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点军校“9·11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4:16 青年参考 | ||||||||
( 2001年,美国西点军校2005届毕业生刚刚入学,“9·11”事件发生了,他们成为后“9·11” 时代西点军校的第一届学员,因此,他们也被称为“9·11班”。日前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带我们走进了“9 ·11班”,为我们揭开了西点的神秘面纱,也向我们讲述了这些学员在西点的成长经历。) 满志强编译
地球上还有哪里比西点更苦 周四夜晚,Firstie俱乐部,这是面向高年级学员的西点校内酒吧。在西点的校园里,只有在这里在这个时候 ,学员们才可以随意穿着便服,戴着棒球帽和寒假时买的项链。尽管是在酒吧,他们的动作可一点都不懒散——在人群中迅速 地穿梭,目光敏锐地环视四周,搜寻着白天训练时站在身边的队友。 这时,有3名学员顺着墙边走到了吧台,要了几杯啤酒。他们来自同一个团队,一道经历了障碍测验,一起参加了微 积分考试——他们是来自“9·11班”的汤姆·裴、克里格·茨林斯基和克里斯汀·贝尔。汤姆·裴来自韩国移民家庭,他 的艺术家父母曾为他成为西点一员而骄傲不已,如今更多的却是担心;克里格·茨林斯基本想通过西点的锻炼成为一名优雅的 军官,最终却爱上了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生活;漂亮姑娘克里斯汀·贝尔从未想成为军人,被西点录取是因为她出色的游泳技 术,4年的西点生活,对于她而言就是一个为自己重新定位,寻求人生价值的过程。如今,他们将同其他上千名“9·11班 ”成员一同参加即将到来的西点军校2005届毕业典礼。 这天的酒吧比起以往喧闹得多。这些学员刚刚参加过他们的最后一次部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对各自毕业后的 未来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们当中71%的人将在一年后被派往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酒吧里两个学员碰了下杯,甩开疑虑— —这的确是个苦差事,但这地球上还有哪里比西点更苦?难道你会仅仅因为没有将书桌上的书按照高矮排列就被罚在大雨中跑 步吗?一个学员说:“在西点学习4年后,你会觉得任何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 “9·11”改变了“9·11班”的教学 不过,在毕业后立即被派往前线显然是他们当初申请西点时没有预料到的。和平年代,他们对于这所最富于传奇色彩 的军校的憧憬已经被彻底颠覆了。他们进入西点后不到一个月,后“9·11”时代便不期而至。世界格局改变了,美军的使 命改变了,作为培养美军军官的重要基地,西点军校也不得不重新为自己定位:刚从战场上回国的军官站在了西点的讲台上, 带着最新鲜的战争经验和伤疤;工程系的师生开始制造简易炸弹,为的是让学员们能够分辨并且发现这些炸弹;反暴动、比较 宗教学等原来不受重视的课程突然变得很必要;全体学员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食堂里为阵亡的西点毕业生默哀。 尽管与此同时,关塔那摩虐囚事件传得沸沸扬扬,尽管外界还为是否应该派女兵前往战斗前线等问题争论不休,汤姆 ·裴、克里格·茨林斯基和克里斯汀·贝尔,以及所有“9·11班”的学员们一样,深刻地感觉到: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需要西点,需要西点培养的训练有素的军官,更需要西点的精神和理念。正如汤姆·裴所说的那样:“人们或许因为一个 错误的理由进入西点,但是他们必然是为了正确的理由留在这里。” 这个理由就是——“9·11”。 有人退学,但更多人留下 2001年,2005级学员刚刚进入西点,他们在“野兽军营”共同度过了一个夏天。学校本来希望在这里把他们 变成一群绝对服从命令、毫无瑕疵的光头大兵。但是,训练似乎还不够严格,因为竟然只有41名学员退出——这个数字在最 近15年来排倒数第二。于是,学校加大了训练强度。按照陆军中将威廉姆·莱诺克斯的说法,就是要“让这些孩子对军队生 活有更深刻的感受”。 随后,这种做法显得更为必要了,因为——“9·11”发生了。一夜之间,路上布满了岗哨、路障、狙击手……汤 姆·裴回忆说:“我记得当时每间宿舍的电视都锁定CNN,大家都在看‘9·11’的报道。”他的一位同学说:“一切都 变了。关于战争,过去我们所想的是它‘是否会’发生,如今则是它‘何时’将发生。” 西点的学员们群情激昂,他们当中有人申请退学,希望能够尽早上前线参加战斗。发现学员的这种情绪后,莱诺克斯 9月13日在晚餐前对全体学员训话:“美国需要你们,需要成为军官的你们。” 西点军校注册主任、美国陆军上校麦克尔·琼斯曾说:“2005届毕业生与此前其他毕业生不同,他们都曾有机会 离开西点,远离战争,但他们选择了留下。他们都是真正的志愿兵。” 按照西点军校的规定,所有的学院都有两年时间反思自己进入西点的决定正确与否。也就是说,在进入军校两年之内 ,他们随时可以选择退学或者转学,军队决不会为难他们,也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而选择留下的学员们将在“宣誓日”正式宣 誓加入西点军校,并在毕业后为美军服务8年,其中5年作为现役军人,另外3年则在后勤工作。 和平时期进入西点军校的人通常计划在这里锻炼几年后,就开始华尔街的掘金之旅。“9·11”的发生突然打破了 这个计划,他们发现,去华尔街之前,还需要绕道去趟巴格达。而他们的父母则更为此揪心。过去,西点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孩 子会变得更坚强,而自己也不必为他们的学费操心;如今,他们则纷纷打来电话说:“听着,咱家的房子卖了个好价钱,你想 去哪个学校,都不必为学费担心。” “等你以后成了将军,我们还能这么勾肩搭背吗?” 克里斯汀·贝尔就是他们当中曾为是否留在西点而困惑的一位。这个从亚利桑那州一个小城来的姑娘当初是作为游泳 运动员被教练招募来的。最终,在西点的第四年,她爱上了飞行,并找到了自己在军队中最恰当的位置。 如果说贝尔曾有所动摇的话,那么茨林斯基应该算得上是为西点而生的人,他命中注定会在西点大放异彩。当有的学 员感到度日如年时,茨林斯基却在享受着西点能给他的一切——他甚至会重复参加一个最艰苦的课程,一次是为了锻炼自己的 技巧,另一次是为了把自己磨练得更坚强。别认为茨林斯基是个古怪而自闭的家伙,他在同伴甚至高年级学员中的威望可高得 不一般。得知毕业后将被派往伊拉克前线,他表现得非常兴奋:“我简直有点等不及了。”而他的一位同伴则说:“嘿,等你 以后成了将军,我们还能这么勾肩搭背吗?” 跟绝大多数学员不同,汤姆·裴最初来到西点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为了替他父母报恩。他的父母是韩国 艺术家,早在朝鲜战争时期受到美国政府的照顾,得以学习英语并全家移民美国。如今,他们过着富足而美满的生活,希望能 以某种方式向美国政府报恩。于是,他们把本来有志于在金融业大显身手的汤姆送到了西点军校。 如今这个夜晚是“9·11班”能在西点度过的所剩无几的夜晚之一。他们与每一个在场的同伴碰杯,互相拍拍肩膀 ,将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尽管已有几分醉意,仍能听到他们清晰的声音:“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和你们 在一起。”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