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十周年祭:何日君再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14:36 三联生活周刊 | ||||||||
一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邓丽君。 今年是邓丽君去世10周年,当我们回头打量这个已被时光拉远了距离的歌手,会发现,从她身上的光环中折射出来的时代印迹变得越来越清晰。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邓丽君这个名字,还可能被赋予一些更新的意义,这个曾经被误解、误读的名字也会随时间推移慢慢还原出她真实的一面。
1949年,当台湾海峡最终成为一道军事屏障将大陆与台岛分隔开的时候,实际上便开始了不同制度下同根文化的不同繁衍。上世纪70年代末,当内地的窗口开始打开时,第一个走过来的就是邻家女子邓丽君。当时,人们说不清楚,为什么在没有三通的情况下,在两岸文化还没有正式接触的时候,她便不请自来?而且,为什么在这边百废待兴,根本无暇顾及精神需求的时候,她的歌声却眨眼间便传遍大江南北?她到底有什么魔力? 当我们用时间的长镜头再次把焦点定在那个年代,也许就会发现,恰恰是两岸间的30年隔离造成经济、文化上的泾渭分明,才给了邓丽君一个机会。 当一个柔美的女人,唱着甜美的歌曲来到我们眼前时,像是一场风雨吹打着我们的脸。经历了“文革”那样的浩劫,在听到邓丽君的时候,人们只能有两种非此即彼的反应:喜欢或憎恶。而这两种态度,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都已经完全超出了审美范围。邓丽君制造了那个年代第一个观念上的冲突,而两岸关系的敏感,又使邓丽君成了当时极为敏感的人物。现在,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人们对邓丽君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日趋接近一个更真实的邓丽君。 邓丽君的歌声遍及全球有华人的地方,不管是在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在东南亚、日本、北美,邓丽君给人留下的是一个妩媚、甜美的标准中国女人形象。在那些地方公众眼里,她只是一个红歌星——一个唱歌好听的歌星而已。只有在中国内地,一些特殊原因才让她变成了一个文化标志、一种潮流、一个属于那一代人心中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记。 如果抛开政治因素,单纯去看邓丽君的歌曲,同样可以找到流行的理由。邓丽君在内地广为流传的歌曲,恰恰是她去日本发展之前的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很中国,很民族。从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流行的歌曲到中国各地的民间小调甚至戏曲,不管它是以怎样的现代方式演绎,都带着浓厚的根源性。从这一点看,它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邓丽君的演唱方式,既有别于旧上海那批歌手的风尘与生涩,又不同于当时台湾其他歌手的洋气与生硬,她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歌曲演绎成最具中国特色的作品。民歌是一个民族文化根源之一,只有具备这样的根源,才会有真正的群众基础。今天,当流行音乐变得丰富多彩却又都变得昙花一现,只能说明,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流行文化离我们民族的根源越来越远,成为海市蜃楼般的浮云。所以,可以断言,多少年之后,这一代人绝对不会像怀念邓丽君一样怀念周杰伦。 受邓丽君影响的一代人,和今天受流行文化影响的人不同,他们是专一的,深入骨髓的,刻骨铭心的,所以才会久久不能遗忘。在那一代人眼里,邓丽君是最美的,她出现在内地改革开放之初,她的歌声在渴望温柔的人们心里,最终在时光荏苒中变成一个也许是夸大的美丽符号和传奇。 流行音乐一旦在一类人心里生根,其作用往往被夸大,邓丽君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是因为许多人由此开始了解什么叫流行音乐,许多人因为她的歌声而投入到这个行列,并成为内地流行音乐的基础。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这一点她就像猫王之于美国摇滚乐,“披头士”之于英国摇滚乐。邓丽君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影响,从疾风骤雨到润物无声,到今天一直持续着。 邓丽君唱过一首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让它淡淡地来,让它好好地去/到如今年复一年,我不能停止怀念/怀念你,怀念从前/但愿那海风再起,只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温柔。”这首《恰似你的温柔》也许是渐渐远离那个邓丽君年代,在心中对邓丽君的形象逐渐变得模糊但又无法忘怀的一代人,在今天重新提起“邓丽君”这三个字后,头脑中对这个人最形象的感受。主笔◎王小峰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