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所谓需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7:05 时代人物周报 | ||||||||
2003年,拜《财经》杂志所赐,我得以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重温了三个月游手好闲的学生生活,并且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若干位中国一流(更重要的是“主流”)的经济学家。 三个月的学习计划被SARS闹得分成了两部分,先是从3月初到4月底,然后是10月。当我第二次回到北大的时候,经济过热问题已被学界广泛关注,央行已经决定将商业银行的存
林毅夫教授为我们做了一次小规模的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我向林教授提了一个不够与时俱进的问题:有统计数字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每隔几秒就有一个人因为饥饿而死去,怎么还可能出现需求的不足呢?林教授给我的回答是,我们经济学上讲的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林教授的这句话让我一时缓不过神来,首先在感情上我不喜欢这样理性得近乎冷酷的解释,其次我感到这一问一答之间出现了某种偏差,很有点“鸡同鸭讲”的味道。其后一段时间,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无法释怀,琢磨这次简单的对话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直到我翻开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教科书,看到两个关于需求的概念: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的含义不需过多的解释,而市场需求指的是个人需求的总和。在宏观层面,经济学家关心的供需平衡,其实是市场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而不管有多少人、是谁参与到市场需求的增长过程中来。这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有支付能力的人群在缩小,市场需求却在扩张。这在我看来是不道德的和危险的,但在经济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回想我向林教授的提问,一来说明我的经济学知识接近空白,二来说明我看待世界的角度天然无法进入经济学的逻辑。我关心的是活生生的个人和他们的真实需要,以及如何能够让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变得有能力。这就不光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的、社会的问题。 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逻辑前提和推导过程,经济学也不例外,它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和资源的稀缺性之上,讨论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得更有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并非一副包治百病的良药。比如,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富有,但不能帮助他变得更幸福或更健康。 如果仅仅作为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没有理由对经济学说三道四,当然也没有说三道四的“支付能力”,问题是经济学或更确切地说经济学家从来都不满足于此,他们要影响政府的决策,并且具备这个能力——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学是显学,经济学家倾向于对一切问题发言,而且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经常成为高层领导人的座上客,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基于宏观经济学取向的经济政策,无论是拉动需求还是给经济泼水降温,都可能导致个体的利益被遗忘或者被损害。 公正应是公共政策的第一要义,可悲的是,这恰恰是那些主流的经济学家最不屑的。 李北方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