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炸事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8:07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及子群 报道 四月万隆,花木繁茂,气候凉爽,这个素有“东方巴黎”和“花都”之称的印尼第三大城市,将迎来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内的亚非两大洲共105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盛大聚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已启程参加2005年亚非峰会和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 而就在50年前,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在首次万隆会议上第一
作为参加当年万隆会议报道的新华社记者钱嗣杰和刘茂俭,幸运逃过“克什米尔公主号”一劫。已是古稀老人的他们日前向《国际先驱导报》讲述了风光无限的“胜利大会”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里紧张、安全、劫持成了关键词。 清洁工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国际先驱导报》:你们是如何躲过“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这次浩劫的? 钱嗣杰:说起来很难过,曾经一起工作的同事瞬间就没有了。我作为摄影记者和译电员刘茂俭本来也是要搭乘“克什米尔公主号”到印尼的,但社里临时决定让我们改乘轮船到印尼。因为有两位外交官信使带着外交文件、礼品等乘船前往印尼,为了安全需要有人帮助照顾。这样我和刘茂俭就坐了7天7夜的船先期4月8日到达了雅加达,然后到万隆住进旅馆。 刘茂俭:到了万隆以后,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应该到达雅加达,我们左等右等没有人来,就写信给当时的雅加达分社首席记者彭迪询问情况,他给我回了个条子,告诉我们飞机出事了,当时我们就懵了,这样的牺牲太大了,飞机上的都是我们社里的主力记者。 《国》:我们都知道“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是西方和蒋介石的破坏和谋杀行动,之前就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吗? 钱:对,西方和蒋介石就是不想让这次大会开下去。这次行动是他们早就预谋的,他们的目标是周总理。我们当时自己没有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是印度航空公司租给我们的普通客机,实际上那趟航班是从雅加达到香港,等到乘客都下去以后,就算我们的专机了。之前,我们是有情报说,国民党可能会行动,我国的外交部通知了英国方面采取一些加强安全的措施,因为当时香港是属英国管辖的,香港方面也通知了印度航空公司。飞机停在香港做清理的时候,飞机都是由航空公司自己人看守的,严加防范,可是恰恰忽略了清洁工这个环节。后来得知,当时国民党特工正是用60万港币买通了一个叫周驹的清洁工,在飞机上安放了定时炸弹。飞行了4个小时后,飞机在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海面上空爆炸起火,机身坠入海中,幸运生还的是当时的印度正副驾驶员,中国代表团的11个人全部罹难。 “铁血暗杀团”威胁暗杀周总理 刘:这个事件以后,保护周总理安全的责任就显得更为重大。当时参加万隆会议的陈毅副总理曾说:“我也是总理的警卫员,大家都是总理的警卫员。”当时中国驻印尼大使黄镇私下里,告诉所有工作人员口号“保周氏安全”,就是保卫周总理。所以无论周总理出入会场、宴会还是在住的地方,大家都跟着他前前后后,尽量能贴身在他身边,感觉上好像一旦有危险也能挡个枪子儿的感觉,所有的人始终都很警惕。在开会之前,29个国家的领导人需要步行穿过一条100米左右长的很窄的小马路,才能到达会场,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紧张,都担心在这100米的路上会有什么情况,结果还好。万隆会议后,总理又在雅加达逗留3天。印尼总统苏加诺提出坐敞蓬车,向群众致意。周总理当时愣了一下,苏加诺马上说:“我陪你!”总理也没好拒绝,这件事让公安部副部长紧张了好一阵,因为印尼的道路很窄,就是一个车道,两边直接就是群众,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武警护卫线,当时有个华侨想跟总理握手,因为车在运行中,没握到手反而碰到了总理的腿,那情形现在想起来也很紧张的。 钱:当时印尼有个由国民党组织的“铁血暗杀团”,这个组织成员给驻印尼大使黄镇写了匿名信,声称要暗杀总理。印尼方面也因此加强了对周总理的保护,原来说可以住在华侨家里,后来也改成了印尼警方指定的别墅。美国虽没有参加大会,但派了个由70人组成的记者团,这个团里的成员就很复杂,从官员到记者等等都有。所以当时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每一个都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在印尼的十几天中每天都是“心提到嗓子眼”工作的。 总理发言震动了世界 《国》:当时万隆会议上的气氛怎样?除了大家在周总理讲话中报以热烈掌声以外还有什么给你们印象深刻的东西? 钱: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就是,与会各国元首都希望接触到周总理,周总理的确是那个会上最吸引人的“明星”,仿佛谁接触到他谁的地位就提高了似的。(笑) 刘:当时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是不了解的,29个国家中只有6个与中国有外交关系,大部分都是与台湾有关系的。第一天的会议会场上是很乱的,大家互相攻击,伊拉克的代表明确提出共产主义就是“新殖民主义”。总理的发言在第二天的下午,这时一改之前的混乱,大会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静静期待这个很重要的“新闻”。周总理放弃了原来准备好的演讲稿,按照中午自己刚刚起草的稿子发言,就有了著名的“我们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顿时会上的气氛就被扭转过来,演讲后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领导都离席主动前来跟总理握手。美国记者也主动过来跟当时《人民日报》的记者吴文涛握手表示祝贺。 钱:当时在会上,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一团吵闹的时候最“出风头”,成为西方攻击势力的代表。然而,在听了周总理的讲话后他评价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埃及总统纳赛尔直截了当地说:“我喜欢这个演讲”。除了那个著名的“求大同存小异”,总理在4月23日八国代表团会上,有个69个字声明,不仅又一次震动了万隆更震动了世界。那时中国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总理提出“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可以坐下来谈”,这个大新闻转天就成了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不久就开始了中美大使级会谈。 在7天会议过程中,周总理参加了大小会议16次,会见各国领导人15次,出席宴会15次,可想而知这个工作强度,总理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出席活动,晚上准备第二天的发言。我们这些报道、工作人员本来人手不够,但大家化悲愤为力量,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作为唯一的摄影记者五天五夜没有睡觉,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