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沙兰镇洪灾事件反映当地天气预报漏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6:56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京记者 徐彬 “不像是强天气” 6月17日早上还不到8点,中央气象台二楼会商室里就挤满了专家。稍早一些传来的气象数据显示,一直在华南和江南地区摇摆的雨带开始向北飘移,这使得天气预报专家们如临
这一天,首席预报员毕宝贵博士来得更早。由于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他召集了这次专家会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主任,在该室发布比较重要的预报或者警报前,必须经由他的签字同意。 强对流是一种“杀手型”的天气,往往能造成大风、强降水、雷暴或者冰雹等气象灾害。一个星期前,也就是6月10日,我国东北地区接连出现两次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当天下午2点30分,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山区突降暴雨,瞬间形成洪峰,导致沙兰镇中心小学至少102名学生死亡(这次洪灾最终造成117人遇难,其中包括105名学生--新浪编者注)。同样是下午4点10分,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乌兰河硕乡突现龙卷风天气,造成9人死亡,14人受伤。 在灾害出现之前,并未见到任何气象部门的警报。黑龙江省水文局局长董淑华在灾后对媒体说,当地气象站发布的预报是阵雨或者雷阵雨天气,而实际上出现的是“200年一遇的强降雨”,它“属于超常规降雨过程,不可预见”。 在公众的眼里,这位局长似乎在抱怨气象部门漏报的同时,又对这种漏报表示理解。 实际上,在黑龙江沙兰镇暴雨和辽宁朝阳龙卷风发生的前一天,毕宝贵就签字发布了一次强对流落区预报。当时预报人员注意到有一个东北冷涡,容易形成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虽然卫星监测的结果不是很明显,但还是把黑龙江和辽宁划在对流危险区。” 不过他回忆说,黑龙江的这场暴雨,从事先气象部门得到的信息分析,并没有特别的表征,“不像是一个强天气,无法发出确切的警报。” “漏网之鱼”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赵思雄事后重新查看了6月10日的气象卫星云图。这位暴雨研究专家发现,在当天中午12点的时候,那个导致黑龙江洪灾的强降水云团还只是芝麻大小的一点。“谁能在这个时候判断出在两个小时后它将是一个大的暴雨呢?它在100次中可能有99次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他说。 在1975年8月河南发生震惊中外的暴雨溃坝事件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便成立了一个暴雨研究小组。赵思雄加入这个团队的时候,才30岁出头。30年后,暴雨预报依然困难重重。 “我们的进展十分缓慢,对暴雨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知之甚少。”他说。 让暴雨研究小组一筹莫展的是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暴雨数据。尽管我国逐步建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气象观测网络,几乎每相距200公里-300公里就有一个气象观测台站,但这张网对于发生在中小尺度的天气事件来说仍然不够细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小组成员孙建华博士无奈地说,手头上的资料数据尺度太大,一般都在几百公里以上,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都达不到研究要求。 “现有的观测网分布得很稀松,能获取的数据也很稀松,就像捕鱼,如果网眼很大,小鱼肯定就漏掉了。”赵思雄说。 发生在沙兰镇的这场暴雨就是一条漏网之鱼,气象部门甚至未能获得它确切的降水量。它们的气象观测站一般在县级以上的城市才设立,无法观测沙兰河上游当天的实际降水量。而在县城,记录下的降水量还不到1毫米。 暴雨迷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倪允琪教授认为,“在目前的科学水平条件下,我们对于沙兰镇这样的暴雨天气仍然无能为力。” 去年发生的两次强降雨事件给倪允琪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04年7月10日北京突降暴雨之前,北京市气象台的多普勒雷达由于观测角度被周围高层建筑遮挡,未能及时发现强积雨云团。而两天后在上海的强天气事件中,尽管气象部门及时发现了危险,并提前一个半小时发布了强雷暴预警和临近预报,最后仍然有7人死亡。 “你可以看到这些暴雨云团变化非常快,要准确预报极其困难。”他指着上海市气象局的一组多普勒雷达回波图像说。而不能利用现有预报模式的原因,是对暴雨本身的物理过程缺乏基本的了解,“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数据。” 他亲历了武汉的一次暴雨,在1998年7月21日早上6点,武汉市1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8.4毫米,三天内下了相当于1.5个东湖的雨水。这使他惊讶不已,“究竟是什么力量把这么多的水举到高空,然后在几天内又落到武汉的头上?” 赵思雄的研究小组同样陷入了这个迷宫。他们只是知道,在暴雨形成机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小尺度天气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的是不同于常规天气条件下的天气动力学的方程。 2009年的目标 与几年前相比,一个进步是,现在已经能通过多普勒雷达观测到暴雨云团,它为暴雨研究开启了新的希望。这种由美国在1990年代推出的雷达不仅具有一般气象雷达的功能,还能利用多普勒效应,观测云团中的气流运动。从1998年起,中国气象局一口气部署了126部多普勒雷达,投资之大,让业内惊羡不已。 “我们要观测暴雨的全过程,还要了解暴雨云团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过程。”倪允琪说。事实上,这也正是我国“973”第二期暴雨项目研究的内容,而他本人也是专家组成员。 在汛期经常遭遇暴雨的长江流域,他的课题组已经在那里守株待兔。他们部署了16部多普勒雷达,“24小时连续开机,每6分钟扫描一次。” 据倪允琪提供的数据,目前5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在24小时内准确预报的几率不超过20%。这已经是一个“超过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数字”,因为“即使在美国,也不会超过这个水平”。科学家们希望,等到2009年“973”第二期暴雨项目结束时,这个数字能提高5个百分点,并把强天气的预警时间,提高到3小时。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