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中国新锐设计师亮相大声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11:58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王莼 代表目前全球华人青年设计师水平的“大声展”在北京开幕。展览在体现出设计领域欢欣鼓舞之景象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中隐含的浮躁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10年的体验型生活”——当我在大声展海报上发现这句
文化断层上崛起的第三代 新设计文化崛起于1984年。个人电脑问世,科技革命使设计王国旧体制瓦解,新的跨界媒介建立起来。十年后,网络兴起,成为亚文化的新街头,新设计变成了电脑图像界面,超文本主导风格式的。中国青年设计师在此种土壤中受孕成形,他们是文化断层上崛起的第三代。长久以来,设计一直与青年文化有深厚关系。上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等将流行文化引入视觉语界,70年代万花筒式的迷幻海报和新英伦粗暴无礼的无政府风格与政治、波普的青年文化成功嫁接。其后几十年,设计逐渐演变成一个充满诱惑的词,一种颠覆性的文化干扰活动,散发着青春的躁动,暗示着暴露,炫耀,具有争议性、挑逗性的视觉生存。 大声展展厅中能感到这股暗潮汹涌。这里就像任何一块吐着行话的青年文化阵营,沿袭着世界设计文化的通用语与修辞风格。它们是漫画,涂鸦,玩偶,是通过摇滚波普文化传播的,旧派的,罗曼蒂克式的。它们亦是酷的代名词,暗示着猖獗蔓生的消费文化,流星般辉煌短暂的品牌时代,同时应承着混血的、拼盘的、折衷主义的新浪潮文法。细观之,这些作品所共有的,是一种历史的健忘症。它们在对现代视觉流行风潮的了然于怀与对中国设计历史的粗浅解读上形成鲜明的反比。 展览中,可以看到几组受政治波普影响的Retro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颇有些掘墓的味道,它们从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构成派风格的宣传画中提取时髦的元素。这种怀旧行为的浅薄在于,它是建立在对于过去的轻蔑态度之上,玩得就是反讽式的修辞章法。同艺术一样,设计也生长在历史的土壤中,它是对过往风格的反馈,同样需要具有视觉素养的人来解读。对于多数人,它往往仅是一种美观、恋物、暧昧的讯息。 时髦词语多于创新精神 这是一个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设计群体。时髦是这个年龄段设计师的特征。展览中,很容易发现最靓、最新颖别致、最独出心裁的设计,都倾吐出世界青年视觉的俚语和行话,却很难找到最具挑战性的、最破戒的、最具创新力的作品。在今天,想要找到一件破戒的作品,确实近乎不可能,因为一切界线都已经被具博大包容性的新科技打破。 同时,正如设计师查尔斯·伊姆斯所说,在设计界,创新永远是最后的途径。在这个建立在共同视觉语言的风格主义世界中,仿真,再现,引用,甚至生搬永远先于创新而居于首位。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术语库。而在术语库旗帜下的创造型经济,并不会培育出真正的艺术家,而至多是一群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聪明分子。他们暗悉行情,善于替风潮把脉。这无疑是设计业的虚伪性所在。所以美国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宣称设计低于艺术,是不无道理的。特别是在人人可为设计师的今天。 大声中的新声 怀着这样一丝不屑游走于展示厅中,却在两场现场活动中感受到美好的气息。其一是展览当天下午的讲座。其二是隔日举行的声音演出。这次北京站的讲座任务是由两个设计组合承担的。它们是来自新西兰的Hyperthesis视觉实验室和驻北京的MAD建筑事务所,两对设计师都代表了体验设计的声音。前者带来的《变换的自然》强调了动态与声音和观众在非身体性的媒介与互动型传播空间中的交流。北京建筑师马岩松则为我们带来了未来主义的“浮游之岛”。建筑是门奢侈的艺术。在美国,建筑业早已趋向纸上谈兵,正演变成一门制图业。马岩松的设计,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制图业的内在风貌。在中国,意识形态主导的城市规划早已消亡,旧的城市基架业在腐锈之中,这无疑是一个契机。 隔日的声音演出,让我领略了活跃在中国土地上的试验味道,从李剑鸿充满身体性的金属噪音,到王长存各种奇形怪状富有细节感的声音,八股歌小组完美的节奏式音像组合。我想,这是我在大声展的政治学之外目睹到的另一个大声展。它应当是属于2010年的。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