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重于泰山--记张思德式的好职工刘宏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5:52 南京周末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为追悼张思德所作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使无数人把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当作人生楷模,选择“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

  刘宏林,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他像张思德一样默默地奉献,把毕生精力倾注进“为人民服务”中。

  2004年12月26日,身为南京市桥林镇自来水厂副厂长的刘宏林,在抢修自来水管的时候突遇塌方因公殉职。这一年,他才42岁。

  生前,刘宏林亲手安装了全镇将近一半的自来水管,解决了2万多人吃水的问题。在桥林,无论哪家供水管道和龙头出了毛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不管骄阳似火还是滴水成冰,也不管大雨倾盆还是风雪刺骨,他总是随叫随到。

  刘宏林去世后这半年,他家客厅那盏昏黄的灯每天都到很晚才灭,它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乡亲。他们有的陪着刘宏林母亲、妻女说说话,真诚地宽慰她们受到重创的心灵;有的一两个小时坐着一句话都不说,一直看着刘宏林的遗像,寄托自己绵绵的哀思……

  遗像中的刘宏林笑得开心、灿烂,这笑容在很多桥林镇人的眼里,如同他的热心肠一样,几十年来都没有变过。不知从哪年开始,也不知是谁开的头,大家都叫他“刘老好”。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常常在梦里见到老好,他还是一喊就到,一到就忙个不停,工作服浸透了泥水、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人们感到“刘老好”始终还在大家身边,他那亲切、热情的目光还时时关注着桥林人的欢乐和难处。

  “乡亲们有难事,他火急火燎,一刻也等不得”

  “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宏林的样子。看见他满头大汗地跑到我家来问我,自来水用得畅不畅?还有没有别的难处?”眼前的吕奶奶已经90多岁了,老人头发稀疏,牙齿全无,但一提到刘宏林,话语一点都不含糊。

  吕奶奶新盖的房子在小山顶上,门前的坡上长满了齐腰的杂草。惟一能通往外界的小路泥泞、弯曲,一个不小心,脚就会陷到淤泥里。老人颤悠着指着这条小路对我们说:“没有接上自来水的时候,我都是自己拄着拐杖,拎着小桶,到坡下去提水。”

  去年6月的一个下午,她在提水的路上遇到了刘宏林。

  虽然已经过去快一年了,那天的画面却清晰地印刻在老人的脑海里。“宏林笑呵呵地说他正要去帮人家修理自来水管道,我看他满头是汗,穿的是件蓝色的旧衬衫,裤管还卷着,身上全是泥。”

  刘宏林见到老人,急忙跳下了自己那辆永久牌破自行车一边搀扶着她,一边关切地问她,为什么一个人出来,这样很不安全。老人告诉他自己出来拎水喝的时候,刘宏林收敛起了笑容,真诚地责备起自己来:“这都怪我,怎么能忘了你家的事情呢。吕奶奶,今天,我帮你把水拎满。”

  说完,刘宏林把自己的自行车停在了路边,他先是把老人送回了家,又三步并作两步地去帮老人拎水。来来回回七八趟,他把老人家所有能装水的容器都盛满了水。

  “我现在手上有活儿,等收工了就来,看怎么给你装上自来水。”刘宏林一边勘查着地形,一边对吕奶奶说。

  吕奶奶低声地回答:“我这样拎得动,不装自来水也能过。”

  刘宏林看出吕奶奶面露难色,他知道,吕奶奶是因为生活不太宽裕,在担心费用问题。他又说:“这是我工作的失误,没能让你及时喝上自来水。”说完,他就疾步走开了。

  老人心里暖暖的,她看着刘宏林长大,这孩子心眼好是出了名的。他以前就经常来帮老人打扫屋子,做些好吃的,他把老人当亲妈一样孝顺,老人每次遇到刘宏林的母亲,都直竖大拇指,夸她生了个好儿子。

  当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刘宏林带着两个厂里的同事来到吕奶奶家。他告诉吕奶奶,已得到厂里批准为她引水,只收她的管道材料费,由他们业余时间义务施工。刘宏林说完就带着同事挖土埋管引水。

  天气比较热,刘宏林的汗直往下滴,不一会儿就把衣服给浸透了。他挖的都是些淤泥,很快,刘宏林的双腿就陷在了泥里。

  老人看不下去了,觉得心疼,冲着刘宏林喊:“宏林,休息一下,上来喝口水吧!”刘宏林回答:“早点干完,你就能喝上自来水,那个时候,我再慢慢喝。”老人的双眼模糊了,眼前这个瘦弱的中年人,让她觉得心中充满了亲情。

  刘宏林和他的同事用了两天时间,把自来水成功地引进了吕老太的家。当水龙头打开、流出清水的那一刹那,老太紧紧握住了刘宏林的手说:“好孩子啊,谢谢你啊,谢谢你,吕奶奶到死都不会忘记你的。”刘宏林还是没有喝水,就离开了。

  后来,老人还是过意不去,她托人给刘宏林家送去了一条南京牌香烟。当时,只有刘宏林母亲在家,她一口回绝说:“宏林不会要的。”可是来人扔下烟就跑了。

  刘宏林回来后,天已经很黑了。知道这条香烟的来历之后,他二话不说,也没有顾上吃饭,拎起香烟,抓起手电筒,就往吕老太家跑去。

  “那天宏林跑来的时候,满头是汗。他一边喘着一边握着我的手说,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送水是应该的。”刘宏林真诚、关切的眼神在吕老太的脑里怎么都挥之不去,直到现在。

  “宏林这孩子多好啊,走得太早啦,可惜啊。”吕老太抹着眼泪。

  对我们说过同样话的,还有村里的居委会主任贾宏秀,她的家挨着刘宏林的家。

  “乡亲们有难事,刘宏林火急火燎,一刻也等不得。有时我们实在不忍心喊了。”贾宏秀说起了2003年大年三十夜的事。

  深夜,寒冷的天气把贾宏秀屋外的水管冻裂了,水往外面直喷,眼看就要把田里的庄稼给淹没了。贾宏秀知道,只要去喊宏林,他肯定立即过来。可是她迟疑了:“现在是除夕夜啊,宏林一年忙到头,总该让他安安稳稳过个年。”

  贾宏秀尝试着自己找东西堵住水管,可是,没有成功。那样的天气,水很冰,根本碰不得。眼看着水已经流向了庄稼,贾宏秀实在忍不住了,她硬着头皮,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刘家,小声地在门外喊道:“宏林啊,宏林啊,我家的水管冻坏了……”

  原本已经睡了的刘宏林,听到了喊声,二话不说,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披上了一件薄薄的外衣,抓起工具包就往外走。

  看到睡眼惺忪,还穿这么少衣服的刘宏林,贾宏秀更加过意不去了,她对刘宏林说:“宏林啊,外面冷,你多穿点衣服吧。”刘宏林这么回答:“贾婶,我不冷,咱们快走吧。”

  贾宏秀告诉我们,那天刘宏林的脚步很快,她几乎都跟不上了。看到冻坏的水管,刘宏林对贾宏秀说:“怎么不早点喊我呢?水结了冰,明天就很难弄,说不定你家这几天都喝不上水了。你说大过年的,怎么能没有水喝呢?”

  说着,他就一边把外套脱下来堵住了喷水口,还一边让贾宏秀走远一点。因为是深夜用水少的原因,水压太大,即使关了阀门,水仍喷得很猛。不一会儿,刘宏林的双腿就被打湿了。

  天气寒冷,刘宏林任由自己的双手和双腿都泡在冰水里,他的脸很快变苍白了。

  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水管破裂口终于被刘宏林修好了。此时,刘宏林已经冷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他颤抖地搓着双手,不停哈着气,笨拙地挪着步子回了家。

  说到这里,贾宏秀的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刘宏林硬是没有喝她给他煮的取暖的姜茶。“虽然身上都冻僵了,他就是不肯喝。还说,客气什么,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不光是自来水的事,乡亲们遇到其它难处,第一个想到的也总是刘宏林。

  安徽汉子吴行忠离婚后带着一双儿女到桥林来做木工。2000年8月,他在骑摩托车外出打工的路上遭遇车祸,当场重伤,一度昏迷不醒。

  “别人问我家里人联系方式的时候,我迷糊的脑里只出现了刘宏林的小灵通号码,别的什么都不记得了。等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刘宏林就站在我面前。他的额头上还冒着细汗,一边摸着我的胳膊,一边担心地问我怎么样。家人后来告诉我,他刚接到电话,就包了辆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吴行忠激动地向记者讲述着,桩桩细节都记忆犹新。

  在吴行忠住院期间,刘宏林经常拎着补身子的汤来看他。“那段日子,他只要下班后,不修理自来水,就过来医院陪着我,住院费还是他先垫着的。有的时候,他和我说着说着,就累得趴在床边睡着了,眼镜都会歪到一边。看到他一脸的疲惫,我都心疼啊。”

  除了希望自己的伤势赶快好起来,吴行忠最担心自己的一双儿女。自己受伤,没有人照顾他们,他们能不能吃饱穿暖?上学怎么办?出院回到家的那天,他心中的谜底解开了。“两个孩子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我面前,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脸色比往日更红润。”孩子们一把拉住爸爸说了起来,儿子先说:“我们这些天都住在刘伯伯家的。衣服都是伯母帮我们洗的,学习都是刘伯伯教我们的。”“是啊,是啊,刘伯伯还给我们买好吃的,他还帮我交了学杂费。”女儿也跟着说。看着一双儿女,吴行忠感动得热泪盈眶。

  吴行忠立刻去市场买了好多礼物,当晚就带着一双儿女到刘家登门拜谢。一进门,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宏林大哥,我谢谢你啊,这么照顾着我们家,我,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啊。”刘宏林急忙把吴行忠拉了起来,笑呵呵地说:“快起来吧,谢什么谢啊,大家都是兄弟,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的儿女就是我的儿女,天底下哪有让孩子挨饿受冻的道理?”刘宏林善良又炽热的眼神一直印刻在吴行忠的心里,让他久久不能忘却。

  直到现在,吴行忠逢人便说:“刘宏林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啊!”

  “为了工厂兴旺,他真豁出命来干,好了还想更好”

  在桥林镇的政府网站上,刘宏林生前所在的自来水厂被介绍为“有着充足供水量的赢利企业”。我们也了解到,这个厂目前的效益相当不错,是当地有代表性的转亏为盈的单位。工人的生活安宁,水厂的效益蒸蒸日上。可是,五六年前的自来水厂可完全不是现在这种情况。

  现任自来水厂厂长的张尔林向我们介绍说:“我是1998年调进这个厂当副厂长的,当时供水就靠一个很小的水池,水压不稳定,很多用户因此拒绝交水费。自来水厂靠水费维持,厂里的工人因为发不出工资,都不来上班。”

  “我新进厂时,大家就告诉我在技术上有什么难题,都可以问刘宏林,全厂数他技术最棒。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在工地上,当时他一身泥。那一次,外承包工挖土,不知道下面有管道,挖土机挖到地下10米的时候就挖断了管道,导致附近好几个地方都停了水。我带了刘宏林等几人赶到了现场,刘宏林四处看了看情况,第一个往坑里跳了下去。”

  坑里不时有浓烈的恶臭味传来。同来的几个人都在犹豫着要不要下去。这时,从坑里面传来了刘宏林的声音:“你们不用下来了,我一个人就可以了,没有问题。”三四个小时以后,太阳都快落山了,才见刘宏林从坑里爬了上来。张尔林回忆说:“刘宏林满脸、满身都是泥,惟一干净的就是眼镜后的眼睛。他去有水的地方用管子冲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冲干净。”

  水厂的亏损越来越严重,刘宏林被迫下了岗,去一家装潢公司当水工。他凭技术挣钱,一月工资一千多元,日子反比在水厂时宽裕多了。

  1999年,当地政府打算对自来水厂进行改制。领导找到了张尔林,希望他挑起这个重担。张尔林充满了顾虑,他回忆道:“把厂子改成股份制,是需要自己筹集一部分资金的。当时我的爱人正患上了重病,家里的积蓄都用光了。而且自来水厂当时已经亏损了十几万,工人们基本都回家了。要挑起这样一个烂摊子,我力不从心。”

  张尔林答应领导用三天的时间考虑这个事情。他找到了刘宏林,宏林思考了一会儿,大声对张尔林说:“干,你当然得干。”接着,他用力地拍了拍张尔林的肩膀说:“我1985年进厂的,在这个厂待了十几年了。作为一个老职工,看它变成现在这样,心里面难过啊。你大胆挑头,我立刻回厂里帮你的忙,厂里工资再少我也认了。”张尔林有所顾虑:“宏林,要不要回去和嫂子商量一下。”“不要,这个事情我做主了。”刘宏林坚毅而神采奕奕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张尔林,他觉得,这股力量一定能支撑着自己和自来水厂排除万难往前走。

  当晚,刘宏林还把张尔林拉到家里,谈了一番对自来水厂发展的想法:“要把自来水厂振兴起来,就应该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这既是厂子振兴的需要,也是广大用户的需要。只有给大家服务好了,厂子才有希望。”

  按照规定,所有回来工作的人都要入一股,每股5000元。对刘宏林的家庭来说,这是笔很大的数目。刘宏林费尽口舌说服了妻子,硬是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还问别人借了一点,第一个送钱到厂里。张尔林看着刘宏林交来的那一叠各种面额凑集成的钞票,真的是百感交集。

  厂子改制后,张尔林担任厂长。刘宏林提出,要改变供水现状,就必须挨家挨户地改造旧管道、安装新水表。这可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桥林镇有4万多户人家,工程量相当大。张尔林担心人手不够。

  刘宏林说:“放心吧,我来领头干!”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刘宏林每天不分昼夜,除了吃饭的时间,几乎都在铺管道、换水表。施工中什么情况都有,淤泥啊,阴沟啊,甭提有多臭、多难闻了。刘宏林从来不管这些,跳下去就直接干。因为资金短缺,农村的管道大多是用一种叫做PVC的塑料材料,到了冬天特别容易冻裂。其中大部分是刘宏林亲自作业的,所以只要一接到这样的报修电话,他总是第一个骑着他的那辆破自行车赶到现场。

  刘宏林的这种抢先吃苦的劲头,在他2001年当上副厂长以后,依然持续着。张尔林心疼他这么劳累,总是劝他:“你已经是副厂长了,有些挖沟和铺管的具体活儿,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了。”这个时候,刘宏林总是呵呵一笑,回答:“我要是不干,就没有人愿意跟着我干了。”

  这种敬业精神感染着刘宏林身边的每一个同事。贾红军是厂里的安装队长,他说愿意跟着刘宏林干活,再苦也心甘。

  一说起刘宏林,贾红军滔滔不绝:“1992年,为了提高供水质量,县政府批准我们水厂筹建水塔,沉淀、过滤、净化反应池,加起来预算是40万,但县里只给了10万多,资金非常紧张。大家都在为这个事情发愁。刘宏林是个善于动脑筋的人,他发现当年的建材价格在猛涨,尤其是钢管,价格比起以前翻了几倍,就向厂里提出,可以到废品站选购可用材料。”

  在得到厂长同意后,刘宏林带着贾红军等六七个人,在气温高达38度的夏天,跑到大厂一家回收站去商谈,价格谈得差不多了,为了挑到更多的钢材,他们就在附近一个简陋的旅馆里住上了。根据贾红军的回忆,那种天气,蚊虫相当多,住的地方又简陋,第一天,就有几个同事打退堂鼓,刘宏林这样劝大家:“现在是厂里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第二天,刘宏林带头在回收站乱糟糟的废钢管堆里一根一根地挑选能用的。太阳火辣辣地晒着,汗水滴在发烫的钢材上都“嗤嗤”作响。刘宏林连手套都不要,直接用手挑起了钢管。“他不喊烫,也不喊痛,就这样弯腰一根一根认真地挑着。我们都被他感动了,前一天说要回家的同事,再不发任何怨言,跟在刘宏林后面挑了起来。”刘宏林的举动还感动了回收站的老板,把价钱降到了1000元一吨。就这样,为厂里省了10万元。

  贾红军说,那次回来后,刘宏林满手的水泡,好几天都无法拿东西。

  张尔林动情地说:“为了工厂兴旺,他真是豁出命来干,干得好了还想更好。”

  自来水厂在2004年走出了困境。不仅还完了十多万的欠款,还有了积余。大家伙儿原本认为管理上了轨道,水费也因为水压稳定而收上来了,都该松一口气了。可是刘宏林不是这样想,他在厂里的员工大会上说:“我们要适应新的情况,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确实,自来水厂也遇到了一些新课题。

  随着桥林镇的发展,镇上出现了第一个有小高层的住宅小区兴桥花园。小高层的管道工程和通水工程是刘宏林和他的同事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刘宏林恳切地向厂里提出:“既然人家把小高层的供水工程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保证质量。我想去区自来水公司学习一下,看看怎么能按新工艺标准完成小高层的自来水安装。”

  在得到厂里同意之后,刘宏林参加了自来水公司的培训班。培训老师后来告诉张尔林:“你们那里来的那个刘宏林,真看不出他是一个副厂长。每天都是胡子拉碴的,衣服呀也不成样子,像个小工一样。不过,他倒是班上最勤奋的学生,遇到焊钢管和掘沟的作业,他总是捞起袖子,第一个上阵。”

  在培训班课余时间,刘宏林到有小高层的居民区溜达,非常仔细地研究小区里面的水表装置,测量水箱的大小,还仔细研究管道焊接的要点。好几次,他都被小区保安当成闲荡的小工赶了出来。

  刘宏林回来之后,把所学到的技术运用在施工中。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桥林镇第一个小高层的供水工程,得到了开发商满意的赞扬,还把技术传授给厂里其他同事。

  “他不是不爱我们娘儿俩,可大家的事情永远看得比自家重”

  我们在自来水厂里见到了刘宏林的妻子陈增美。这个瘦弱而朴实的农村妇女,还没有从丧夫的悲痛中走出来。只要一回忆,她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我又想他又怨他,如果他心里有一丁点想着自己,就不会死啊。”

  2004年12月26日,星期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刘宏林就觉得自己有点发烧,头重脚轻。“美子,我有点不舒服。”“那你就躺下休息休息吧,今天是双休日。”陈增美找了一粒“感康”给他服下。“我好一些了。”刘宏林坐了一会儿,准备去拿扁担,陈增美急忙拦住了他。陈增美长期没有工作,惟一能做的就是把家里种的菜拿到菜市场去卖。每天一早,刘宏林总是先帮妻子挑一担菜去菜场,然后再去上班。

  “你今天身体不舒服,就在家里休息吧。”陈增美关切地说。“没有关系,我挑完了正好出去有事情。”刘宏林笑呵呵地说。平时,他只要一下班,回家就抢着做重活,生怕妻子累着。

  陈增美没有想到,这是丈夫最后一次帮她担菜。中午12点多钟的时候,刘宏林的小灵通响了。说是民旺小区工地上的自来水管被挖掘机挖坏了,要人去修。在家休息的刘宏林根本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对妻子喊了声:“美子,我出去修管子了。”就骑着自行车匆匆地走了。

  这是陈增美看到丈夫的最后一眼,她说,这半年来,几乎天天都能梦见丈夫的背影,那么固执、不听劝的背影。

  这天外面刚好下雨夹雪,天气非常冷。刘宏林到厂里的时候,两个值班工人都下乡收水费去了,他只能喊上民工陈守华一起去民旺小区。

  到了现场,刘宏林和陈守华才发现,破管的地方是在挖掘机挖出的一个小沟里,这个沟大概有2米多深。刘宏林对着坑里面的水管琢磨了一会儿,就让陈守华去厂里拿1根水管、6个弯头过来。当陈守华再回去的时候,看到自行车停在路边,刘宏林随身的工具包也不见了。雪越下越大,陈守华等了半个多小时,他认为刘宏林可能是去别的地方抢修了,就回到了厂里。

  陈守华到厂里,一直打刘宏林小灵通,都没有人接。直到下午4点,挖沟的民工在清理沟里的泥时,才发现坍塌的淤泥下面埋着一个人。

  被埋的就是刘宏林,他弯着腰,手里紧紧握着锯子,趴在破损的自来水管上,脚旁边是他的工具包,前面不远的淤泥里,是他的宽边黑框眼镜。

  42岁的刘宏林就这样走了。

  “有的时候,觉得他心里面根本没有我们这个家。”我们和陈增美一起来到了她的家,这是一栋两层楼房。陈增美在空空的客厅里对我们说:“就说这个房子吧,我带你们去二楼看。”二楼第一间是女儿刘开娣的,除了床,就一张书桌,上面只铺着布。里面是刘宏林夫妇的卧室,室内除床以外,只有一台老式彩电和一张破橱柜。

  “我一直和宏林说,给阳台安个铝合金窗子。这不是个难事情,他本身就懂焊接啊什么的。这样我们冬天就不会那么冷,夏天也不会有那么多蚊子了。他一直说忙,好像外面有做不完的事情,就这样拖到现在。”陈增美指着屋檐下的角落对记者说:“雨水打进来,那些角落总是受潮,长期下来,墙皮都脱落了。刘宏林忙别人家的事总是火急火燎的,对自己家的事却总是顾不过来。唉……”陈增美重重叹了口气,接着说,“其实我们以前的那座茅草屋就是被雨水弄倒的。”

  贾宏秀告诉了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那是1991年的夏天,附近的滁河发大水,刘宏林作为队里不多的劳动力到石绩河堤上去抗洪。当时如果不及时架高堤坝,桥林的很多庄稼就要被淹掉。那几天都连下着暴雨,偏偏刘宏林家120多年的老房子快要被雨水打倒了,刘宏林妈妈就在家门口朝不远的堤坝上喊:‘宏林啊,快回来啊,家里的房子要倒啦!就我和你女儿在家呢,你不要这个家啦?’宏林只顾着防汛,大声回答说:‘你抱着孩子躲躲吧。’只听见‘扑通’一声,刘宏林扎到河里去把石子包往水里送了。河里的水挺深的,大概有四五米,刘宏林就这样一来一往,根本数不清他来回了多少趟。洪水是挡住了,可是刘家的房子也塌了。”

  “我和宏林都在堤上抗洪的,回来以后,他没有吃晚饭,在岸边呆坐了很久还直冒冷汗。好半天才说,下水的时候喝了好几口水,心里堵得慌。过了好几天,他才恢复正常。”陈增美喃喃地说,“他不是不爱我们娘儿俩,可大家的事情他永远看得比自家重。”

  陈增美曾经对丈夫提出,他可以在自来水厂里帮自己找个打杂的活儿干,这样可以让日子过得稍微宽裕一些。刘宏林一口拒绝了她:“不要给厂里添麻烦,咱们这样不是挺好的嘛。”“好什么好啊,你做装潢工人的时候,收入每个月1000多,还不错。偏偏你要回水厂,还要把家里的钱都给垫了出去。比你技术差的人在外面都发了财,你到现在还是这样,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刘宏林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对妻子和女儿有愧,陈增美的确跟着他吃了不少苦。

  1984年,经过朋友的介绍,刘宏林认识了隔壁村的陈增美。

  经过几次交流后,刘宏林被善良的陈增美吸引了,而陈增美也爱上了忠厚老实的刘宏林。结婚的时候,陈增美所有的亲戚都反对这门亲事,“你跟着他,肯定要吃很多苦。”“只要他心好,能照顾家,就行了。”陈增美说她就是图刘宏林心好。

  刘宏林被妻子对自己的这种信任深深感动,他发誓,一定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刘宏林总是尽量照顾好妻女。他喜欢钓鱼,每次钓回来的鱼端上饭桌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往妻子和女儿碗里面夹,自己却只吃旁边的素菜。陈增美看不下去,让他也吃点,他又笑呵呵地说:“你们吃,你们吃,我爱吃素菜。”

  只要有一点余钱,刘宏林总是给妻子和女儿买衣服,自己总是穿那些充满了泥点和窟窿的衣服。

  陈增美也知道丈夫其实非常疼爱自己。“去年10月,地干得厉害。晚上刘宏林回来的时候,我在给菜地浇水。他对我说,吃过晚饭再浇吧。吃了晚饭,他说,也不急这一时,明天早点起来再浇,忙了一天,先睡吧。我一觉醒来,手一摸,身边没人。我起来找。深更半夜的,他一个人在挑水浇菜,已经浇得差不多了。我埋怨他怎么一个人悄悄干,他温柔地笑了笑。”

  女儿刘开娣今年19岁,长得秀丽端庄,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矮小,这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缘故,夫妻俩一直为此揪着心。

  在陈增美记忆里,丈夫几乎不掉眼泪,屈指可数的三次哭,都是为了女儿。“第一次是3岁那年,医生给开娣诊断出‘心脏外形增大,无塞性杂音’,需要十几万手术费的时候,刘宏林无奈地蹲在医院墙角哭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负担这么重的一笔医药费。”“第二次是一年冬天,因为阳台不挡风,屋里冷。女儿身体本来就虚弱,一下子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必须去医院挂水。晚上刘宏林坚持要在医院陪她,我也留了下来。半夜,我被抽泣声惊醒,原来宏林正摸着孩子的额头,直掉眼泪,嘴里还一直嘀咕:‘我对不起女儿啊,我没有照顾好她。’”“第三次,就是在和女儿一次对话之后。有一次,他问女儿:‘你想要什么,爸爸给你买。’‘我想要笔记本电脑,你能买吗?’‘不能。’‘那还问我干什么,真是的。’刘宏林那天很晚才睡,他眼眶红红地对我说:‘你总是埋怨我不会赚钱,我不能丢下厂里的事情啊。让我离开自来水厂,我做不到啊。’”

  过了几天,刘宏林给女儿买了一个崭新的复读机。当女儿看到的时候,开心地对刘宏林又亲又抱。刘宏林也傻呼呼地乐着。之后很长时间,刘宏林没有抽烟。她明白丈夫对女儿的爱,这么一个喜欢抽两口的人,把烟钱给省下了。

  刘开娣告诉我们,她也很想爸爸,总是忘不了爸爸那张永远都笑呵呵的面庞,遗憾的是,喜欢画画的她,却一直没有把他画下来。

  在爸爸的葬礼上,刘开娣哭昏过好几次,由于情绪波动太大,她没有通过高考前的会考,只能放弃今年的高考。当今年的考生正在考场奋战的时候,刘开娣却在父亲的墓前,和父亲说着属于他们之间的悄悄话。

  2005年元旦,零下7℃。人们从双桥村、从兰花塘村、从明因寺村,从凡是自来水管如血脉般延伸、触及的地方,赶来了。石绩河两岸,人头攒动。4万人的小镇,为刘宏林送葬的老百姓竟达数千人,前后绵延有2000多米。

  刘宏林走了,他不光留下了一些质朴却动人的语句,还有他为乡亲们造福的坚定信念。

  在刘宏林以身殉职的前一夜,2004年12月25日晚上,他还在和张尔林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他还有条不紊地描绘出了一张来年工作的蓝图:“祈福花园的第一期已经动工了,人家让我们接水,就是信任我们,明天我要去现场勘察一下。我认为咱们镇的小高层越来越多,应该在开发区新增一个水压增压站。”同时,刘宏林还制定了计划:“2005年,我要让97%的桥林人用上自来水,还要把所有用户的水表都换上品牌厂家的。”

  张尔林听了以后,笑着说:“宏林啊,2004年还没有过去,你已经把2005年的工作想好啦。咱们厂里今年效益不错,等春节的时候,咱们去南京,给你买身新衣服。”刘宏林笑着点头,回答说:“买,一定买,我还要给妻子女儿各买一套。”

  新衣服最终还是没有买成,他穿着那件浸透着泥水和热汗的工作服悄悄走了。

  他没有走远。人们依然能听到刘宏林那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在激烈地跳动,他炽热的情感还在温暖着乡亲们。桥林镇自来水厂的全体职工以他们中间出了这样一个平凡英雄而自豪,正逐步实现着他遗留下的2005年的蓝图。他的精神感召力远远超越了自来水厂的空间,远远越过桥林的山山水水,激励着千百万人在各自岗位上热忱奉献,共同描绘更加壮阔、更加美好的蓝图。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