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里的同一梦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4:55 青年参考 | |||||||||
体育与电影是人类造梦的两大工场。因此,体育电影,尤其是与奥运题材有关的各国影片,往往会被加上一层玫瑰色 的理想主义光环。这些影片的国籍、种族和文化背景虽然各不相同,但除去种种虚饰之后,其内核却均是人类对于完美人生、 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向往与追求。这便是那梦幻世界里的同一梦想。 扭曲:荣誉之梦走向极端
在奥运会上获得名次、争取荣誉,几乎是所有运动员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许多奥运电影也正映射了这一主题,其内 容更是涉及奥运赛场的每个角落。 美国1938年的影片《一百万对一》(AMilliontoOne)中,父子两代运动员先后为了冲击奥运会十 项全能的冠军宝座而付出了艰辛。在喜剧片《冒名者》(TheRinger)中,两个孩子为了偿还债务,冒名顶替某著名 运动员来到奥运赛场,阴差阳错地演出了一场好戏。 奥运赛场上的这种高度的荣誉感,有时也会走向极端。1980年的南非影片《空手道杀星》(KarateKil ler)中,德日两国的运动员为了争夺一块奥运会空手道金牌,其仇怨从1936年的柏林一直延续到战后的非洲……凡此 种种,算是奥运精神被现实政治扭曲的一个个例证。 冲突:人生之梦遭遇难题 体育精神可谓人生理念的折射,不少奥运电影亦把重点置于“赛事改变人生”的主题上,主人公往往遭遇到某种生活 中的困境或难题,此后却因为奥运赛场上的尽力拼搏,襄助他找到人生的真谛。例如,在加拿大影片《奔跑》中,迈克尔·道 格拉斯扮演的男主角正在备战奥运之时,却接连遭遇婚姻破裂、家庭解体之苦。一时间,战胜对手与战胜自我同时成为人生中 的艰难命题。 而赛场与人生最激烈的碰撞,或许正是发生在二者相互矛盾之时。在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英国电影《火的战车》 (ChariotsofFire)中,苏格兰田径名将埃里克·利德尔参加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发现百米赛跑被安排 在了星期天,而这正与他的天主教信仰相冲突。在艰难的抉择之下,精神的信仰最终战胜了尘世的荣耀。而在1955年的英 国影片《乔迪》(Geordie)中,一名苏格兰铁饼运动选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希望穿着苏格兰的民族服装花格呢 裙参加比赛,却与竞赛的规则形成冲突。 有时,这种梦想也会以诙谐的方式展开。在美国喜剧片《会走别跑》中,加里·格兰特和吉姆·休顿扮演的两位主角 前往参加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恰逢当地的房源紧张而共栖于一间斗室内。两人因而迅速成为哥们儿,竟把比赛丢 在一边,热心地给对方介绍起女朋友来。而在另一部美国影片《擦鞋童》(ShoeShineBoys)中,几个孩子企图 偷窃传送到当地的奥运火炬以勒索巨额赎金,结果闹出许多笑话——如果那只是一根普普通通的空心金属棒,恐怕类似的歹意 也就无从而起了吧。 自由:命运之梦嵌入记忆 对于每个来到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而言,那个夏天都将是人生中的永恒记忆。他或她所挥洒于赛场上的时间,无论是 几秒钟抑或数小时,都将留下抹不去的印痕。他们在冥冥命运中与五环结缘,而后者,也从此深深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美国影片《精神的胜利》中,威廉·达福扮演的一名前希腊奥运拳击冠军,在二战中不幸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在 那个每天都会面对死亡威胁的世界里,他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意志,亦不乏奥运会的精神馈赠。1998年澳新合拍的影片《阿 列克茜》讲述了一个与此恰成对照的故事。影片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准备参加1960年罗马奥运会100米自由泳比赛的选手 。在她紧张备战的同时,也把自己在学校里的钢琴和芭蕾课程一同带到了训练场,为紧张枯燥的训练带来了一丝清新。古典奥 林匹克运动中的“自由”精神,其本质或许正与此不谋而合。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