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论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5:48 观察与思考 | ||||||||
他们爱茶,所以被称为茶人。他们观山览茶,远离尘嚣闹市,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之中,心旷神怡。品香茗,观茶艺,谐趣笑谈,品味人生。他们为茶的兴盛发展而喜,也为茶的品质侵害而忧。也许,他们这一辈子都离不开茶了,演绎着各自的“茶”样人生,清醇而芬香。 论茶嘉宾: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因是我国茶业界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所以在业内颇具权威。 朱家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茶楼业协会会长,杭州湖畔居茶楼总经理,对茶文化有深入研究。 倪 闻:杭州门耳茶坊坊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对茶楼经营有着独到的个人理念和创新魄力。 王旭烽: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茶人三部曲》曾获2000年茅盾文学奖,从写茶文化史到述杭州人文史,历史的脉络常常流露笔端。 “茶都”盛名 众望所归 观察记者:近日,“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这一口号颇为响亮,各位认为杭州是否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都”? 陈宗懋:我认为,“茶为国饮”合乎民意也合乎国情,“杭为茶都”也是条件具备。这个条件具备有三个方面。第一,就茶产值来讲,浙江一直是龙头老大,浙江绿茶出口占全国的55%,杭州自然是浙江主要的生产区。第二,杭州种茶的历史悠久,唐时陆羽的《茶经》中已有天竺和灵隐产茶的记录,龙井茶一直以来是绿茶中的头一个品牌。第三,人才资源集中,八大“国”字号涉茶机构都在杭州,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等,全国专业高级人才的50%以上也在杭州。 朱家骥:前几天的高级论坛上邀请了全国的40名专家,通过各方面的论证,“中国茶都”这个桂冠应该说已经落在杭州的头上。此外,茶的八大机构和全国惟一一位茶院士—陈宗懋院士就在杭州,这些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种植面积比杭州大的地方也有,但像杭州这样拥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的在全国是极少有的。 倪 闻:杭州打造“茶都”的理由是全中国最充分的。在2002年的时候,我做过一个调研报告,题目叫《做足茶文化文章》,那时的说法是打造“世界茶都”形象。因为国际上茶的中心在中国,如果我们有理由成为“中国茶都”的话,就有理由成为“世界茶都”。我在2003年“两会”的政协大会上发言后,杭州市委市政府继续做了充分的调研,明确提出杭州打造“茶都”这个目标。到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刘枫同志提出“茶为国饮”的提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同志就将“杭为茶都”与之结合起来。所以我认为,杭州成为“茶都”的理由很充分,也是水到渠成的。 王旭烽:我觉得杭州称为“茶都”当之无愧,龙井茶的地位是在国礼层面上的,在国内来说是一流的茶。当然,也是其他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 观察记者:在杭州成为“茶都”后,接下去又该如何打造好这个“茶都”呢? 陈宗懋:各地茶叶专家的代表在杭州考察后,在会议上发言说,从综合条件上看杭州的确称得上“茶都”,但也提出了一些希望,他们认为,这不应该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工作的开始,应该开展更多的名副其实的使杭州成为“茶都”的活动。 倪 闻:“茶都”的打造方式和步骤规划,也是这一次茶博会做下来,需要进行思考的。现在是信息时代,做事容易急躁,就有可能出现浪费资源的现象。比如今年、明年、后年的茶博会,三年一个规划,每年都要有重点做什么,表面若五彩缤纷反而没有分量。以我个人的想法,今年首先应该从两方面做:一方面提高茶的地位,表现在文化研究的高端上;第二就是广泛的参与性,今年的白堤茶会效果就非常好。 品牌保护 首要之举 观察记者:对于西湖龙井茶的保护和打假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各方也已做了不少努力,但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茶农制假”现象,是否能找到有力的举措来进行规范? 朱家骥:龙井茶名气很大,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仿冒的很多。我们作为在茶领域工作的同志,应该静下心来想对策,不能浮躁。为这个真假龙井的事情,我专门去过几家科研单位。所谓正宗的龙井茶有三个要素:独有的树种、特殊的工艺、特定的环境。现在很多假冒的龙井茶从外形上已经很难区分,惟一的区别就是口感,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这就给假冒的龙井茶提供了便利。市政府也采取了很多举措,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所以这个打假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陈宗懋:杭州已经实行原产地保护制度,就像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和绍兴酒一样,规定原产地域范围。我提出建立一个“可追溯制度”,根据产茶面积大小发给茶农一定数量的标签,每一斤茶叶从包装上的标签和号码就可以查出其生产基地,没有标签或号码不对就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茶,目前这样的防伪条码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了。但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去茶农那里买茶并不在意这个标签,因此茶农就可省下标签贴到不正宗的龙井茶上去。因此就需要行业内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以及消费者在购买时加强对标签和条码的重视程度。 观察记者:西湖龙井茶曾一度因为铅含量超标问题陷入危机,目前关于修改茶叶含铅标准有了哪些进展? 陈宗懋:我认为,对于茶叶铅含量问题,我们国家过去定的标准是不合理的,和发达国家的标准相差很多,现在这一标准很快就要进行修改,大概就在最近一个月之内,这样超标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茶叶喝的是茶汤,而泡茶时铅的浸出率仅为5%-10%。一个人一天就算喝13克(世界最大的消费量)100%超标的茶叶(都按含铅3毫克/公斤计算),铅的浸出率以20%计算,每升茶汤中铅含量也只有20微克,均低于我国饮用水含铅标准的每升水含铅30微克/升和国际饮用水标准的50微克/升,所以根本没问题。 观察记者:为解决西湖龙井茶在国内含铅过高问题,目前杭州自身已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宗懋:我们现在在土壤里加进去防止土地酸化的物质,那样茶树就会很少地吸收到土壤里的铅。此外,因为杭州很多茶园同时也是风景区,靠公路边的茶园吸收的汽车尾气较多,但不能为了减少尾气和灰尘里的铅,就不让车进来。所以我们就把靠公路50米内的茶园产的茶和别的茶分开来。同时把采起来的茶都用筛子筛一下,就把一些灰尘和粉末去掉了,也降低了含铅量。 观察记者:现在的茶市上有许多国外进口的花茶和配制茶,这对西湖龙井茶及其他国产茶是否产生竞争上的压力? 朱家骥:90年代初,立顿红茶进来后,气势很盛,我们就有个口号说要打败立顿红茶,当时有种危机感。通过这十几年来杭州茶馆的发展和经营者的努力,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任何一个国家的茶,都不能跟我们国家比,中国的茶是很丰富的,那些花茶、美容茶、保健茶,我们都有,而且比他们更好。同时,我们现在很欢迎那些国外的茶进来,对我们也有一种促进的作用。 观察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已将“西湖龙井”推崇为一个民族品牌,是否能将其打造成同可口可乐、雀巢咖啡、立顿红茶这样的世界知名品牌呢? 陈宗懋:这有个习惯问题,茶在中国成为“国饮”目前已没有什么争议,在全世界现在也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人在喝茶。这几年宣传绿茶有益于健康后,绿茶的销量增加得很快。但是外国很多人还是习惯喝红茶,在世界上红茶的销量占85%,绿茶占15%,让外国人一下子都来喝绿茶,他们还不太能适应。但是,以增强品牌的意识来发展“西湖龙井”,向国外推广绿茶,还是十分必要的。 多向经营 探索新路 观察记者:杭州众多茶馆目前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主要的风格和特色是什么? 朱家骥:根据市贸易局提供的数据,杭州的茶馆到去年年底是748家,主要是经工商登记的,不包括梅家坞、翁家山、茅家埠等地的400来家,以及散落在风景区的一些茶室。杭州茶馆的特色从全国来讲,就是与风景的结合,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结合,与杭州民俗风情的结合。现在茶馆里的小点心就是南宋遗风,比如北方用的是面粉,我们用的都是米粉。茶点也展现了一地丰富的物产,展现了一地的食文化。 倪 闻:近10年来,杭州的都市当代茶艺馆的发展在全国是最快、最多、档次最高的。由于这样的一个地位,所以形成了一个全国的茶艺馆现象,这就使得非常多的外地人来杭州学习开茶馆。“杭式茶馆”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以自助的形式来介入,实际上是给老百姓实惠。杭州茶馆的发展历经几代,老茶馆的扩大和新茶馆的开张,实现了两者的合力。 观察记者:您10年来悉心经营的门耳茶坊有何独到的特色,能一直在茶馆云集的杭州处于领先的地位?进行过哪些新的尝试和创新? 倪 闻:门耳茶坊是杭州茶楼业惟一的特色品牌店,从当初的“文人茶馆”发展为现在的“复合式讲究型文人茶馆”,文化的内涵是始终未变的。后来以系列店的方式陆续开出一家家分店,像散文,形散神不散,各家分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杭州茶馆目前大都是在中等价位,所以门耳就在中北店尝试低价位的方式,高雅不高价,让更多的老百姓进茶楼来喝茶。虽然这一举动在同行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但是我还会将此坚持下去。同时门耳也在规划往高档方向发展,以后就是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全面拓展。 观察记者:您认为目前杭州的茶楼业主们在经营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杭州茶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倪 闻:我认为,企业化操作理念的欠缺,是目前真正制约杭州茶馆进一步发展的根源。很多茶馆只有一家店,往往不会企业化经营,不愿以降价来让出利润,都是小富即安。由于竞争不充分,只希望保持现状,不能接受新的尝试。谁来做这个动作,现在都不会被同行接受。相信在未来5年内,休闲式自助的茶馆还将是杭州茶艺馆的主流,但是必须要往两头去衍生,进行探索。 文化底蕴 深入人心 观察记者:杭州市政府有着“以茶文化推动旅游业,以旅游业推动茶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早在80年代初,杭州就举行了第一次茶文化与茶经济研讨会。那么,茶文化对杭州旅游业及其他各方面有着怎样的影响? 朱家骥:杭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凡是出好茶的地方风景都特别好,比如庐山云雾和黄山毛峰,这些名茶都在名区,杭州西湖就有龙井。以梅家坞为例,从梅灵隧道开通后交通非常便利,那里的茶农就从单一的种茶演变成茶的综合经营,这完全符合当下人们休闲的一种需求。人们从单一的品茶到看他们采茶、制茶,了解茶农的风俗,又在那么好的环境中休闲。这种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形式,在全国可能是不多见的。 王旭烽:这其实是一个整合的关系,杭州西湖本来就是个重要的风景旅游区,茶文化是借助于原来很好的一个旅游环境,不需要重新开辟旅游区。杭州很多茶区本身就在旅游区内,景观和茶园水乳交融。随着茶文化的兴盛,旅游业也越来越兴盛。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和谐。我也是参与过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筹建的,据我所知,现在去茶博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这也说明茶文化已日渐深入人心。 观察记者:王老师,您的获奖文学作品《茶人三部曲》,描述了杭州茶人的人生命运和精神气质,您当时是出于怎样的情感来创作这部作品的? 王旭烽:我以前在茶叶博物馆工作过,1989年过去的,了解的情况就比较多。那里环境很美,生活就像浸润在茶里。我那时就是中国作协会员,所以说创作这样一部作品,应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杭州现在的茶种植面积是45万亩,这些茶农最初很少是原住民,很多是从萧山、绍兴移过来的。过去茶农的生活是很苦的,梅家坞和龙井那里很多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当然现在,我们很羡慕他们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其实他们种茶还是很辛苦的,有很多技术性的活,要付出很大的劳动,都是手工的工艺。因为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对茶农的了解,我就创作了这个作品。 观察记者:您平时也挺喜欢喝茶,能不能从您自身的体会来说说国人自古以来有喝茶的习惯和传统? 王旭烽:五千年前的茶是作为药的,所以茶最早和人发生的关系是救命的关系,就像“神草”一样,人们对茶有一种感激的心情。同时,茶确实很好喝,口感特别好,很清,还能解渴。作为礼品,作为修身养性,作为其他种种方式的美的享受,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一天当中不可缺少的。我也和大家一样,大家都离不开茶,我也离不开茶。 观察记者 孙艳兰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