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三峡文物保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7:26 华龙网 | ||||||||
三峡文物保护 三峡文物保护 三峡文物保护 三峡水利工程二期蓄水,海拔135米水位以下的库区陆地,淹没于水下,作为三峡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保护工程,其情况如何,也受到世人关注。在二期蓄水前的文物保护工程,已按规划要求完成任务,并通过验收。这是参加文物保护工程的文物工作者、相关学科、相关工程的工作人员,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艰苦的努力,从规划阶段至实施阶段10年间,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并于1994年正式动工,将于2009年全部建成。水库建设将分期蓄水,1997年大江截流,坝前水位升至82.28米(海拔,下同);2003年坝前水位升至135米;2006年坝前水位升至156米;2009年坝前水位升至175米,工程全部建成。水库总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受淹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重庆22个区县。 兴建三峡工程决议通过之后,作为三峡工程组成部分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开始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1992年即开始在库区范围内展开专项文物普查工作。文物保护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规划阶段1993--1996年;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1997年(湖北库区为1995年)--2009年,根据水库分期蓄水的时间表,又相应地分为几个阶段。 规划阶段按照三峡建设委员会要求,成立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负责规划的制订工作。全国有30所大学、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300余人参加制订规划的基础工作,在库区淹没区和迁建区的范围内,对地下文物和地面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勘测和发掘,基本查清了文物点的情况。在水库建设十几年的时间内,要做好如此巨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必须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最大限度地抢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原则,根据库区文物本身的价值和保存状况,拟定其重要性的次序,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制订了总规划、分省规划、分区县规划和专项规划共计30本,约200万字。经专家论证通过,并经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批准,实施保护项目为1087项,其中地下文物723项,地面文物364项。 1997--2003年的实施阶段(二期蓄水前),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这个阶段一方面对135米水位以下的地域展开全面的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同时还要配合迁建区的文物保护工作。这期间来自全国近百家单位的上千名专业人员,和上万名工作人员,奋战在三峡文物保护工地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按照规划的要求完成了任务。 地下文物保护方面,规划实施项目723项,发掘面积187万平方米,勘探面积1200万平方米,种类有城址、居住址、墓葬群和冶铸、盐业、窑址等。至二期蓄水前已发掘的考古地点400余处,已完成发掘面积近90万平方米和勘探面积近90余万平方米。登记建档的项目已全部完成。 三峡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过去几乎是空白,实施三峡工程以来,发现40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使之跃升为旧石器文化遗存的丰富地区。经过十多处遗址的发掘,建立了大约10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的年代框架,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这个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虽有自身特点,基本上属于中国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传统。新石器文化大约距今8000~4000年间,在发现的80余处遗址中,大体以瞿塘峡为界,东西两地区分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系统,这应与峡谷地形山陡水急形成的天然屏障有关。以东地区过去工作较多,从8000至4000年的文化发展脉络较为清晰,虽有地方特点,总体可纳入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考古学文化区系。以农业经济为主,渔猎也占相当比重。瞿塘峡以西地区,即渝东地区,其新石器文化过去几乎是空白状态,这几年有重大突破。丰都玉溪遗址的发现,将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年代推至距今7000年以前,丰都玉溪坪遗址的发现,约当距今5500--4500年之间。另一种新石器晚期文化哨棚嘴(下层)文化,约距今4000年左右。这几类遗存缺乏农业生产工具,似以渔猎经济为主。在玉溪和玉溪坪遗存之间,尚有较大的年代距离,对于其间的缺环,还需进一步工作。 巴文化的探索,是三峡地区考古的重点课题。巴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商周时期建立了巴国,主要活动于鄂西、渝东和川东北一带,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由于古文献只有零星的记载,对巴族和巴国的历史研究应主要依靠考古学。如何从遗迹遗物中识别巴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特征,是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在库区发现相当于商周时期可能与巴人有关的遗址100余处,并在巫山至涪陵之间发现若干大型遗址,取得了一批丰富的资料,为进一步探索巴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虽有地方特点,但已逐步纳入中原汉文化的大格局之中。西汉前期还有较多的地方因素,西汉后期以后地方因素则逐渐减少,从中可以考察文化融合的进程。秦设巴郡,汉承秦制。云阳旧县坪遗址可推定为汉代的朐忍县城,同时还发现了它的墓葬区。发现了秦汉至六朝时期大量的墓葬,约300处墓地,说明这一时期人口增加,经济繁荣稳定。墓葬多为砖室墓,而崖墓、悬棺葬是有地方特点的。发掘了隋唐时期奉节唐代夔州城遗迹和云阳明月坝唐代集镇遗址。发掘了宋元明时期巴东旧县坪遗址(宋代巴东县治所)、奉节南宋抗元山城、秭归东门头明代城址。这些城址和集镇遗址的发掘,不仅对三峡地区考古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中国考古学也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业已进行的三峡地区古代制盐业、冶铸业、陶瓷业的专题研究,还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进一步开展工作。 地面文物列入规划实施项目的有364项,类别有古建筑、石刻(含水下)、栈道、纤道、桥梁、塔、牌坊等。采取的保护措施有原地保护62项,搬迁保护133项,留取资料169项。其中涪陵白鹤梁石刻、忠县石宝寨的原地保护,云阳张飞庙的搬迁保护,被列三大专题保护项目。至二期蓄水前,属于二期蓄水的规划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属于留取资料的项目也已全部完成。同时属于三、四期蓄水的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已开始提前准备和各种保护方案的论证工作,有的已确定方案,正在实施中。 三峡地区保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忠县的无铭阙、丁房阙和新发现的乌扬阙,属于搬迁保护项目。三峡的石刻类别众多,构成三峡独特的历史文化。水涨水落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枯水石刻记录了长江枯水时期的科学水文资料。“石出兆丰年”,“石出兆平安”,成为当地民众的传统观念。最著名的涪陵白鹤梁枯水石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记录了自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至近代1200余年的水文资料,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宋代以来,记录洪水的水文石刻也很丰富,留存至今的洪水题刻有23个年份,最早的为宋绍兴廿三年(1153年),最近的为1948年,同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由于这些枯水和洪水石刻是长江特定地点的水位记录,不宜搬迁,而只能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白鹤梁石刻经过十年的反复论证,决定建立“无压容器”的水下博物馆,现已正式开工,预计2006年竣工。三峡地区还有丰富的石刻题记,有治理岩崩灾害、清理河滩的碑刻题记、有作为航行标志的石刻,还有许多咏叹三峡风光的诗文,篆、隶、草、楷各体皆备,有些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如白鹤梁的《黄庭坚题铭》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情况多数原地保护,也有些切割搬迁保护。 三峡地区的宗教祠庙建筑,在构筑技术、工艺及装饰艺术方面,代表了当地建筑的最高水准。其平面布局和建筑形式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征。江上明珠忠县石宝寨为重点原地保护项目,因属四期蓄水项目,保护方案经10年论证,方案已经确定。云阳张飞庙为重点搬迁项目,已于2003年7月搬迁复建完工,并对外开放。三峡地区的民居,适合特有山地环境,具有自己的特点,巫山大昌镇的民居群,其整体搬迁目前正在实施中。 相关专题:魅力重庆网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