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五一后上岗 当事人可要求其参与审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02:38 新京报 | ||||||||||
本报讯 从5月1日起,在法院送达的诉讼通知书上将多出一条,告知当事人可以选择“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明确标明要求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5月1日正式实施。昨日,北京市一中院、二中院法官,在海淀区城乡贸易中心广场和丰台区方庄贵友商场门前,向群众进行陪审员制度的宣传及法律咨询。 五一之后,新一批经过审查任命的人民群众将以陪审员的身份走上审判席。除了依法不予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当事人有权在一审案件中要求法院组成有人民陪审员参加的合议庭。 记者从北京高院了解到,去年全市共任命了1332名人民陪审员。而根据《决定》要求,“人民陪审员的名额在不低于所在法院现任法官人数的二分之一,不高于所在法院现任人数的范围内确定。”北京市各基层法院和两个中级法院都需要大量增补人民陪审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肖龙介绍,北京市一中院现任人民陪审员80人,按规定应增加到150至200人之间。 专家观点 “陪审员选任应由司法机关负责” 参与《决定》起草的陈卫东教授认为,此举可保证陪审员的独立性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设立,可以充分保障公民个人对司法事务的参与。”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对该制度给予积极评价。陈卫东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对该《决定》的起草和专家研讨。 陈卫东说,该决定从开始起草到现在已经通过,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主要焦点有:人民陪审员能否既审理事实,又负责适用法律?第二,人民陪审员的资格是普通公民还是有一定专业和学历的人员?第三,谁来负责选任、培训、管理陪审员? 陈卫东介绍,在英美法系,陪审团和法官分工明确:前者负责认定案件事实,后者负责适用法律。而在大陆法系的“参审制”中,陪审员不但参与案件的事实审,也参与案件的法律审。但这样存在的一个弊端是,人民陪审员可以行使法官的权利———量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陪审员很难准确做到这一点。 陈同时希望,在选任、培训和管理人民陪审员方面,司法行政机关能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由法院占据主导。“这样能确保人民陪审员对于法院和法官的独立,对于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更好监督司法审判有积极作用。” 陈卫东建议,今后在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时能考虑吸纳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陈卫东透露,最高人民法院即将实施的第二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将重点解决八项改革。其中就包括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对话 “合议庭采纳了我的建议” 葛燕青: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教授北京二中院人民陪审员 新京报:这是你第几次担任人民陪审员? 葛燕青(以下简称葛):已经是第二次了。我是在1999年被朝阳区人大第一次任命为人民陪审员的,到现在已经6年了。 新京报:6年中,你参加了多少起案件的庭审? 葛:没有具体统计,我记忆中已参加了40多起。涉及了刑事、民事等各个方面。 新京报:有印象深刻的案件吗? 葛:有,那是今年审理的一起刑事案件。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学生郭文思因感情问题与女友发生争执,并将其杀死。 在法庭合议过程中,我认为郭文思不应该被判处极刑。事发后他主动自首,主观恶意较小,在法庭上认罪态度较好。我就向法官提出判处无期的建议。 新京报:合议庭采纳你的观点了吗? 葛:合议庭考虑后采纳了我的建议,最后郭文思被判无期徒刑,保住了性命。 知识问答 1、普通市民怎么才能当上人民陪审员? 答:《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规定,只要拥护国家宪法,年满23周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身体健康,且没有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没有被开除公职的公民,都可以由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由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再由基层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并由基层法院院长提出陪审员人选,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 人民陪审员一般要求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人民陪审员有职业限制吗? 答: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3、人民陪审员要是和一方当事人认识怎么办? 答: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将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若有一方当事人提出该陪审员可能与某一方存在利害关系,可以要求回避。 采写:本报记者 李欣悦 陈俊杰 廖卫华
相关专题:新京报-核心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