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南京打造城市历史文化舞台剧《神韵金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16:20 南京周末

  总导演王勇:火爆脾气赢得火爆剧场

  与其说《神韵金陵》总导演王勇是个艺术家,更不如说他是个军人。当他从前线歌舞团大门里走出时,步履快速有力,双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里,他始终腰板笔挺,双目圆睁,声音洪亮。只是在谈到《神韵金陵》的排练情况时,他才略显羞涩地哈哈一笑:“别人都喊我恺撒呢!”

  棋逢对手

  2003年8月,王勇接受了南京市文化局的邀请,回南京担任《神韵金陵》的总导演。此时的他刚刚完成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编排。

  在主创人员的碰头会上,王勇遇到了不少以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业内高手,比如中央歌剧舞剧院的著名舞美设计师鞠毅……

  “我的火爆脾气在圈内是有名的,当有朋友听说我要和鞠毅合作时都很担心,因为他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舞美设计师,也是出了名的较真,甚至有人预言我们俩肯定会干上几仗!”王勇说到这儿,忍不住笑起来,“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和鞠毅合作这么长时间,一仗都没干。”

  王勇告诉记者,跟鞠毅争得最厉害是“一江春水”中宋军攻城那段,为了表现出战士飞天格斗的场景,必须牺牲掉舞台上位置最好的效果灯光,鞠毅当然不愿意了。“我们打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机,最后不光电池用完,连手机都烫得要爆掉,但他还是被我说服了,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一个多小时的争执,我们竟然没吵架。”王勇得意地说。

  大肚男的仕女秀

  说起演员的表演,王勇对《神韵金陵》中几个特型演员赞不绝口。包括孙权在内的一些舞台角色,没有选纯粹的舞蹈演员或者是话剧演员。王勇认为,舞蹈演员肢体语言很丰富,但是形象方面的表演掌握得不是很好;而话剧演员呢,虽然能表现合适的形象,但是肢体的表现力又不够成熟。最后王勇决定请京剧演员。他向记者透露,围绕在李煜身边的几个南唐仕女其实是男扮女装,其中6个就是他专门从江苏省京剧院请来的退休男演员。

  王勇说:“开始他们还不那么自信,觉得自己那么大年纪了,和台上一堆小姑娘小伙子在一起,不是影响‘市容’么?”特别当王勇要求他们演仕女的时候,其中一个演员崔小荣拍拍自己的将军肚说:“这样也行?”王勇很认真地告诉他:“我要的就是你将军肚的效果,年轻人想要还没有呢!再说舞台上演女的,最好的演员也是男人,比如当年的四大名旦。”

  如今几十场演下来,王勇坦言:“现在看起来,当初我启用这些特型演员真是用得很对呀,他们不但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角色,而且他们比一般的演员还要投入、认真,可以说,在整个团队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

  不得不做“恺撒”

  谈到《神韵金陵》的排练过程时,王勇很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别人都喊我恺撒,我对他们太严厉了。”

  王勇向我们解释:“《神韵金陵》光舞蹈演员就有120多个,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没有气势是镇不住人的。所以时间长了那些演员都喊我恺撒,那也是我不得不做的。当然我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火,而且对人不对事,所以演员们还是挺服我的。”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梦娟:

  让《神韵金陵》“秀”出金陵华章

  由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旅游局承办的《神韵金陵》已经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了二十多场。这部反映南京2400多年历史文化的大型音舞诗画自5月1日公演以来好评如潮,它不仅将成为南京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也将成为南京旅游产品的新亮点。为此,我们独家采访了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梦娟。

  谈起这台耗资700多万元,历时三年,汇集全国一流人才创作的地域性舞台精品《神韵金陵》,一直参与其中的陈梦娟局长感慨良多:“《神韵金陵》从5月1日公演到现在,已经有22场了,目前听到的反映都非常好。市委书记罗志军在观看后更是用了‘很大气、很南京’来形容,这对我们无疑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励。现在,我们全局上下正同心协力,为《神韵金陵》培育市场,培育观众做下一步准备。”

  文化价值的舞台呈现

  《周末》:《神韵金陵》创作的契机是什么?

  陈梦娟:2003年,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时候,我就有这样强烈的感受:南京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有着别的城市所没有的良好文化氛围。如今不少城市都在打造文化名片,如苏州有舞台秀《梦苏州》,广西桂林有《梦桂林》,云南丽江有《丽水金沙》,而我们南京却没有一台能体现城市文化积淀的舞台秀,于是我们就有了这种使命感。

  市委书记罗志军、市长蒋宏坤对我们文化工作者有明确交代,就是要把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价值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要经常演出、天天演出,为老百姓送上经典。这就是我们创作《神韵金陵》的动力。南京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利用,而文化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让它好听、好玩、好看,做出老百姓喜欢又忘不掉的精品。

  《周末》:《神韵金陵》一共准备了三年的时间,你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陈梦娟:《神韵金陵》是南京第一部串起古城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型“舞台秀”。它的创作始于2003年,数易其稿,主创人员也都是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一流艺术家。它的问世,将成为建设文化南京的一张新名片,给喜欢欣赏南京文化的游客提供一个机会与选择,也会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南京的夜晚文化。

  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精力,就是希望一次性地投入,得到长久性的效益。首先我们请了很多对南京历史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梳理了南京的历史脉络,研究并选择其中最辉煌的时代篇章,作为这部音舞诗画的素材。从孙权定都开始,到郑和下西洋为止,我们取六朝飘逸潇洒的气质、南唐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十里秦淮繁华的市井文化、大明筑城修典的辉煌等有代表性的场景,突出表现古都风貌。又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定位历史的精神。举个例子,表现南唐李煜,我们给这一段落定位是:“既要爱美人,更要爱江山。”有了痛失江山的忧郁,才有了后来的奋起。当然,这都是经过具体分析、认真研究与分寸拿捏的。

  很幸运,在梳理了历史脉络、选取了南京历史上重要段落后,后面的创作就一泻千里了。我们听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基本上肯定了我们的选择。社会文化发展到今天,领导、专家、老百姓的价值标准也都有共同的着力点,比如以人为本、讲究生活质量、先进的爱情观等。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这么多精力仔细推敲,就是希望一次性地投入,得到永久性的效益。

  “很秦淮”与“可视性”

  《周末》:能具体介绍《神韵金陵》的精彩篇章和一些创作细节与亮点么?

  陈梦娟:比如第二章“一江春水”。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军曹彬率师渡江,攻破金陵。已经成为囚徒的南唐后主李煜,成了一位失意诗人,他回忆起自己的浮华旧梦,感触很多。我们采用随风飘动的白布来表现李煜那种失意的心情。

  而在第三章“桨声灯影”中,我们用双人舞来表现多彩的民俗、招摇的科举以及艳丽的戏文。专家们高度评价,认为我们这样的处理方式“很秦淮”。其中出现李香君与桃花扇的男女双人舞也很出彩。

  《周末》:《神韵金陵》已经演出了20多场,其中最让观众叫好的是哪些地方?

  陈梦娟:我们非常讲求舞台表演的可视性,整台表演以舞蹈为底色,还包罗杂技、武术、情境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整部作品以阳山碑材表现南京千年历史为序,以灿烂的南京云锦织出金陵神韵收尾,阳山碑材与云锦一刚一柔,都是南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让观众流连忘返,散场时仍久久不肯离去。

  我举个例子,在第一章“烟雨楼台”中,我们每次都用250斤大米洒下的投影来表现那种烟雨蒙蒙的感觉。而在第二章“一江春水”开始的时候,我们用武术队员的真打,来表现赵匡胤攻破金陵的景象。我们的演员就拿真的棍子往身上砸,一砸三截,每晚两根,在后台,我们的卡车上装着满满一车的棍子。

  政府行为与市场操作

  《周末》:有专家说,《神韵金陵》是南京文化市场上史无前例的比较成功的商业演出,您怎么看?

  陈梦娟:在市场经济下,文化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就应该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化作品。我们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文化市场的操作者,还要是观众欣赏群的制造者,说白了,就是要有经济效益。

  既然是走向市场的文化作品,就应该具有商品的属性。

  《神韵金陵》的创作和市场是同步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行使了政府公益性的职能,体现在演艺成本上。现在南京有一些剧团经济效益不好,演职人员收入不高,甚至生活都有困难。根据市政府许慧玲副市长的要求,我们把这些剧团资源进行整合。在这个演出中并没有什么大腕,但是参演的演员却因为这个剧火了,自身的价值得到提高。由于没有花高价聘请外地明星,我们的成本相对是比较低的,只有700万元(而像《丽水金沙》总造价为1600万元),剧场效果却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我们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场场盈利,改变了过去演一场亏一场的局面。同时,为汇集更多的普通市民来看《神韵金陵》,市委宣传部部长叶皓做出决定,拿出100万以购票的方式培育观众市场,组织劳模、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重点工程建设者、城管市容队员和外来务工者观看《神韵金陵》。我们还注意到根据人群的层次,对票价也作了不同层次的调整,我们对军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学生、残疾人购票等实行半价、三分之一价以及买一送一等优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传十、十传百,观众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很快让《神韵金陵》更加广为人知,现在已经有旅游团、外国友人以及外地同行慕名而来观看《神韵金陵》。演出一般分淡旺季,但我们现在天天演出,场场的上座率都在80%以上,以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完全有信心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周末》:和《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别的城市的“文化名片”相比,《神韵金陵》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梦娟:首先,我们反映的是地域文化,就是江南的文化,江南的艺术。其次,我们选择的是室内的舞台表现方式,艺术上比较细致。第三,我们动用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南京演员,南京市歌舞团、小红花艺术团等八个剧团的优秀演员,既节约了成本,也给这些剧团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周末》:如果请您本人用简短的话语来介绍《神韵金陵》,您会怎么说?您对这台大型音舞诗画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陈梦娟:《神韵金陵》是南京的百老汇,是舞台剧中的《剧院魅影》。我期待它是一部老百姓看了就忘不掉的一个作品,给人回味无穷的一个作品。我期待它能改变南京人晚上不出门、不爱掏钱买票的文化消费习惯,希望领导、文化人乃至城市白领们带头,花钱买票看《神韵金陵》,并以此带动南京市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

  音乐总监崔新:呕心沥血谱神韵

  作为《神韵金陵》音乐总监的崔新与《周末》相当有缘分,“差不多20年前,我就接受过《周末》的专访,那时我才从上海学习回南京,事业刚起步。”如今已年过50岁的崔新刚刚辞去江苏歌舞剧院院长的职务,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神韵金陵》是他转型后的第一部心血之作,“没想到这一次又是接受《周末》的采访。”谈起这部作品创作过程,崔新用了“呕心沥血”四个字来形容。音乐总监非我莫属2003年8月,正在浙江临安采风的崔新突然接到南京市文化局焦处长电话,告知他“速回南京,正式邀请你加入(《神韵金陵》)主创班子”。崔新几乎没多考虑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崔新告诉记者:“搞一个与南京本地有关的音乐作品,无论是交响乐、歌舞剧,还是歌舞诗画的形式,这是我当年回南京以后就一直未能了却的心愿。”崔新相当自信地认为,“我在南京生活那么久,耳濡目染的都是南京的文化,加上早就被大家所认可的创作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搞这样的作品,音乐总监非我莫属的!”

     “一江春水”带来了灵感

  《神韵金陵》的风格、情绪,全部都要靠这90分钟的音乐来承载;为了表现出兼涉吴楚、交汇南北的风韵,古琴曲,古琵琶,琴歌,江南丝竹,苏州评弹,戏曲(昆曲),民歌,梵音这些音乐要素一个都不能少;更要命的是,崔新翻遍了南京的地方志和音乐志,都没有发现一个可以拿来照搬了用!几乎有半个月的时间,崔新寝食难安。

  “灵感真是与我有缘,白天我拼命地想啊就是想不出来,倒是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了感觉。”崔新突然找到了整个《神韵金陵》的三大支柱:“烟雨楼台”、“一江春水”以及“桨声灯影”。“烟雨楼台是其中最动情的段落,能决定风格的坐标问题;一江春水是情感承载最沉重的段落,而且李煜的词非常好,两句一个情绪,让我非常容易把握韵律;而桨声灯影又最具有秦淮特色。”崔新长出一口气说:“方向一明确,接下来的创作几乎是一气呵成,三四天就完成了。”

  5月22日,记者在江苏省文化艺术中心门口又一次遇到崔新,他刚买了十几张票准备分发给亲朋好友。“我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买票送给朋友了。”崔新还向记者透露,“里面关于修《永乐大典》的那场是我最喜爱的。为了这场戏,我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行家点评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神韵金陵》把历史的真实性美术化、动态化

  当我完整地看完《神韵金陵》的彩排,我真被主创人员的才华感动了,他们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从历史中提炼出一些符号,把历史的真实性美术化、动态化,而且也没有一味地对历史赞美。“一江春水”那一场戏就通过一个亡国之君(李煜)的反思来表现历史的沧桑,告诉我们南京再伟大,也有不幸的地方,今天的我们不能把不幸忘怀。

  国家一级编剧邓海南:《神韵金陵》是一场很有突破的舞台秀

  《神韵金陵》是很有突破性的一场“舞台秀”。不管从舞美、样式,还是技术等各个方面来看,它的综合水平是比较高的。舞台设计尤其特别,分为纵移和横移,给观众的空间感觉就比较大。加上它的创作班底,是国内一流的。从目前的演出运营情况来看,我把它称为是南京文化市场上比较成功的商业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给本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第二章:一江春水,李煜的孤独感处理得恰到好处,非常有意境。

  南京市文化局艺术处调研员李晓宁:符号化的手法赋予了《神韵金陵》新的内涵

  我主要从《神韵金陵》的舞美角度来谈,它运用了符号化的手法。设计者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在占有并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神韵金陵》演绎的文化精神做了一番哲理性的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经过选择或创造,以舞台美术特有的造型语汇,用符号化的手法,直接付诸形象。如巨大的辟邪、石壁和碑材,表示着南京、历史、沧桑;青龙、白虎,标志着石城金陵虎踞龙蟠;晨钟、暮鼓,表达了白云苍狗,岁月的流逝;倾倒的龙柱,代表着一代王朝的消失;而飞腾的金龙银凤,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这些符号化的造型,准确、简洁、形象地表述着各自精神文化内涵,它不仅能给观众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可唤起他们对历史和艺术的思考。

  南京晓庄学院团委书记何文秋:期待《神韵金陵》引进校园

  《神韵金陵》有些场景如同史诗一般宏大,有时候又润物细无声般悄悄将我打动。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将《神韵金陵》引进校园。在当前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下,很多青年学生难免会对自己的前途迷茫,好的文艺作品不光能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在指引奋斗方向上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是《神韵金陵》打造的“大腕明星”

  《神韵金陵》是一台以本地中青年演员为主,展示南京历史文化的舞台剧。这些年轻演员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这些演员是如何来演绎这些角色的呢?

  “李后主”韩波:我喜欢多琢磨

  饰演了李后主和侯方域等重要角色的韩波有些害羞地告诉记者,他今年才21岁,“我饰演的角色却是40多岁的李后主,感觉年龄差距大,和我的性格也不一样。于是,我就在戏外多琢磨。”韩波把李后主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和才子沦落为阶下囚的大起大落,把人物性格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香君”林璐:仔细阅读《桃花扇》

  林璐在《神韵金陵》中用舞蹈形式塑造了外表温柔,内心坚毅的青楼女子李香君。“我从小就知道,李香君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对她也挺好奇的。在排演前,我特地仔细地阅读了《桃花扇》和昆曲的资料。我希望对这个角色能够理解得更深入,把这位奇女子演绎得更加细腻、生动、传神。”林璐的表演打动了观众的心,很多观众表示很喜欢“李香君”的桃花扇舞。

  “郑和”金鑫:演戏细到眼神

  帅气的金鑫在《神韵金陵》中饰演了不少角色,除了郑和、状元郎、“竹林七贤”中的张旭,还有一个筑城民工,不知道细心的观众有没有发现?金鑫说:“我饰演郑和,主要的舞蹈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那一幕,这段舞蹈要求表现出大明王朝的盛世气象。所以,我就在眼神中表现出充满期盼,以及一定会胜利归来的豪迈和自信。”

  《神韵金陵》文字总撰稿戴晓权:因《神韵金陵》而感怀

  金陵,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不光是因为我在这块热土上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在这里上学、工作、恋爱、养育子女,更因为她厚重的历史激发了我的创作思维,久久等待着一次释放。我忘不了在阳山看碑材的震撼,在阅江楼俯瞰江流的冲动,在南唐二陵的战栗,在鬼脸城的奇想;也留恋玄武的雾霭,台城的烟柳,秦淮的月色,莫愁的荷塘。这“金陵帝王州,江南佳丽地”,果真有种独特的神韵在我们的身边形成一种气场。难怪,我和一位外地的朋友在鸡鸣寺饮茶时,他凭栏远眺,会感慨道:“这里的文化积淀太丰富了,现代都市无法找到这样的感觉!”

  正是为了这种感觉,我和几位同样对金陵充满热爱的同仁,便参加了南京文化界相约的“艺术同盟”,开始了释放。从远古到当代,皇皇金陵,何处开合?这成了选择的难点。十朝都会,英才辈出,取也难,舍也难。“切勿大包大揽,定要剪裁得当,历史长河不可无,簇簇浪花可点金。”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为了不使音舞诗画去负载过重的政治砝码,我们决意不搞大编年史,避开近代史,而选取孙权定都、六朝风情、南唐词韵、秦淮民俗、大明印象几个点,勾勒一幅既有帝王张扬,又有墨客潇洒,既有佳丽抒情,又有工匠创造,五彩斑斓的历史长卷。用郑和出海收刹,织锦绣图收尾,更将开放的意蕴和浪漫的神韵相贴,不能不说是一次苦心的酿造。

  《神韵金陵》毕竟不是论史,也不是写剧,他是乡思依依的金陵子弟对这片土地感情的倾泻,将千古金陵的神态气韵用诗画的笔触去描摹、去演绎、去打造一张城市文化名片、一部舞台历史传奇。愿她迷人的身姿,倾倒所有热恋金陵的人们。本报记者 肖林 陈璐 周益 实习记者 肖瑾 潘玲英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