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的暗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5:32 新世纪周刊 | ||||||||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家们意识到,“垃圾DNA”的命名过于草率了,甚至连“基因”的定义也需要重写 …… 自从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23对染色体、30亿个碱基对,这样的常识也开始为大众所熟知。大概在2000 年时,科学家还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约有10万个基因,但不出5年这一数字已跌到2-4万,目前较通行的说法是约2.5万 。
这些基因所包含的DNA序列,大概只有人类基因组序列总长的2%左右。也就是说,人类生命蓝图中约有98%的 信息似乎不属于什么基因,是无用的垃圾。有证据显示,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垃圾DNA很像真正的垃圾,因为动物失去它们后 依然活得很好。 2004年美国科学家删除了小鼠基因组中超过100万个碱基对的非编码DNA(约占鼠基因组的1%),但并没 有给这些小鼠的发育、寿命和繁殖造成可察觉的影响。当然,也许失去这些区域带来的改变极其微小,以目前的水平在实验室 里还看不出来。 不过,有一项新的发现不得不改变这种看法。日本的研究小组发现了有功能的假基因。科学家们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 鼠,它们带有一个名为“性别致死”的基因。这个名字可怕的外来基因在大多数小鼠身上并没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唯独在某个 品系中名符其实,所有的小鼠在幼年时就死了。 研究显示:在这个品系的小鼠中,外来基因偶然地插入了一个叫“makorin1-p1”的假基因,把它破坏掉 了。这个假基因是“makorin1”基因的变异版本,比“正本”要短很多,不编码蛋白质,按传统理论应该没用处。然 而事实是,它损坏后,对应的真基因也不工作了。这个假基因转录出的RNA很可能控制着真基因的表达,尽管两者位于不同 的染色体上。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那些被认为是“垃圾”的基因中,很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参与实验的伊藤先生表示:“不编 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对生存至关重要,没有什么假不假的,只是工作方式与传统基因不同——通过RNA而非蛋白质来起作用。 ” 还有一些非编码DNA,即使现在完全不了解它的功用,也可以断定其并不是垃圾。美国科学家曾对比研究了人、大 鼠、小鼠、鸡、狗、鱼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发现其中存在一些极其相似乃至完全相同的DNA序列。 这些序列位于非编码区域中,共有480个,在人、大鼠和小鼠身上完全相同,与狗、鸡、鱼对应序列的相似度也远 远超过各物种基因组平均相似度。这意味着在人和鼠的祖先分家后的7500万年间,这些序列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是极其 不可思议的。 可以说,编码蛋白质并不是DNA的全部意义,那些非编码区域,也许有一部分像上面实验所显示的那样没有明显功 能,但更多的部分人类还不了解,不能先入为主地将它们扔进垃圾堆。实际上,那一大堆“垃圾”里,已经长出了一些让科学 家眼花缭乱的东西,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垃圾DNA从何而来? 人们对垃圾DNA的来源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有一部分垃圾来自病毒。逆转录病毒是一类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 毒,其中人类最熟悉的是艾滋病病毒。它们侵袭宿主细胞时,会把自身的RNA转换成DNA,插入基因组中,并跳来跳去大 量复制。 从DNA到RNA的过程叫转录,反过来就叫做逆转录,这也是这类病毒的名称由来。逆转录病毒有的会致病,如引 起艾滋病或癌症等,也有的没什么影响。在进化历程中,有许多逆转录病毒DNA留在了人类基因组里,成为垃圾。 关于“假基因” 还有一些垃圾DNA可能是死亡基因的遗骸,称为“假基因”。科学家认为,它们原本是编码蛋白质的真基因,由于 发生变异而失去功能,被弃之不用。它们的序列与真基因非常相似,但有着细微差别。虽说去掉假基因不会影响机体的功能, 但偶尔某个假基因发生变化、死而复生,倒可能造成麻烦。 由于假基因的存在不增加或减少生物的生存优势,所以进化过程很难把它们从基因组里清扫出去,就好像把东西扔到 了垃圾桶里,却没人把垃圾桶拿出去清理,结果越积越多。假基因在生物基因组中大量存在,人体内就有约2万个,几乎与真 基因的数量相当。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