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中国乒乓球何日打成NBA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17:33 外滩画报

  一方面,乒超联赛被冠以“职业化”的头衔,但另一方面,在备战世乒赛、奥运会等大赛时,国手们又必须经历专业 化性质的封闭训练。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乒超联赛或许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外滩记者王晓楠特约记者王征/报道

  2005年5月6日,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中国队大捷画上了句号。经过6天的激烈争夺,中国队包揽了5 块金牌。

  结果揭晓后不久,当天晚上10点多,上海一家媒体的记者当即把自己的MSN名字改成了:乒乓球运动死于今日。

  言下之意,概指世乒赛上中国一枝独秀,业已变成了中国的全运会。

  世乒赛过后,不少媒体发表评论,皆有同感。而圈内一些资深人士,包括两位具有官方背景的代表——中国乒协主席 徐寅生和国家乒羽中心主任、中国乒协教练委员会主任蔡振华,在面对这一现象时亦不免有些忧心。

  “中国的包揽,不算一种绝对的利好消息。因为等到其他国家已经没有人来和你对抗了,这项运动的地位也相应会受 到冲击。”徐寅生说。

  蔡振华也觉得有些进退两难:“包揽金牌是我们实力的真实反映,不过担心国际乒联又出台什么新规则。”

  寂寞“国球”

  此次世乒赛中国包揽5块金牌,让中国人找到了“独孤求败”的感觉。

  乒乓球在中国有“国球”之称。它拥有最广泛的群众观看和参与基础,“我们那时候拿块门板一放就可以打一场乒乓 球。”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湖南省乒乓球队打球的李光明向记者回忆说。

  而当1972年“乒乓外交”打开中美政治僵局之后,小小的乒乓球开始引起世界关注。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乒乓球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有3万余人,在中国乒协注册的职业和业余青少年运动 员近2000人,最高水平的国家一队、二队运动员近100人。这一庞大的金字塔式人才培育体系,确保了中国乒乓球在国 际乒坛的霸主地位。

  然而,连续多年包揽大多数金牌而形成的“乒乓球中国打世界”的局面,却也引发了人们对这项老少皆宜的普众性运 动的担忧。

  就像徐寅生和蔡振华指出的那样,圈内人士也认为,中国乒乓球一枝独秀,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乒乓球运动的精彩性 和公平性,进而也难以吸引赞助商,无形中增加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当中国队胜利会师决赛时,球票价格在黄牛市场上往往还不如中国球员和外国球员间的半决赛球票价格。此时,市 场经济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存之道。”《新京报》体育评论员高任飞在该报撰文说。

  而至少有迹象显示,国际乒联已经开始着手改变这种局面。多年来,国际乒联不断修改规则,从4年前的小球换大球 ,两年前的“无遮挡发球”,前年巴黎世乒赛上的11分制,直至今天抽签规则的变更,另据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双 打项目将改为团体赛也已确定。

  尽管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坚决否认这是在针对中国乒乓球队,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些举措旨在削弱中国乒乓球 在国际乒坛的压倒性优势。

  不过,与国际惯例接轨也是国内乒超俱乐部的心声。“欢迎、鼓励,而不是限制国外高水平的选手参与进来,这样, 一能提升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联赛的商业价值,还能使国内的运动员了解和适应国外运动员。”他们向记者表示。

  乒乓球职业化尴尬十年

  2004年,在经历了中国职业足球带来的种种失望与沮丧之后,人们开始把视线投向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乒乓 球。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乒乓球水平和最庞大的职业联赛队伍,按人们的设想,假以时日,乒乓球将可能成为中国的 “NBA”。

  乒乓球的市场化改革始于1995年。前中国乒乓球队主教练许绍发成立了绍发公司,邀请了阿佩依伦、佩尔森、王 涛等在大连、大庆、厦门和福州打了四站世界冠军挑战赛。这被称为我国的第一次商业比赛。

  一些老乒乓球队员对10年前的天津世乒赛记忆犹新。不说交警部门为世乒赛专门辟出几条马路作为专用通道,单是 体育馆外卖望远镜的小贩就狠狠地发了一票。但在之后的10年间,乒乓球竞技市场却如萧瑟寒冬,步步退却,市场空间越来 越狭窄——几届世界杯乒乓球赛在国外找不到承办的城市和赞助商,只能在中国举行;而在国内,世界杯也找不到大城市,只 能退到广东中山、浙江萧山临浦等一些小城镇举行。

  世界杯这样高规格的比赛都受冷遇,何况乒超联赛。

  而今年,本届世乒赛场面固然轰轰烈烈,但上海本土的圣雪绒俱乐部曾经5年卖不出不几张门票,两年多主场比赛没 有办法在上海举行,也是这个有“乒乓球摇篮”美誉的城市历史上不可回避的尴尬一面。

  事实上,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职业化的成果之一,乒超联赛一度被人们寄予厚望。而伴随乒超联赛而来的诸多尴尬现 象,让人们丧失了对乒超的乐观态度,一些人甚至评价为“伪职业化”。

  一些乒超俱乐部纷纷抱怨说,为了给国家队让路,整个联赛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甚至把原计划一年比完的联赛,变成 了跨年度,这给俱乐部的市场运作带来毁灭性打击;许多乒超队伍是体工队制和俱乐部制双轨运行,奋斗目标的歧路导致最后 回到计划体制老路;有比赛无票房,门票收入更是惨不忍睹,一轮联赛下来的门票总收入还抵不过一张NBA中国赛VIP票 ,许多场次还是在靠组织观众和赠票来撑门面。

  “乒乓球俱乐部制推行几年来,赞助商参与超级联赛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不少已经退出,因而出现了俱乐部经常更名 的现象。”山东鲁能俱乐部直言不讳地说道。

  业内人士分析,这与乒乓球运动在国内的特殊体制有关。一方面,乒超联赛被冠以“职业化”的头衔,但另一方面, 在备战世乒赛、奥运会等大赛时,国手们又必须经历专业化性质的专业封闭训练。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乒超联赛或许会在今 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联赛为奥运会、世乒赛让路可以,但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国际比赛是不是可以不派明星球员?一方面给更多的年轻 选手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一方面让明星有时间参加俱乐部安排的一些商业活动,以此带动乒乓球市场的发展,吸引赞助商。 ”升和药业也对赞助商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这是所有乒超俱乐部的共同想法。

  打造成中国乒球的“NBA”?

  5月7日,世乒赛结束次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在上海宣布,定在今年6、7、8三个月进行中国乒超联赛第一阶段比 赛;中国乒协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广乒乓球的市场开发力度。

  蔡振华在会上同时透露,安踏有限公司已经成为2005~2008年连续4个赛季的中国乒超联赛运动装备唯一指 定合作伙伴。对一向缺少企业赞助的中国乒超联赛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不过,在圈内人士看来,中国乒乓球要实现比较彻底的市场化,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

  中国乒乓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段翔告诉记者,同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相比,甚至同刘翔的跨栏相比,乒乓球的 观赏难。“随着打法的不断推陈出新,发球、接发球环节的旋转变化,别说看台上的观众,就连专业的教练员运动员都难以看 清,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乒乓球的观赏性。”他说。也有不少圈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企业不愿意赞助,是存在的另一个难题。 这从2005赛季乒超联赛俱乐部注册可见一斑。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5日本应是截止日期,但其时仍有6家俱乐部没有 找到赞助商。面对1/4的俱乐部无米下锅的窘境,乒羽中心不得不把注册截止日往后推迟了1个月,各俱乐部才注册成功。

  而至少在目前,乒乓球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乒乓文化的辐射力极其有限。与NBA相比,中国乒乓球较多地与竞技 体育、政治因素(比如"中美建交")交织一起,却一直没能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相反,即使是丑闻不断的足球界,却因为 不断曝光而引起公众足够的注意力。

  “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具有独特的优势,凝聚了中国所有世界冠军,并将逐步引进世界其他世界冠军,逐步形成全世 界最规范最盛大的超级联赛,经过若干年努力,争取成为类似NBA、西甲那样的规模。”蔡振华言语之中颇为豪壮。

  相比去年12月在浙江海宁举办的中国乒乓球超级明星争霸赛暨乒超联赛上的表现,蔡此番的态度显然远为积极。当 时他说:“要打造成中国乒球的NBA,这太漫长,我们提的目标是一种设想,一种愿望。现在我国乒乓球职业化、市场化水 平有待提高,人们的意识和对职业联赛的研究了解都远远不够,这些都是困扰乒超联赛多年的问题。即使我担任乒羽中心负责 人,乒超的发展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

  蔡振华并未透露他们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方案。但他告诉记者,经过磋商,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已经表示支持中国 乒超,并鼓励其他国家乒协选手参加。

  当然,中国真要把乒超办成NBA,也需要一位自己的大卫·斯特恩。媒体称他为近10多年来体育市场推广领域最 杰出的天才之一,作为NBA的总裁,他在很短时间内就令NBA价值翻了数倍。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