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在国外音像店寻找中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5:01 国际先驱导报
在国外音像店寻找中国(图)

在英国伯明翰的音像店里,《英雄》DVD售价不菲。 王儒/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除了电影院播放的少数中国电影,在国外,音像店成了大众了解中国艺术的主要途径。日前,本报驻法、日、美、英的记者和撰稿人深入所在国音像卖场,共寻中国艺术的足迹

  香榭丽舍:中国音像屈身角落

  国际先驱导报驻巴黎记者高津英报道 为寻找中国音像制品踪影,《国际先驱导报》记
者来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走进两家大音像店:维京以及福纳克。

  在维京,记者先在音乐天地里苦苦寻找,没有发现“中国声音”。无奈之下,去问整理货架的服务人员。

  “中国CD?”他思索着,机械地摆动脑袋做出满场巡视状。“抱歉,好像没有。等一等!”他不甘心地去找同伴询问,回来后指着整排架子外的一个地方说:“那里有世界各地的,请你去找找看,或许有惊喜等着你。”

  转到他手指的一隅,果然发现标着“远东”的牌子,也看到我的惊喜:陈凯歌的《霸王别姬》VCD与刘德华主演的一部香港影片放在一起,还有《金燕子》等三五部武打片,只是,即便是少数这几部作品,也或是法国出版,或是从美国进口而来,都不是从中国出口的。

  其他的,就都没有了。

  走进福纳克,在亚洲框架内,中国有一个格子,排放着不到十张音乐碟子。有京剧、民乐、甚至“革命歌曲集锦”。这里的中国电影比维京多些,大多是港台电影,混杂在韩国和印度影片之中。有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以及《楚留香》等一批武打片。其中大多是与法国电视一台合作的,是该台放过的影片,《花样年华》由法国公司出版,是法语片。武打片多为说汉语,打字幕。

  中国音像制品进入法国很困难,出于文化传统原因,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在他们看来属于另类,属于谈及文化多样性时搀进去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法国人对中国音乐接触的少,中国音乐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更少,提起中国音乐,法国不知道听谁的,听什么作品。

  拥有中国片碟的法国人大多通过朋友得到。有些人到中国工作或旅游,在那里购买一些,有的是法国的中国朋友作为礼物赠送。听过、看过片碟的人往往会评价说,中国音乐“挺特别的”,多了也说不出,毕竟有别与他们的传统文化,熟悉交响乐和摇滚的耳朵恐怕很难适应别的音乐……

  大阪:“十二乐坊”成手机铃声

  国际先驱导报大阪特约撰稿人金萧报道 亚洲最大音像市场在日本,其外来艺术以欧美为主流。去年韩国电视剧《冬日恋歌》是黄皮肤亚洲同胞第一次抓住日本人的心。

  那么中国作品呢?

  日前,我来到大阪最繁华地段——梅田,走进一家叫做“HEP FIVE”的卖场,其五楼的二分之一楼面都是音像品。这里看到的中国电影有:《十面埋伏》《英雄》《无间道》,电视剧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均被译成日语)。王家卫的《天使的眼泪》,陈凯歌的《北京小提琴》也可寻到,周润发与张国荣的《喋血双雄》,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片还摆在货架上。

  CD方面可以看到王菲、F4、伍佰、周华健,以及大眼睛的赵薇,而王力宏、许绍洋、陈慧琳、李心洁、李洁和梁咏琪等也都上架。售价大概在2000至2500日币(约合人民币200元左右),电影DVD的售价约合人民币300元。

  询问日本朋友,我发现他们最喜欢中国内地具有民族特色的音像作品。他们甚至会主动到音像店寻找,他们说那些伴着长江、黄河、明月、诗词,和着五千年的沧桑悠远飘来的音乐,那些惟中华民族方有的东西,让他们精神放松,陶冶心性,一旦认可就深植人心。于是,曹雪晶、陈敏、女子十二乐坊、姜建华这些民族音乐家,就这样抓根这个东瀛国家。而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也广受青睐,至于“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日本的手机铃声都备有她们的曲目。

  遗憾的是,回国时,我看到的却是西洋的、日韩的音乐充斥生活,中国传统音乐则集体失声,这是让人玩味的“文化变脸”,文化精髓被自己冷落,被国外追随,由它到来的“文化享受”飘洋过海不再回头,在中华文明长河中,这种“享受”的流失才是真正可怕的吧。

  曼哈顿:只看功夫片

  国际先驱导报曼哈顿特约撰稿人伍建报道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到处可见。文化方面也在加温,在纽约曼哈顿岛上,特别是哥伦比亚大学旁边,中文学习广告随处可见。大学一年级的杰夫正苦学中文,他说这样会大大提高以后找到好工作的机会。

  作为中国文化的“晴雨表”,中国艺术音像制品在纽约是否也受到欢迎?我走访了纽约曼哈顿岛上几家美国音像制品商店。

  在这些店里,中国的音像制品很少,只有诸如《卧虎藏龙》《英雄》及成龙等少量片子,音乐方面有二胡、古筝演奏的CD,售价在15美元左右。售货员告诉我中国音像制品每天销量很小。

  那么,美国人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中国艺术呢?

  哥伦比亚大学2年级的克雷斯说,他只是高中上音乐理论课时了解到一点中国古典音乐,还看过几部中国电影,如《英雄》,并且通过电影上演前的宣传了解到中国电影的有限信息。而正学中文的路易斯说,他平时根本不听中国音乐,不过在学中文时,学校推荐看了几部中国电影碟片,如《饮食男女》《雷雨》和《五朵金花》。

  采访中,多位美国人表示只对中国的功夫片感兴趣。在这里,中国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中国武打片。这似乎让人悲哀,但细一分析,在许多美国人看来,美国文化不也等同于好莱坞吗?这是一个只产生文化“注意力”的国度,文化的内涵不必、也无法细究。

  伯明翰:《少林足球》是最好的足球电影

  国际先驱导报伯明翰特约撰稿人王儒报道 在英国很多大城市, 可以深深感受印巴文化、加勒比文化和非洲文化的气息,那么中华文化呢?除了电影还有什么具有影响力?为此,我走访了英国最大音像连锁超市Virgin和HMV。

  西方流行音乐是CD货架的统治者。英国年轻人最喜欢的是重金属和说唱乐,而我依然发现了中国传统乐器的身影。比如周钰的二胡《中国的艺术》、《中国古典音乐》以及一些中国地方音乐。只是,这样的CD数量不多。

  在店里DVD专区,我找到了《英雄》《无间道2 》和《少林足球》,售价都为14.97英镑。15英镑对普通英国人来说也不是小数目,节省点的话可以买到一周所需食品。销售人员告诉我,这几部电影一直卖得很好,陆续都曾有人询问,销售量和同期好来坞大片碟片不分伯仲。

  英国销售的DVD封皮上一般都有评论,《少林足球》上就有《太阳报》的评价:“最好的足球电影,中国版的《杀死比尔》”。我还发现了李小龙和成龙的电影以及《北京自行车》等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电影。

  在国内有不少对张艺谋电影的批评,说其只求迎合西方审美观,甚至有“文化恋尸癖”之说。 但《十面埋伏》确实做到了一点:让中国文化走了出去。而走出去是更好的保护,在鲜明的文化对比下,中国文化会给西方人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这些印象就是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足迹”和“落脚点”,就像我身边最普通的英国年轻人,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唐人街的舞狮,以及几句蹩脚的“你好”和“谢谢”……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