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时代人物周报:睡在风中的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19:30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张燕

  和于翔聊天,最常听到他说“上去”和“颠了”,猛一听,还以为是什么江湖行话,仔细聊下来,才发现唯有这两个词准确概括了他这些年来的生活,因为他真的是常常和朋友吃完饭侃大山,兴致一来开着他那辆路虎就“颠了”,“上去”西藏。

  “不过眼下这三年是个插曲。”于翔很干脆的将他现在做的事情“盖棺定论”了。

  “翔子那台机器”

  现在,于翔正忙着在杭州边上摆弄他的宽画幅照相机。就这事儿,让他一年没几个月能往西藏跑了,“所以我才弄了个三年计划,不能再多了。”由于做的是山岳摄影,常常要拍摄高海拔的山岳风光,为了追求好的艺术效果,底片越玩越大,导致使用的相机也就越来越大,于翔便开始琢磨这“全世界不到200个人使用的宽画幅照相机”。这种相机和其他普通相机相比,一方面应该重量轻,一方面则是抗压性强。因此对照相机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遗憾的是,那些国外的相机动辄就要十多公斤,对于登山,则是个沉重的负担。“你知道,在上山之前,连牙膏都不能带整管,得算准天数留下使用量。”正是这个原因让于翔起了心,想自己弄一台实用型的宽画幅相机。

  “别的都不重要,什么外观设计,什么花哨功能,只要能减负、轻便就成。”话虽如此,对学文出身的于翔来说这还是个艰难的工作,材料学、加工制造工艺这些基本上一窍不通,结果这东西从酝酿到成型差不多用了一年,从结构设计到用的木材复合的碳纤维材料还拿了四个专利,出来的成效也很不错,比起以前的大家伙足足轻了一半。

  于翔带着它上了珠峰和南极,拍片之余也有点炫耀的喜悦,实践中将机器进一步作了修改,改好后的第二版照相机,名声不胫而走。“朋友们喜欢,我也就批量给他们DIY。”那时候的于翔压根没想到这事情还能做大,只是想着出门拍片时能看到别人用着自己做的机器,心里就很满足。这种躲在一边偷偷乐的“秘密”果然是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众多人的需求,这样才有了杭州边上于翔的一个相机厂,当然他唤它叫“手工作坊”。

  对这件事情,于翔的态度和其他时候一样,有点随遇而安的架势,“本来就不在我的计划之内,我始终是一个摄影师,不想做个小企业主。”所以至今这机器也没个名号,大家说起了,就叫它“翔子那台机器”,这话反而更让于翔感兴趣,“如果一个摄影师,不仅有好的照片传世,还有他自己的相机,这种成就感真的很不错。”

  只不过,从设计到建厂,他考虑得很清楚,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的还是每年四月份能够进藏,自由地过上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

  热恋西藏的日子

  结束西藏的自由生活开车回北京,恰好总是后半夜,于翔就会感觉心情沉重,尤其经过六里桥上四环,心下便真正察觉“好日子”结束了。对他来说,每年4月到10月固定“上去”,几乎是候鸟般规律的生活。于翔应该算是爱上西藏的那一个,要命的是,这些年下来,他和西藏还处在“爱疯了”的热恋阶段,西藏于他,是个不能被工作打扰的清静之地。

  这个一年到头老往西藏跑的摄影师居然说自己在西藏没想过拍出什么了不起的照片,但听到于翔用他的恋爱观来解释,便突然明白,一对恋人的相处,怎容得那些目的性很强的工作呢?第一次踏上西藏这块土地,还是于翔1995年搞毕业创作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那时的他就“心怀不轨”了,打着创作的旗号行旅游之实,导致这许多年来他心里放不下的就是西藏。

  “当时结束了三个月的旅游,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跑到学生处要求援藏。”只因为他发现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是那么淳朴自然,“你没来由的冲着他微笑,他就好像能了解你那种好心情似的,也回报你一个微笑。”于翔把这种感受称为西藏独有的暖洋洋的安全感。因此,虽然学校那年并没有援藏名额,于翔也开始自己往“上”跑了。这些年来,于翔喜欢开着他那辆路虎车在藏区随意溜达,他不像其他人一样抱怨藏区的路况差,反而颇有感触地说,当你看到人花了大力气修建下来的路一两年以后便被自然“夺回”,找不到任何人工的痕迹时,你会从心底感叹人与自然这种力量上的争夺分配和平衡,“真的非常微妙”。

  2000年在可可西里,单车从早到晚跑了44公里,在恶劣天气里于翔遇上了陷车。待到他在大风雪里终于找到一个帐篷时,才发现原来真正需要救助的不是他,而是帐篷里的人。“那是两女一男,女人病的非常严重,”于翔说他从未见过人的皮肤因为水肿变成那样,就像鸡蛋里的那层膜,透亮。帐篷里的男人希望他能给两个女人看病。那时候的他说不出什么感觉,只是跑回车上翻出先锋6号和牛黄解毒片,尽管很认真的按服用量分成小包教那男人如何喂食,于翔也知道这只不过叫尽人事。

  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总会让于翔产生很多问号。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定胜天的说辞,许多固有的观念突然变得十分混沌。而这种无结论的状态恰恰是他需要的,换句话说,西藏真正吸引他的,就是这些未知的东西。他很坦白地说,如果有一天问号都有了答案,也许就是他和西藏热恋期的结束。

  “没心没肺”的旅游经

  每次进藏前,于翔都要做些文案工作,不过这里头并不包括人文地理旅游经,“我只会去查查途经线路上有几个著名地点,免得到了那地方我还完全不了解。”至于那些游客们说起来头头是道的人文风情他是半点没概念。于翔把自己这种旅游状态称为“没心没肺”,走哪儿算哪儿。曾经他驾着车去云南,开车走了三个月,常常是开到某处,停下来就近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然后再去逛逛看看。没有准备的旅行倒也平添了许多惊喜。他在唐古拉山脚下发现了一处野温泉;在跟一个藏民师傅聊天吃饭的时候找到一个别致的小寺庙……

  这样的旅行,让于翔没有任何紧迫感,而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也是因为这样的心态,他才能绘出一张《藏漂私藏》手绘地图,介绍那些旅游资讯上找不到的奇妙景点。策划这套手绘地图的董宇凌说,希望能做点inside的东西,于翔的经历恰好是她想像中的最佳人选。

  于翔总说,常听到一群人聊天,一提到张三去过见过的情景,李四没有看到,就显得格外沮丧,他则完全没有这种感觉,顶多心里想着,那么下次我再去看看。“我不是一辈子就去一回西藏,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疲惫。”他笑得很轻松。但事实上,这种从容不迫背后,藏着的是于翔这些年来体会到的宽容尊敬之心。

  “常有人问我,你几乎算是‘藏油子’了,怎么会连天葬都没见过?”说到这儿,于翔有些激动。很多人在旅游前会被告诫你一定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不然闯祸了就会如何如何,事实上,在于翔的旅行文案里,各地的所谓禁忌是完全没有准备的。“我惟一的准备是只要你怀着尊重之心,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于翔没有看过天葬,那是因为他了解到实际上藏民根本不希望外人打搅他们这种仪式,这种窥私是种不尊重的行为。还有一些寺庙的僧堂僧舍,喇嘛并不希望旅游者一探头就进入他的房间探个究竟。旅行绝对不是去打搅别人的生活,而是融入感受当地的生活。讲到此,于翔有些得意,这些年来,他完全没有因为不懂得民风民俗而闹笑话,不知者不为罪,他和许多藏民关系融洽,那些喇嘛的住所,他也总是畅通无阻。“如果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很多事情就变得豁然开朗。”

  我从不拒绝生活中的变化

  也常有朋友要求于翔给建议怎么去西藏。他总一句话打发,这事儿得因人而异。这些年来,他更习惯事到临头了再说。心情突然来了,曾经在千禧年的前一天买张飞机票去了拉萨,只为了要看看新千年照在布达拉宫的第一缕阳光。跟着中国登山队去南极,超重带上那台照相机,情愿跟队长拧着说:“砍下我一条胳膊我也得背着它。”这种随心而致的体会同样是这些年“藏漂”的经验累积。

  一开始开北京吉普的时候,于翔整个后备箱里都是零用配件,就想着不能让车把他搁半道上了。可准备得再足,还是会被搁在半道上。2000年在格拉丹东陷车,于翔在车下挖了不到一尺就见水了,铁锹不管用了,就用饭盒挖,结果车轱辘底下挖了四个大水坑,天黑他就支帐篷睡了。第二天早晨爬出帐篷一看,那四个大水坑冻成四砣坚冰,把车结结实实的冻在地上。那次真是作了最坏的打算,于翔收拾了一下准备弃车前行时,太阳出来了,所以他又赶快拿出登山用的冰镐,重新回来清理坚冰,最后才把车弄出来。“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被搁到半道上的事情多了,我也就算了。”于翔谈到形成这种心态的原因也显得很是轻松。问及他为何不与人结伴同行,他想了想,接着说,“大概没人能忍受一个摄影师随时随地要停车拍摄的习惯吧。”

  或许他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摄影师随时随地的工作状态,成就的正是他这辈子的随心所欲。当初原本打算报考电影学院编剧专业的于翔,听从了摄影专业的师兄张驰的一席话,上了电影学院这艘船,却进了另个船舱。他玩车,玩登山,玩的是别人的心跳,自己要体验尽在掌控中的美妙。他去南极登山考察,趴在极昼的营地周围,几乎不睡觉地拍“好东西”。他和妻子商量好,不要孩子,他替她体验完全不同的人生,然后细细讲给她听。不过,他强调,他的随心所欲,并不代表拿生命冒险。他喜欢前中国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话,探险而不冒险。他承认,他说过这辈子绝对不能死在床上,死床上太没劲。但那一天其实还很遥远,所以他要健康的随心所欲的生活。

  就像在他这三年插曲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特别认真地告诉记者,这个结束不代表回归过去的自由生活,“回归”这个词听起来太有计划性,“我只是想能回到时间自由支配度更强的状态,到目前为止,我从不拒绝生活中的变化。”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