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记者亲历中国越南老挝三国边界首立界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0:56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 驻云南记者林芝培、熊乐报道 盛夏清晨,远望十层大山层峦叠障、苍翠欲滴。作为中方随行人员的我与中、越、老三国有关代表、勘定人员及翻译一行二十余人分乘六辆越野吉普开始向这苍翠的深处进发。

  “十层大山”地处我国云南省与越南奠边省和老挝丰沙里省交界处,海拔1864米。过去这里的三国边界交界点从未立过界碑。今年4月中旬,中越老根据第二轮边界会谈达成的共
识,组成了三国交界点定位专家组。日前,三方代表在十层大山山顶确认了界碑位置并勘定了界碑基座

  “荒山野岭”上的勘界

  “十层大山”地处荒远,山势险峻,人迹难至,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十层大山中、越方两侧才渐有人气。中方山脚的低矮丘陵带被开发为水果、香茅、甜玉米等经济作物的栽种地,取名“水果场”,并修通了一条简易车行道。现在我们正是沿着这条道进山的。

  车子随着起伏的山路上下颠簸约三个小时,开到了十层大山的主峰脚下。这时却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从山上斜斜涮下的一道溪流顿时看涨,一时之间泥沙俱下。道路泥泞,雨林遮障,蚂蝗袭扰……

  路越走越滑,稍不留神就有跌倒的危险,山势也越来越陡峭起来,不少峰回路转的地方都毫无遮拦地临着万丈深渊,大汗淋漓的我不禁又打起了寒颤。回想从今年4月以来,三国的专家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工作,测量国界线的。

  这时同行的一位中方军队代表主动走上前来跟我介绍情况,他指着山下东南方向远远一处村庄告诉我,那是越南的大庙村,沿此向东是白泥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入越南打到了白泥河,与之相邻的中国江城县一度成为抗日前沿。日本战败后,越南人民为摆脱法国的统治与美国的控制在这一带与中国援助者们又并肩战斗。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兄弟之间却对打起来,这里又成为一个不幸的战场。如今战火硝烟早已散去,这里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宁静。

  “小心小心,别掰过头了!”

  下午两点多钟,我们终于登上了山,稍事休息,三方代表开始勘校界碑坐向、尺寸。原先在山顶正中的所谓“分界标志”,是由三条不甚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的,低矮粗糙。

  这次正式定立界碑是根据今年四月初各方在越南河内达成的《关于确定中越老三国国界交界点第二轮会谈纪要》来进行的。根据《纪要》,此次所立界碑为正三棱柱单立大型花岗岩碑,为三国共同出资修造,由中方承办完成。

  小小一个界碑实际上却关系到三国的领土,这个正三棱柱的三个分别对着三个国家,三条边的延伸就相当于“边界线”。因此,三国的专家全都带着定位仪,十分认真进行测量,深怕有一分差池。三国专家一起动手,将界碑基座的铁架固定。越南专家目测认为铁架可能往一边倾斜了,就往另一边掰,老挝专家喊到:“小心小心,别掰过头了!”,立刻拿起测量器、定位仪左量右测。三国专家围着界碑,又是量、又是扶、又是掰,忙得不亦乐乎。好不容易定下了铁架的位置,向铁架里浇灌水泥的时候,也是专家们亲自动手,缓缓灌入,以免再次动摇到基座位置。

  划界兼顾历史及现实因素

  中越边界领土问题包括陆地边界、北部湾划分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等三方面。中越双方于1999年底在河内正式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中越双方一致同意将在新确定的中越边界线上竖立1533个界碑。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越南国会在2000年分别批准了这一条约。由于陆地边界已经划定,中越双方有关部门一直在加紧进行陆地边界线的勘界和立碑工作。这次的立碑是其中的一项。

  这次的划界根据主要在今年以来的第二轮谈判中达成,一个是参考历史因素,“十层大山”的顶峰是中、越、老三国自1895年以来的传统分界处,由当时侵占越南的法国殖民主义者和中国清朝政府与签订的条约划定的。此后100多年来,由于两国的政治、社会形势和国家关系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中越边界线存在许多问题,也一直没有重新划定。二是现实的地理环境考虑,以水系分水岭为界。

  因此,三方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态度,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划定边界。这样,首次从法律上明确了三国主权领土范围,为未来切实维护各方利益、和平解决边界纠纷提供了法律基础。三国分界点的协商堪定以及共同出资建造的界碑充分体现了三国在平等合作基础上的睦邻友好,也为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