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最后的国际主义战士爱泼斯坦:与中国命运共沉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8:49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李梓 二战中因为报道“红色中国”而闻名的最后一位传奇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lsrael Epstein),在度过了他90岁生日后与世长辞。在6月3日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亲自前往送别

  与埃德加·斯诺等人相比,爱泼斯坦与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不仅报道和帮助了中国,还选择成为一名中国人,亲身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

  惟一的祖国是中国

  1915年4月20日,爱泼斯坦出生于波兰一个犹太裔家庭,并在出生不久就随父母来到了中国。由于爱泼斯坦的双亲是犹太社会主义者,在沙皇统治下不得不到处流浪,从西欧一直到东亚。当时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因此爱泼斯坦在出生后没有取得任何国家的国籍。1917年苏维埃政权巩固后,他的父亲打算携全家回苏联定居,他们从神户到了哈尔滨,后来因为俄国内战和政权巩固后的清洗等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他的父亲虽然是革命者,但却不完全赞同布尔什维克的主张),他们最终选择了中国天津作为居住地。

  国籍问题一直是爱泼斯坦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之一,在1957年加入中国籍后,他喜欢拿这个话题来开玩笑。在二战前,犹太裔在欧洲受到排挤和歧视,但是在天津,他们同其他外国人一样,享受了很高的待遇。二战中,他和中国人一道为取得胜利而努力。

  1945年战争结束后,爱泼斯坦和夫人邱茉莉到美国和父亲团聚,并一度打算加入美国籍。但是,麦卡锡主义让他的计划落空了。爱泼斯坦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件事:“在我们到达纽约的第一个星期,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来拜访我们,艾格尼丝进门不到半个小时,门铃响了,一名彪形大汉说,他要检查冰箱,并把屋内每样东西都仔细观察了一遍。”

  在爱泼斯坦的回忆中,随着1947国民党在中国的迅速溃败,美国的报章充满了对“丢失了中国”的讨论,同时,他的生活周围开始充满了密探。在美国,那些报道了共产党在中国所取得胜利的记者,无一不遭到联邦调查局的监视。1950年,爱泼斯坦设法与中国派往联合国的代表团联系,并与次年获得了邀请,他在中国的老上级宋庆龄邀请他到中国筹办《中国建设》杂志。当年,爱泼斯坦来到中国,并决定永远成为中国人。

  天生的记者

  爱泼斯坦在天津的洋人区长大,并从少年时就表现出记者的天赋。他的父亲办了一本英文杂志《东方皮货贸易》,爱泼斯坦上中学时,便为杂志担任英文校对,并于1930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京津泰晤士报》的记者。这张专为天津和北平一带的外国人服务的英文报纸每天出版16到20页,而编辑部一共只有7个人,因此,爱泼斯坦的工作实际上什么都做,甚至包括写社论。在工作4年后,他丢掉了这份工作,原因是他的老板偶尔看见他在口袋里插了一份美国共产党的读物。

  但爱泼斯坦并不缺少工作的机会,他来到北平,再又找了一份报社的工作。在北平,他摆脱了过去那种封闭的租界和洋人圈里的生活,真正置身于这个国家的现实社会之中,并感受着古都带给他的文化和历史熏陶。此时他尚未意识到,“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中国实际上成为我写作的惟一主题。”

  在北平的经历决定了爱泼斯坦后来所选择的道路。他在《北平时事日报》里的同事(包括《中国震撼世界》的作者杰克·贝尔登)在后麦卡锡时代一直靠开出租车和领救济金度日,他们在中国时毫不犹豫地站在同情中国人民的立场,其他同事也大都如此。埃德加·斯诺也在这时成为了爱泼斯坦的朋友,斯诺当时在主办《民主》杂志,邀请爱泼斯坦为他撰稿,史沫特莱女士也是他们那个小圈子里的人。其时是1936年,在中国现代史上很重要的一年。第二年,爱泼斯坦亲耳听到了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他的父母决定去美国定居,而他却选择了留下来。

  访问红区

  战火点燃了整个中国,爱泼斯坦被美国合众社雇用,成了一名战地记者,并到了南京,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中国共产党人。1938年9月19日,爱泼斯坦在广州的游行队伍中见到了宋庆龄,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抗战时期,爱泼斯坦为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工作,1950年代以后,他为宋庆龄创办的杂志《今日中国》一直工作到退休。1981年,宋庆龄委托“我最信赖的朋友”爱泼斯坦为她作传记。

  在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宣传机构一直严格控制着外国记者的发稿倾向,并竭力阻止记者们报道红区的情况,但越是这样,记者就越容易同情中国共产党。

  1944年9月,在经过了一番抗议和斗争后,重庆的21名中外记者组成一个采访团到了延安,爱泼斯坦在这里采访了毛泽东和朱德,并获得了毛泽东赠送的一幅石版画像,他一直把它保存在自己的家中。在写给《纽约时报》的通讯里,他记录了这次采访:“我们这次旅行是六年来第一次有外国记者去访问在敌人后方的中国‘第二战场’。”他在通讯中除了描写对中国当时各领导人和八路军将领的访问,还记录了“地雷战”和“麻雀战”等战术。爱泼斯坦还注意到解放区的许多新事物,比如“劳模”;此外,他还学会了扭秧歌。在那里感受到的新鲜活泼的气氛给爱泼斯坦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最后吸引他定居中国。

  与中国命运共沉浮

  在对这个国家生活和工作了超过70年后,爱泼斯坦留下了《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西藏的转变》、《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等大量著作。“他对中国的热爱不只是由于对中国的认同而产生的‘一家人’的感情,而是同他的国际主义思想融为一体。”他的老朋友沈苏儒说。

  爱泼斯坦于196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道路。

  在文革开始时,他和援华专家寒春等人真诚地期待自己在这场革命运动中不要落后,“对外籍人员而要像阶级兄弟那样对待!”这个呼吁得到了毛泽东的批示,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红卫兵类型的外国人(包括已入中国籍者)组织,取名为“毛泽东思想白求恩——延安造反团”。当然,几个月后,他们全都被打倒,爱泼斯坦和夫人邱茉莉被以“国际间谍”的罪名在秦城监狱关押了5年。文革后,他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得到平反,恢复原职,并继续致力于出版与写作,在去世的前一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传记《见证中国》。

  爱泼斯坦于5月26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前他刚刚接受了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对他90高寿的祝贺,他的70岁生日和80岁生日时,也得到了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祝贺。在讣告里,他被称为“爱泼斯坦同志”。

  爱泼斯坦遗作《历史不应忘记》

  2005年4月,爱泼斯坦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历史不应忘记》问世。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击者、记录者和传播者,爱泼斯坦在书中再次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痛斥日本右翼势力企图美化侵略战争的谬论。

  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由日寇点燃的。那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派军队侵占中国的东北,即‘九一八事变’。这一天,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被提及,但却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