文占国内发表论文总数的 66%,与上年持平。

  “这么多论文中,不排除许多都是具有创新的见解,但是也不能否认有水货存在,”陈昌贵说,“在我看来,一年如果能有4-5篇好论文产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有些学者每年几十篇论文,这是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章原报道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