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时殷弘和李伟作客新浪谈伦敦大爆炸(6)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15:38 新浪网

  爆炸案件和伦敦申奥成功有关系吗?

  网友:此次事件发生在伦敦申奥成功之后第二天,那么,这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吗?还是有联系的?

  主持人:专家回答之前,我先通报一个相关的背景报道,新加坡的记者报道,国际奥委会七号晚上说,伦敦发生的爆炸事件与奥运会无关,他们同时表达了2012年安全举办奥运会的决心。

  时殷弘:他们的回答有他们的道理。奥委会肯定不希望恐怖袭击与奥运会有关。我也不认为此次事件与申奥有关,因为策划此次事件的人完全不可能算出哪个城市会赢得奥运主办权,而且也有可能他们当时肯定就不关心这个问题。另外一方面,伦敦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使得伦敦一下子家喻户晓,会不会促使恐怖分子决定在那个时间发动袭击?这点不能否定。因为大家很激动,会不会促使恐怖袭击提前了一天或者提前了几个小时?从这点来看,恐怖袭击获得的社会效果,使伦敦维持安全的程度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产生了怀疑,所以,消除大家对伦敦的安全程度的怀疑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伦敦政府的努力方向。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巧合,也可以说不一定是巧合,很多事件之间也有随机的联系,像申奥成功这样一个事件,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与恐怖袭击事件有一定联系。我想,恐怖分子也可能会要给刚刚取得申奥成功的伦敦民众迎头一棒,给他们一个打击。

  普通人遇到突发事件应该如何处理?

  主持人:趁今天这个机会,我想请问,如果我们普通人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我们能采取什么样的自保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呢?

  时殷弘:我也只能从最原则的角度来谈,经过了“9·11”和伦敦袭击事件,我们看到在俄罗斯也发生过大的恐怖袭击事件,我想,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该做到几点。第一,记住在恐怖袭击发生的时候,社会仍然是有组织的,每个人都要迅速看看自己的周围,采取在这个社会状态下对有利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能促进其他公民同胞安全的行为。无论在美国、英国还是在中国,国家都是公民安全最大的保护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要听从政府的指挥,听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安部门的指挥,我想,对中国政府来说,无论是从经验和职责来说都有优势,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是公民的最大保护者。自从“9·11”事件以后,每个国家,包括我们中国,都建立了反恐体制和研究,政府也是每个公民要依靠的主要力量。

  李伟:实际上从“9·11”以后,世界上随时可能遭受恐怖袭击,各国政府也很关心。举几个小例子,美国政府在白宫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网页,告诉人们怎么应对不同形式的恐怖袭击,包括核、生化等,标题就是“are hou ready?”澳大利亚也一样,因为澳大利亚也是处在随时的恐怖袭击威胁下,政府给每个民众一个小册子,告诉他们,无论是在地铁还是在其他公共场合,遭受了生化袭击、爆炸袭击你要怎么做?其中有一个细节,他们要求民众准备几节干电池、收音机,目的是为了一旦你遭受了恐怖袭击又处于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就象这次事件以后,伦敦电讯切断、停电,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准备干电池、收音机,会知道怎么获得帮助。此次袭击以后,尽管引起了恐慌,但是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混乱,这和平时的教育还是有关系的。包括以色列,这方面的工作平时也做得比较细,包括收到不明邮件、包裹怎样处理。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恐怖袭击的问题,有些防范措施在你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的时候,都有可能会用到。国内一些媒体也在逐渐告诉民众,当你遇到不同的危机情况时应该怎样自保。当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有一些习惯要逐渐形成。像中国人比较喜欢看热闹,这在遇到大的袭击的时候是个很不好的习惯,而西方人遇到什么事件的时候就会散开。

  主持人:我知道类似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政府也建了专门的应急避难场所。我想,除了相关部门做好预案,各位网友也可以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作生活的有心人,这样才可以做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安全逃生。

  李伟:必须要有民众的配合才能使预案有效。

  时殷弘: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自然灾害还人为灾害,都和发生在一个小村庄不一样,在大都市中,怎样避灾、救灾,预防灾害,这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需要硬件,也需要政府的规划,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民众的意识。光有意识也不够,还需要一些训练,确实进行一些演练,民众学一些本事,当然,这些本事一辈子都用不上是最好的,一旦发生了事件以后,受过训练和没有受过训练是不一样的。北京是一个大都市,有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在发生突发事件以后能从容应对,这是一个很大的指标,在这方面我们的现代化程度要比我们的大楼、汽车要落后得多。

  主持人:伦敦连环爆炸已经过去了20多个小时,昨天晚上英国警方确认37人死亡,今天上午澳大利亚总理说已经有52多人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炸的后果在逐渐凸显出来。我们在谴责恐怖分子制造恐怖袭击同时,也为伦敦的市民祈祷,希望伤亡数字能越来越少,希望伦敦能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

  非常感谢两位专家来到新浪,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请大家继续关注新浪网新闻中心,我们会随时把此次事件的进展传递给大家。

  本次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