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海苦难十四载(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5:12 新民周刊 | |||||||||
上海:苦难十四载 从1931年一直到1945年,上海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而且多样化、典型化,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孤岛时期和沦陷后的敌伪时期。 撰稿/张景岳
从1931年一直到1945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保存历史影像最丰富的有三个,一是长春,二是重庆,还有一个就是上海。 当时,长春是伪满首都,重庆是后方陪都,没有和日本人正面开战。只有上海,不但影像资料非常丰富,而且多样化、典型化,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孤岛时期和沦陷后的敌伪时期。我们从300多分钟的资料里面,剪出75分钟编辑成短片,在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日子里首次放映。 第一部分:“一·二八”淞沪抗战 当时日本海军陆战队挑起事端,日本人杀过来,难民过苏州河,向租界逃难。这是当时美国记者所拍下来的镜头。桥面上的外国士兵嘲笑中国人这么忙忙乱乱的样子,像潮水一样的朝租界跑。 福建路桥当时是木头的。日本人用飞机来炸。北火车站大楼也被炸毁。日本军队还特别对商务印书馆等中国文化资源有意狂轰乱炸。商务印书馆几十万册中国的文化书籍毁于战火。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日本军队很嚣张,海军陆战队盐泽少将放言4个小时解决上海问题,哪知道碰到一个硬骨头,十九路军奋起反抗,结果他们被迫三易其将,三次增兵。 当时十九路军装备较差,但士气很高,这是中国“九一八”以来第一次真正给予日本侵略者有力的还击。从镜头中可以看到,十九路军战士的斗笠还背在肩上,防空武器高射机枪在当时就算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了。《十九路军抗战血记》是现在我们见到的解放前上海最长的一部纪录片。 上海租界里美军在南京路上游行示威。国际联盟开会要求日本在上海停战。在十九路军有力还击之下,日本人撤回到租界。停战了,但中国也付出了代价:中国军队从此不能在上海驻军。 当时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他们反日同样坚决。韩国人尹奉吉在4月29日日本举行的所谓胜利阅兵仪式上,用伪装成水壶的炸弹,将6个日本头目炸得3死3伤。事件轰动整个上海,称为第二次萨拉热窝事件。日本公使重光葵一只脚被炸断。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就是他拖着那条断腿登上“密苏里号”签的字。 第二部分:“八一三”空前劫难 1937年的“八一三”,日军再次挑起战争,进行大规模轰炸。当时有人说,东有上海,西有西班牙,都是法西斯重点轰炸的对象。而上海的损失比西班牙更严重。 南京路上的先施公司在8月23日遭到了轰炸。这部影片是著名导演黎民伟所拍,篇名叫《淞沪抗战纪实》。永安公司玻璃被炸碎,死伤数百人。 南火车站也遭到轰炸。现在这个火车站已经没有,只剩下路名了。美国记者抢拍了资料影片,可以看到尸体狼藉,非常悲惨。这个记者在这里抓拍到一张很有名的照片:父母被双双炸死,一个幼童坐在铁轨上哭泣。这张照片后来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一下子轰动世界。 千年古刹龙华寺也没有幸免,整个大殿被炸毁。当时上海的飞机场就在龙华,中国飞欧洲的航班都在这里起飞。在轰炸中大机库和里面的飞机都被炸毁了。 这里有上海最早的浦东的影像资料。沿黄浦江的商铺是比较好的房子,全部被炸成白地。日本人轰炸吴淞,将同济大学炸成一片废墟。当时上海最大的“真如国际电台”,和世界各个国家保持无线电通信联系,天线、水塔、办公楼都被炸坏。虹桥是上海唯一的别墅区,住着不少欧美人,也成为日本人的轰炸目标,就连沪杭铁路支线上停的客车也未能幸免。上海的中华面粉厂、申新棉纺厂更是重要的目标。 老百姓悲苦万分。一个在上海做小买卖的安徽人,妻子儿女都被炸死,他抚摸着三具尸首,痛哭失声。损失最大的是闸北。这里是主要战场,10月26日闸北失守后,日军怕有埋伏,所以一进闸北就放火焚烧,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共烧了296条里弄,几千栋石库门房子。难民在这个废墟上搭起棚户,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个棚户区。闸北区的变迁最充分地体现了日本的战争罪行。 8月16日中国军队开进华界准备作战。老百姓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连红木的桌子都扛到租界里来。老百姓排队进租界,有人插档,还会被拉出来。外白渡桥和外滩都挤满了难民,当局搭起浮桥让难民过河。英国美国的战舰停满了黄浦江。英美军队不停构建工事,碉堡一样的工事上装有探照灯。当时租界里的万国商团、外国驻军日夜巡逻。 不久上海成立难民收容所。片中讲有六七十所,实际上最多的时候达到300多所,所有的学校、戏院、教堂、寺庙,全都挤满了难民。整整70万难民啊!难民所里中共党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许多难民后来参加了新四军。 日本军舰“出云号”停在黄浦江苏州河口,旁边就是日本领事馆,中国军队在8月14日下午轰炸“出云号”,炸弹偏了一点,扔到外滩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附近,一下子死伤不少。 侨民在8月下旬开始撤退。短短十几天就撤了6000侨民。美国侨民纷纷集中到外滩码头准备上船。定期在上海到旧金山之间航行的是“胡佛总统号”客轮。 10月26日江湾、闸北一带失守,北新泾一带难民逃进租界。凯旋路上租界当局设卡,木栏很低,人要从下面钻过来,为的是限制进租界的速度。 此时上海的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人们纷纷演出、捐款,赈济难民。有一个镜头是学生上街游行,地点是在今天的青海路对面,游行的背景音乐是《义勇军进行曲》。 第三部分:“淞沪抗战”三阶段 “八一三”淞沪抗战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军队进攻打到汇山码头;8月23日开始,日本两个师登陆,转入第二阶段,9月底,中国军队转入防守阶段;第三阶段,11月日本3个师团在金山登陆,抄中国军队后路。10月26日是个转折点,大场沦陷,中国军队被迫退出江湾、闸北。 中国军队在闸北打得非常激烈,一步步逼近日军司令部,但最终围而不克。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事很坚固,而我们又缺少了重武器。 日军从8月23日开始增兵两个师团,在浏河口与吴淞登陆,他们用重型装备攻打罗店,罗店之役非常惨烈,被称为“血肉磨坊”。在宝山县城,守军姚子青营全部壮烈牺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场保卫战,中国军队在10月下旬发起反攻,来自广西的士兵拿着刺刀冲向日本坦克,3万军队几乎全部阵亡,白崇禧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日本海军舰炮和飞机坦克狂轰滥炸,中国军队伤亡非常惨重。10月26日大场终于失守。 这个就是大上海计划中最标志性的建筑,市政府大楼。全部成为废墟,千疮百孔。这是仿明代故宫的建筑,里面全部是瓦砾碎片。这是占领市政府以后,日军合影。 中国军队留下一支部队坚守闸北,这就是谢晋元的一个加强营,号称八百壮士,实际上只有400多人。他们在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美国记者在苏州河南岸用摄影机拍摄了当时的战斗场面。西藏北路正是租界和华界的交界,日军不能从租界的方向进攻,中国军队就在日军的进攻方向上布置阵地,一次次打退了日军。 上海市民聚集在西藏路桥的租界一边声援孤军。时有流弹,工部局派警察在现在的北京路、西藏路口拦了一道网阻止通行。上海掀起了声援高潮,大家纷纷捐钱捐粮。11月日军在四行仓库里拍电影时,可以看到还有很多市民捐献的面包。 西藏路桥附近有上海当时最大的煤气包。租界当局生怕流弹造成爆炸,危害租界安全,当局最终决定八百壮士撤退。怎么撤退呢?穿过西藏北路就到了租界。 第四部分:孤岛风云 11月12日后,上海沦陷,除了租界以外全部由日军控制。在一位日本摄影师拍摄的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虎视眈眈的日军端着机关枪。虹口更是日本人的一统天下,马路上开着日本军车,站岗的是日本军人,日本的小学生到日本学校上学,就像日本殖民地,到处飘扬着膏药旗。拍这部片子的日本摄影师后来被日本军部关起来了,罪名是有反战情绪。 外白渡桥成了阴阳界分界线,桥南是租界孤岛,桥北是沦陷区。英美人和日本人在这里共同设卡站岗检查往来行人,就像两个国家的边界一样。 法租界现在的人民路、金陵路一带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楼顶飘扬着法国三色旗。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外滩、南京路、跑马厅、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金门饭店华侨饭店和大世界,马路上还跑着英国进口的双层公共汽车。一切都在日本军舰的炮口之下。 这是上海沦陷期间特有的政治格局。 12月4日早晨,日军约5000人全副武装,从沪西(丰田纱厂)出发,沿着上海主要街道前进,走到今天的南京东路食品公司门口,突然上面跳下来一个中国青年,将手榴弹扔向日军,当场炸伤了几个日本兵,自己也光荣殉国。 当时上海出现了畸形繁荣。上海人口集中,资本也集中,虽是孤岛,但可与全世界联系,也可以与大后方联系,棉纱厂家生产的棉纱棉布销到大后方,甚至可以销到南洋,生意很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1年。目前留存的都是很珍贵的上海经济史资料。 投机现象也很严重。投机商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日本人纵容汉奸开设赌场和鸦片屋。上海租界马路上的乞丐特别多。 目前还发现了饶神父的音像资料。他被称为“东方辛德勒”。“一·二八”时他的右臂被炸弹炸伤,成了独臂神父。他在南市区建立了一个国际难民区,保护了20万难民。 孤岛时期,上海出现三次人口迁徙浪潮。一次是爱国实业家和文化人迁入内地。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段上海内迁工厂的镜头是美国人拍摄的。几百所迁到内地的厂里,只有一所是一家小小的机械作坊,落户于陕甘宁边区。作坊里有个技师名叫沈鸿,后来他在上海主持建造了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水压机。 1938年11月后,短短几年里来了3万犹太难民,2.5万人留在了上海。他们得到了当时上海犹太商人的资助,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们对这段生活都十分怀念。 上海黑社会的三个老大分道扬镳。杜月笙支持抗战,上海失守就跑到香港,后来到了大后方。黄金荣知道做汉奸不得人心,在家养老。张啸林投靠日本人,结果被击毙。日本人加强戒备,成立了76号特务机构大肆抓捕抗日分子。有一个镜头是日本宪兵队在愚园路一带抓人,他们别着手枪,带着警犬闯入咖啡馆,抓捕从事抗日运动的中国人,还缴获了地下电台。 第五部分:铁蹄下的沦陷区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军队从虹口过四川路桥,开始占领租界。上海孤岛时期就此结束。 在这次首次披露的资料里有这样的镜头:日本人强迫上海市民使用储备券,换回法币。当时上海储存的棉布占到全世界首位。第二号汉奸陈公博在南京开会,决定把上海的棉纱棉布全部拿到自己手里。他一声令下,派人到苏州河沿岸仓库调查物资数量。这些镜头都是首次披露。 伪政府又下令收购各项物资,业主到跑马厅登记。100元的东西只给20多元,不交?抓了就杀。登记后伪政府马上派人派车把物资从仓库中运走。这些镜头是汪伪政府拍摄的。 一些老板觉得与其被收掉,还不如减价卖掉。市民看到东西降价了赶紧抢购,商店里拥挤不堪。接踵而至的是物资匮乏,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抢购。老百姓吃户口米,没有吃的就被强制赶到乡下。 除了经济掠夺,还有文化侵略。日本人和汉奸把所有电影公司联合起来成立组织,他们在华山路丁香花园召开成立大会,画面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大汉奸。 第六部分:抗战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上海飘扬四个盟国的国旗。我们发现了审判周佛海的影像资料。他是伪政府第三号人物,当时是上海伪市长。周佛海接受蒋介石命令,维持上海社会秩序,所以他没有被枪毙,而是被判无期徒刑死在狱中。南京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是在上海枪毙的第一个汉奸。76号特务机构的丁默村也被判处死刑。 最大快人心的是枪毙日本罪犯。当时国民党政府“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杀了两个中低级军官,当时上海人称这两个日本人为“江阴之虎”和“常熟之狼”。我们找到了这两个战犯在枪毙之前被游街示众的资料。可惜的是,最大的战犯冈村宁次却被无罪释放了。 (原文有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