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解读胡锦涛2-19讲话:比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1:43 瞭望东方周刊

  在强调继续发展的同时,把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

  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一个讲话。

  讲话全文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四个多月后的6月26日,新华社才发表了此次讲话的
全文

  “2.19讲话”究竟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全程参加了此次研讨班。7月6日,《瞭望东方周刊》就此问题对严书翰进行了专访。

  中央党校再成“吹风”场所

  《瞭望东方周刊》:胡锦涛“2.19讲话”全文发表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

  严书翰: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讲话,是目前中央领导层治国理政的纲领性文献。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是一个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现在全文发表,表明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也表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到了开始落实的阶段,将成为全党全国的战略任务。

  《瞭望东方周刊》:“2.19讲话”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讲话的全文呢?

  严书翰:每当一个重大政策和方针快要出台时,会在党内一定范围内先进行沟通,基本上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先统一思想,然后再面向全党发布,这是从党的十四大后形成的一个工作方法。

  十四大的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时关于市场经济的意见分歧还是挺大的。十四大前几个月,江泽民同志就在中央党校先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会前的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也是先到中央党校召开小范围的会议传达。

  十六大前的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又来到中央党校召开相关会议,向高层官员表明,将在十六大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纲领。

  从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想,先在省部级干部中进行讨论,统一思想,到6月26日已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中央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现在将这一讲话全文公布,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总的指导思想。

  因为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后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虽然没有矛盾,但毕竟有变化,所以先在一定范围内作了这样一个讲话,隔几个月才公布全文。

  “2.19讲话”的突破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现在的执政思路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严书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它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全面小康社会的规划期是到2020年,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更长、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目前这一任务刚刚破题,任重道远,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第二个不一样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面临一系列的转型,处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过渡到4000美元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突显期。加入WTO五年来,全面放开的期限就快到了,我们将处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状态,这些对中国都是严峻的挑战,也对执政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注意到胡锦涛今年6月9日在俄罗斯参加二战胜利纪念时,提出的“和平、发展、和谐”六字对外关系的新提法,以前我们一直提和平和发展,现在增加了“和谐”,这就是说,“和谐”的理念不仅仅作为处理对内事务,处理对外事务也是如此,是推广到世界上去。

  《瞭望东方周刊》:从理论上讲,“2.19讲话”有哪些新的突破?

  严书翰:理论上值得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抓,到江泽民时代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现在正式提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是一个理论突破。

  而此前,执政党较少提及社会建设。

  二是,胡锦涛的讲话中,在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时,大篇幅地介绍了古今中外众多关于“和谐”的思想,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思想,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使执政党又一次找到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结合点。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同时需要一个与现实结合的最低纲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它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同时现在也可以说我们是在构建和谐社会。

  建党84年来,我们党一直都在寻找这两者的结合点,有时结合得比较好,有时结合得并不好,像“大跃进”和“文革”等。

  比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公平

  《瞭望东方周刊》:具体到操作层面上,讲话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严书翰:我觉得在具体政策上有两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四中全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要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凸显出中央对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同时文件中还提出了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切入点,即以社区管理建设为切入点,这个是提得很具体了。当然这个社区不仅是指城市的街区,也包括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等。

  还有一个特点是对公平提得非常高,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公平的位置。提出“要在继续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当然也不是说不要效率了,效率还是优先,但是更加重视公平了。

  《瞭望东方周刊》:在对于“公平”的判断上,目前好像存在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严书翰:的确是这样的。现在大家对公平的认识很不一致,为什么要统一意见?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有这个问题。现在人们思想最大的分歧,就是对于公平问题的看法不一致。

  有人认为现在的公平问题没有那么严重,有人认为已经非常严重,中央这么强调公平问题,应该是基于对目前公平问题的估计做出的,中央认为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就领导干部来讲,关心的问题是,把“公平”提到怎样的位置,才能解决公平的问题?各地的情况当然是不一样的,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而各阶层的普通党员都认为社会存在的不公平比较严重。

  《瞭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的公平问题?

  严书翰:没有差距就没有动力,而差距过大也会造成问题。目前,老百姓意见最大的是非法致富、行政垄断和干部腐败这三大问题。这正是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严格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规定的政策取向。同时,要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来统一大家的思想。正因为在公平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众说纷纭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重温他们的精辟观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覃爱玲/北京报道

  胡锦涛眼中的中国问题

  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十分迫切;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

  ——摘自“2.19讲话”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