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抗战专题专题 > 正文

少年请缨 近千同学战死沙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6:59 新京报
少年请缨近千同学战死沙场

84岁的王峻峰,战争年代的大炮声使他患上耳疾。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少年请缨近千同学战死沙场

29军在华北战场演习时的场景


  -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抗战爆发后,当时的教育部颁布条例,鼓励18岁以上的学生参加战时前后方服务,原学校保留其学籍。这是战时第一次正式鼓励青年学生应召入伍或参与后方服务。

  在抗战期间,许多知识青年抱着救国热情,投笔从戎。据统计,当时的中央大学、
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三分之一。甚至连中国聋哑协会的会员也要求参加志愿军。各地知识青年征集人数突破了10万人的数额。当时的东北大学一些女生因被婉谢,竟痛哭流涕地质问当局:“爱国无分男女,女子何以不能抗战杀敌?”

  -讲述人

  王峻峰

  河北省清苑县人,1921年10月生;1937年1月,考上29军军事训练团;1937年7月28日,参加军训团保卫北平的南苑之战。

  和平年代曾任原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副教育长,研究部部长等职。

  王峻峰,84岁,在近20年的战争生涯中,惊天动地的炮声使他患上耳疾,记者需要大声“吼”,他才能听见。如今他从国防大学退休后,还时常回忆起当年参加过的战斗,写一些诗词和文字纪念战友。

  68年前,七七事变爆发,军训团的学生们参军时间仅6个多月。1600多名学生投入战斗厮杀8个多小时,有近千名学生阵亡。那场惨烈的激战,也使王峻峰从一位16岁的懵懂少年,转变成了一名坚强的战士。

  提起在29军军训团的经历,老人还是十分激动,他以为,29军军训团那段保家卫国的往事,已经从人们的脑海中淡忘了呢。

  军训团官兵抗日热情高涨

  王峻峰16岁就参了军,为了每月3块银圆的津贴。“每月3块银圆可以雇一个好的长工了。”报名时,他填的年龄是18岁。在写了一篇题为《兵贵精不贵多》的作文后,王峻峰考上了29军军事训练团。

  1936年冬,不顾家人的反对,王峻峰只身一人从保定农村来到北平。南苑围城是一座呈蛋形的土城,周边16座营房,中间是块大操场,西半部分是一个小型飞机场。军事训练团住在第8营房,隔壁第9营房则是29军军部。王峻峰被编在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八班。

  军训团分三个大队,由29军军部直接领导,副军长佟麟阁中将兼团长。一大队大队长为德国留学归来的李克昌,三大队的大队长是冯玉祥之子冯洪国。“每天的训练都非常紧张,课程排得满满的。”

  在紧张的训练中,官兵上下的抗日情绪是一致的。军训团日常工作由张河舫教育长主持,张是个“文化人”,军训团团歌歌词就是张河舫写的:

  “风云恶、陆将沉、狂澜挽转在军人。……锻炼体魄、涵养学问,胸中热血、掌中利刃,同心同德、报国雪恨,复兴民族、振国魂……”每次唱起,王峻峰都觉得热血沸腾.

  同样令王峻峰敬佩的还有李克昌。一次野外勤务演练中,李克昌说:“今天是什么日子?5月7日,是国耻纪念日。1919年的今天,袁世凯要与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们不能忘记今天这个日子,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和日本人好好打一仗!“

  期盼已久的战斗打得很窝囊

  战争真的来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卢沟桥的炮声在南苑都听得到。”军训团当日即停止训练,积极备战。每个学生配发了子弹100发,手榴弹4枚,还有一把大刀,每个班一挺捷克式机关枪,配500发子弹,步枪也是捷克式的79步枪。“当时军训团的装备,在陆军里面算是高级的。”

  南苑军营附近的磨刀匠、铁匠都被请到团里为大刀开刃。同时,为抢修防御工事,扫清射击视线,周围200米内的高杆作物全部砍倒,包括高粱、谷子。

  从7月7日以后,军训团每天早上5点前吃早饭去修筑工事,准备和日军进行一战。

  21天后,学生们期盼的一战终于打响。

  7月28日5时,王峻峰吃完早饭,抗着洋镐、铁锹和同学们继续去加固工事。一架日军的侦察机从南苑上空飞过。士兵们并未在意,日机经常这样侦察。

  刚到7时,日军多个战斗机编队呼啸着飞临营区上空。一瞬间,敌机就开始投弹轰炸和俯冲扫射,炮弹就在学生们身边爆炸。紧接着,日军开始发动地面攻击。王峻峰看了一下周围同学,没有一个人惊慌脱逃。伏身在战壕里的王峻峰突然听到“有人受伤”的喊声,一名叫陈景斌的同学,被一架日军战斗机俯冲扫射击中。

  军训团阵地紧挨着特务旅,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鬼子的地面兵力并不雄厚。”回忆起那一幕,老人很生气地说,“战斗打得很窝囊,完全可以把鬼子包围起来打。”但从战斗打响开始就没有接到任何指令,没有人指挥,官兵处于进退无据的状态。

  向南突围老乡送上两张烧饼

  下午3时,学生们听到消息:南苑机场失守。军训团和2 9军作战部队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处境。下午4时,有人冒着炮火传来命令,一部分学生向南突围,另一部分走大红门突围,之后到固安集合。

  王峻峰和另外4名同学一起向南突围。路遇一个村庄,有人提议进村找口水喝。“从早上以后大家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但快到村边时,突然一阵机枪打过来,大家赶紧猫着腰绕村子过去,继续向南突围。

  向南走的路上有大车辙碾过的车沟,沟里有下雨的积水,又渴又饿的几个人跑过去趴在车辙边,用双手捧着水喝。水不臭,有马尿的味道。继续赶路时,遇到一位老乡,给他们指了路,老乡还从怀里掏出两张烧饼塞给了他们。

  按照老乡所指方向,几人过了永定河来到固安县城。

  到固安以后,军训团稍做整顿,即开始长途行军。经过马头镇、雄县、赵北口继续南下。最后经河间、胶河,到达泊头镇。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冯玉祥随后来到泊头镇,阻止军训团继续打仗。他说:“这个团都是学生,南苑伤亡已经不小了,不能用这个团。”军训团继续南撤。

  王峻峰记得,那年雨水特别多,泊头镇鸭梨丰收,但战事紧迫,人心惶惶,鸭梨没处卖,农民只好用来喂猪。一路南撤的王峻峰感慨:“国破家亡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次年5月,王峻峰辗转西行来到延安,并于1938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本报记者刘建宏

  -“祭”忆

  昔日战场 今日仿古园林

  民国初年,南苑以其占地广阔,被辟为兵营。至今南苑地区仍留有“三营门”、“六营门”这样的地名。冯玉祥当年的检阅使署和师司令部建筑犹存,位于南苑机场候机楼东侧。

  昔日由南苑兵营至大红门的乡间土道,如今已建成宽阔平直的南苑路,当年的皇家猎场也几乎被迅猛扩展的市区蚕食净尽。但是,散落在南苑地区的抗日战场遗址,仍在执着地给予忙于和平建设的人们以一种警示。

  王峻峰回忆他初到南苑时的情景说:我看到大柳树之间有一条蓝色大横幅,上书“南苑柳营”四个大字。我立即就想到西汉武帝时的名将周亚夫,他治军严明,史称驻地名称就叫“细柳”,连皇帝大臣们进去都要遵守规矩。

  七营房现存总建筑面积3912平方米,都为中西结合的哥特式建筑。因年久失修及1976年地震,破坏严重。1986年修缮。第二、三、四、五排,修复为清代园林式建筑,苏式彩绘。同年公布为丰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晋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刘建宏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