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频遭出卖 现代技术让人变成透明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2:13 中国新闻周刊 | ||||||||
随着中国人私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变得丰富多元,个人信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具社会价值,于是,谋求这种价值的人和行业就出现了。刚好,近10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个人信息被透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交易频繁、交往自由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信息随时都有被盗走滥用的可能。
“一百天”的狂轰滥炸 刚刚当上妈妈不久,何洁家里的电话和丈夫的手机就总接到莫名其妙的骚扰电话。每天,至少有四五个电话,全是推销婴儿产品的。从刚开始剃头做胎毛笔,到做小脚印,再到买保险。种类齐全,简直是服务到“家”了。 最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这些人对孩子的年龄知道得非常清楚,什么阶段家长该为孩子干什么了,肯定会有人追着打电话过来。何洁曾经质问过打来电话的人,电话那头,致电人得意洋洋地说:“全北京市出生的小孩记录,我都有。” 家里人为此鸡犬不宁。丈夫因为是跑业务的,怕电话是客户打来的,不能不接,所以不可避免地一次又一次被骚扰。用何洁的话来说,她都快神经衰弱了。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孩子过了百天才有所好转,因为婴儿事最多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后来,何洁分析自己联系方式被泄露可能出于两个途径:一是她在生产的医院所填的单子,另一个是,她在街道医院申请生育指标时填的表。两份资料上分别填上了家里电话和丈夫的手机。除此,她没有在任何地方填写自己即将生育的信息。 后来在和同事聊天时,何洁才知道,自己的遭遇已是社会上非常普遍的现象。现在,每个生孩子的人都会经历这么一段电话的狂轰滥炸,大家都习以为常。虽然,明明知道医院可能会把自己的信息泄露,但许多人还是得仔仔细细地填上,毕竟这是医院的规定,而且也事关母子的平安。 虽然对此事非常气愤,但因为生孩子的事已经让何洁忙得手忙脚乱,她也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就这么算了。不过,如果非要去找个说法的话,何洁还真不知道去找什么部门。 麻烦从买车开始 刘海贵贷款买了辆国产车。不久,他接到经销商的电话,祝贺他幸运地获得了参加一个很有意义活动的机会,还有礼品赠送,以为是销售商搞的俱乐部活动,刘海贵就兴冲冲地去了。 到了那里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很多被邀请来的人都待在一个酒店的大房子里,一个负责人不停地在问他们问题,问了很长时间,都是围绕旅游的话题,并且还要填写表格。最后,这个负责人拿出一个计划书,说自己是一家非常著名的饭店的项目经理,想和大家谈合作出租饭店客房的事情,希望大家投资,并保证可以分红。 这不明摆着是个骗局吗?太荒唐了。刘海贵很生气。在连连逼问下,这位负责人告诉他,他们是从销售车的这家公司获取了他的信息——因为买得起车的人应是比较有钱的人。 后来,类似电话还打来过很多次,刘海贵一气之下换了手机号,才清静下来。 令人毛骨悚然的“猎头” 跳槽到一家国企的乔枫,不仅被大幅加薪,还升为部门经理。他卖力地在新公司苦干了两个月,连创佳绩,领导对他更是青睐有加。这天,手机响了,打来电话的是一个自称“猎头”的人,他用五分钟把乔枫在老公司和新公司做过的所有业绩都报了一遍,并提出有一份年薪更高的工作在等着他,希望他能考虑一下。 乔枫呆了。让他吃惊的不是这个年薪的数字,而是此“猎头”对他的了解程度。要知道,他很多业绩的背后所做的工作是很少人知道的,有些还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而且连他刚刚上任的工作情况对方也摸得一清二楚……乔枫觉得一股寒意袭向全身,似乎有双眼睛在背后一直盯着他。 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猎头”可以掌握这么多内幕信息。他曾经多次想从这些“猎头”朋友的口中问出信息的来源,但都被拒绝了,因为这是猎头行业最顶级的商业机密。 拿名片“明骗” 于丽红是一家外企的高层经理,她经常接到很多乱七八糟的推销电话,但没有一次比有人冒充税务局科长诈骗更为离奇的了。一天,于丽红接到一个电话,传来一个深沉的男声,热情地叫她的名字,问她工作的近况,并声称自己是税务局的李科长。于丽红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位李科长是何方神圣,因为自己记忆里从没和这号人物有过来往。但碍于企业和税务局的关系,只能一直寒暄下去。 过了一会,李科长说明了自己的意思:有一套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希望于丽红的公司购买一套,价钱是打过折的,一千块左右。虽然心里觉得可疑,但于丽红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过不多久,有人送书过来了。于丽红问他李科长的电话,想确认一下。没想到这个人连连强调自己只是个送书的,不知道电话,并趁于丽红不注意就要夺门而逃,结果被办公室同事摁住并扭送到派出所。 后来,这个人说,他和那个“李科长”是同一个诈骗团伙的成员,专门靠从信息贩子那购买名片而进行诈骗。他们常常向公司的领导级人物下手,因为这样的人由于身份的关系,掌控较多权力,容易上当。于丽红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只能无奈地叹口气,对她来说,作为企业的领导,与别人交换名片是非常重要的业务往来,而名片不可避免地要注明诸如手机等个人信息。 “调查”成为陷阱 吴林是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经常要和调查问卷打交道,因为这是做研究的必要方法之一。但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对调查问卷的好感不复存在。 吴林每星期都会去附近的大型超市购物,那里经常有人在做商业调查。有一次他就碰到了拉他做问卷的调查员,因为是自己的本行,吴林看看问题不太多,就接受了。他还给调查员指出了问卷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个调查员对吴林敬仰万分,不停地给他戴“高帽子”。 填完问卷后,调查员问吴林是不是能留下联系方式。吴林马上拒绝,因为这种商业调查理应是匿名的。但这个调查员锲而不舍地一直追他到停车场,吴林心一软就答应了。他心里隐隐预感到将要“凶多吉少”。果不其然,第二天就有人一直追着他打电话,邀请他参加活动。吴林不胜其烦,由此暗下决心再也不接受这种莫名其妙的商业调查。 但却没想到,女儿又把一份问卷摆在了他的面前。 一天,吴林上小学的女儿拿回一份问卷,说是班主任要求必须完成的作业。问卷上面问了很多非常私密的问题,如父母的职业、工作地点、收入、家庭住址等问题。问卷上注明这是一个大学的课题研究,吴林一看就很反感,涉及个人具体信息的东西根本就不应出现在问卷调查里。 吴林拒绝填写这份问卷。后来,听说女儿班上很多家长也都没有填写。吴林打电话到学校询问老师这份问卷的来源,老师们也都不太清楚,说是校方派下来的任务。 吴林担心,自己虽然能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但是孩子不太理解,而且从学校的途径很容易就会把家里的信息透露出去。他希望国家能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样的问题。文/孙冉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