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社会记录》:云帆高张的日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5:11 央视《社会记录》 | |||||||||
姆瓦玛卡(右) 帕泰岛上居民的生活情况 帕泰岛上居民的生活情况 帕泰岛上居民的生活情况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7月18日播出节目“云帆高张的日子”,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阿丘:这是我给一个肯尼亚姑娘画的像,这鼻子、这眼睛、这嘴巴,怎么样,不错吧?我的一个同事嘲笑说我不够专业,愣把一个非洲姑娘画得跟中国少女似的,冤枉啊,给您看看她的照片,怎么样,不是我手艺差吧,她的长相跟普通非洲人还真有点不一样,
影像资料:姆瓦玛卡在各地活动,用中文说“我回家了”。 主持人阿丘:原来,7月11号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有关方面特地把她从肯尼亚请来参加庆典,为什么呢?因为,据说她是郑和船员的后裔!郑和?后裔?这可不得了啊,如果是真的,这可是明朝那件航海壮举在非洲大陆留下的生命痕迹啊! 影像资料:姆瓦玛卡在各地的活动 影像资料:岛上人们的生活 主持人阿丘:这位奇迹少女叫姆瓦玛卡·沙里夫,19岁,生活在东非肯尼亚北部海域拉穆群岛中的帕泰岛上,几百年来岛上居民口口相传着一个传说:当年有一艘中国商船在拉穆附近海域触礁,船上20多名水手,爬上了帕泰岛,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姆瓦马卡坚信自己就是传说中的那些中国水手的后代,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 影像: 姆瓦马卡:当我还是非常小的孩子的时候,外婆告诉我,中国人从印度洋来到达了肯尼亚。遇到了灾祸,大部分人死掉了,还有一部分人被救到岛上和当地人通婚。而现在我们成了新的一代。 影像资料:姆瓦马卡在太仓的纪念晚会上讲话、唱歌 歌词:我们庆祝,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非常开心,踏上了回家的路。 主持人阿丘:在中国,有人给姆瓦玛卡起了个中文名字,叫郑华,郑和的郑,中华的华。 影像: 记者:你知道任何关于你的祖先的事情吗,除了你外婆告诉你这个故事以外? 姆瓦马卡:没有,我唯一关于祖先的事情,就是我的外婆告诉我,我们是中国水手的后裔,那些中国人是水手,来到肯尼亚。 记者: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郑和是谁了? 姆瓦马卡: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根本不知道是郑和还是其他人带着船队到了肯尼亚。直到我来到这里,他们告诉我是郑和先生带领着船队来到了肯尼亚。 主持人阿丘:上海、太仓、南京、北京……中国之旅的每一站,都会有人问这位远来的女孩同一个问题--你的祖先是谁?是啊,我们再仔细瞧一瞧。高颧骨、大鼻梁、厚嘴唇,有点像我们,仔细一看又不太像,和普通非洲人比起来,肤色稍浅,身材也娇小些,实在是……六百年,少说也有二十几代人了啊,按遗传和变异的逻辑来推,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也不奇怪。 主持人阿丘:猜测也罢,质疑也罢,姆瓦玛卡,一位非洲少女风尘仆仆的寻祖认亲,突然让我们与六百年前的那场伟大出海有了前所未有的亲近,那支历史上的船队,也变得更加逼真了。 郑和,明朝人,七下西洋,历时28年,遍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总航程三十万公里…… 数字毕竟枯燥,图解也显得呆板,说实话,无论当年学历史课本还是后来看电视剧,在我心目中,这支伟大的船队总像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景,有点虚幻,有点缥缈,少了点什么呢?或许,庞大和恢宏中缺少的是一些更具体更鲜活的细节吧,你别说,还原历史还真需要一些琐碎的东西,就像这些珠子,我相信,在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沿途一定遗落过不少这样的珠子……姆瓦马卡,莫非就是一颗被时间唤醒的珠子? 影像资料:拉穆群岛风光 主持人阿丘:姆瓦马卡生活的拉穆群岛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东非的必经之路。相传1498年,当第一位成功绕过好望角的航海家达伽玛带领他的小舰队到达东非时,当地的原住民对他带来的诸如玻璃珠、粗呢等礼物不屑一顾,他们告诉欧洲人,在很久以前,有白色的“鬼”,穿着丝绸,驾着大船,到访过他们的海岸。 主持人阿丘:“白色的鬼”?我们是比非洲人白点呀,至于丝绸,那更是我们的特产了。呵呵,这传说中的“鬼”果真是我们的先人吗?1994年,美国专栏作家雷瓦西走访郑和航线来到肯尼亚,当地曾有人告诉她,自己就是古代中国船员留在肯尼亚帕泰岛的后裔。1999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也到了帕泰岛,也就是姆瓦马卡的家乡,经过探访考察,他推测那些自称中国人后裔的当地人,极有可能是郑和船队留下的船员后代。 影像资料:一组李新烽在岛上拍的照片:中国人后裔、中国人坟墓 李新烽:我就想人家外国记者都去了,我们中国记者更应该去,我想中国记者上那个岛肯定比他发现得要多一些 主持人阿丘:李新烽,《人民日报》驻南非记者,从2002年开始他先后4次上帕泰岛探寻郑和有可能在遥远的非洲留下的痕迹。 影像: 记者:以前从来没有中国记者踏上那片土地? 李新烽:我是第一个中国记者,就是02年3月。 影像资料:李新烽在岛上采访 影像资料:拉姆岛的房子 李新烽:这就是当地人住的村子,当地人直到现在也不象,外来人那样建房子,刚才的房子是外来人,中国人建的。 影像资料: 李新烽:帕太岛比较落后,西方人都愿意到那里去,他们认为那里离西方世界发展距离应该有400年,400年前,这个欧洲是什么样,那里就是什么样,它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就像咱们的丽江一样。 影像资料:岛上的情景 影像资料:上加岩石的照片、上加村遗址 主持人阿丘:传说,当年中国的那艘船就是触上这一片上加岩石而沉没的,幸存的船员登陆到离上加岩石最近的上加村。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在上加村的遗址,当地博物馆的副馆长斯瓦里为李新烽充当了向导。 影像资料:李新烽拍斯瓦里在上加遗址讲解。 斯瓦里:渐渐地他们和上加人建立了友谊,有些人试着和当地人聊天,学会了当地的语言,有一些人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并和当地人开始通婚。 主持人阿丘:近几年来,当地渔民好几次从帕泰岛附近海域打捞上来完好的古瓷器和陶罐,有些上面刻有汉字,有些印有龙的图案,这表明这里可能有中国沉船。 主持人阿丘:当地人介绍,上加村在15世纪中期因为战乱或缺水而被焚毁,生活在那里的中国人北上建造了西尤村。听说西尤村现在还能找到中国人的后裔,李新烽兴冲冲的就去了。 影像: 李新烽:走了好几圈也没有,找不到中国人,就在这个时候,就是那个担担子那个老人,他看见我了,他看见我,我没有注意他,他就一下子就跑过来,就握着我的手。他说,他的原话就是你就是我的爷爷。我这个一下子,他当然是用当地话讲的这个意思了。过了以后,他就说你很像我的父亲。他接着他就说,他这个他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就是说遇难什么的,他祖宗跟他讲的。 影像资料:老人的照片 影像资料: 李新烽:我一看他挑那个担子,我觉得有一点儿像,这个用扁担挑水的话,在当地是没有的。我看了当地他们都是车子拉,或者两个人,两个孩子,拿手这么抬起来,没有用这个扁担挑水。 主持人阿丘:李新烽跑遍了帕泰岛上所有的村庄,其中只有西尤村现在还居住着传说中的中国人后裔,一共有10户左右,姆瓦玛卡家是其中之一, 影像资料:在岛上看到姆瓦玛卡母亲一家、全家福照片、脸盆 主持人阿丘:李新烽上岛的时候,排行老四的姆瓦玛卡在外上学,李新烽拍摄了这张姆瓦玛卡缺席的全家福。当李新烽问及他们祖先有无留下东西时,他们拿出了这个脸盆,搪瓷的,丰收牌,看看上面的图案,再往远处想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物件。怎么也不能证明他们就是郑和船员的后裔。 影像: 李新烽:我当时去抱着一个,现在看来就是比较幼稚的一个想法。我说我要到那个岛上去,我要找到那个中国人,到他家里去,看他家里有没有藏什么家谱,或者落难的水手写的历史什么的。有那个的话,我拿上那不是第一手资料吗? 记者:甚至有祖宗的画像 李新烽:对对对,这样他给他后代讲什么。结果去了以后不可能,因为那里人穷得可以说是家徒四壁,除了很简单的生活以外,根本就,咱们去好像就很难生存下去 主持人阿丘:查无实据啊,姆瓦玛卡一家及其他所谓中国后裔的身世也许将永远是一个传说。呵呵,这证据也真够折磨人的。或许不死心吧,我的同事又跑去咨询了一位做郑和研究的专家,专家说现在确实不能证实姆瓦玛卡就是郑和船员的后裔,也或许是其它古代东方人的后裔,不过他还说,如果抱着一种文化的心态,郑和船队在中国航海史上已不仅仅是普通的历史符号,很多人把郑和看作中国的海神。从这种意义上说,姆瓦玛卡自己认定或被别人认定是郑和船员的后代,也就变成了一种价值仰慕和感情爱戴的表现了,从而也更加烘托出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魅力。 影像资料:姆瓦玛卡的活动 主持人阿丘: 非洲少女姆瓦玛卡像一枚刚刚被发现的珠子,虽然还包裹着些泥,我们还看不太清楚,看不太透彻她的成色,无法给她一个确切的鉴定和命名,但她已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惊喜,丰富了我们的想象,不是吗?试想六百年前,那个叫郑和的人率领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经越南、文莱、也门一直到东非的肯尼亚及红海口的沙特阿拉伯……这样一条浪漫的弧线必定散落着无数故事和美丽的珠子,对它们的猜想和打捞,一直吸引着众多探索者的目光,走,一起去看看,他们还收藏了什么。 影像资料:范春歌在各地拍的照片 主持人阿丘:“今天,我也要像一个水手那样出航了,沿着郑和走过的航海路,去掀开被历史尘封的那一页,唤起国人对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史的关注”。这是武汉晚报记者范春歌在重走郑和路出发前的一段话,她要去寻找郑和当年的足迹,捡拾那些失落在郑和航行海岸线上的美丽的传说 影像资料:范春歌的摄影作品 范春歌:我有时我就想,我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想我身后就站着当年郑和那些船员,可能站在我背后,也站在他们人群中间,然后一起来面对这样一个,很奇妙的这样一个世界。 影像资料:中国渔网的照片 范春歌:他也指着这个,他说我们的渔网就叫中国渔网,说这是中国传来的,作为我来说,我当然特别的有一种幸福感。一只鸟站在这,其实也有点就是我的一种象征。黄昏的时候就在这散步,我就看这个中国渔网,我说好亲切啊。 影像资料:凤凰号船长翁以煊重走郑和路 主持人阿丘:翁以煊,自1998年开始,只身驾驶单桅帆船开始环球航海之旅,是单人环球航海穿越南大洋五大角的第一位华人,被人称为“现代郑和”。去年8月到今年3月间,他驾驶自己的帆船和凤凰卫视的三位记者一起重走郑和路,完成了历时八个月的航海电视行动。 影像资料: 翁以炫:郑和下西洋,我们把自己的资料给烧了,那如果要有资料只能在外边才有,所以如果,反而外来的和尚能念经,就是外边的人他把外面的东西拿进来,所以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好的这么一个理由,就是说就算你去了解自己,可能有时候你也得到外面去看看, 影像资料:文莱古代像 翁以炫:这个国王本身是一个活见证,他的二十九世祖以前就是明朝常常来往,那就是通过郑和的舰队,船队跟他们来往。 影像资料:翁以煊与文莱国王握手的照片 翁以煊:就是这张照片,这个文莱他们也照下来了。然后我握着他的手我就说,我就说了一句话,非常有幸,握了这个手,您的二十九世以前可能曾经握过我们郑和的手,你说这种,就是这种意义,你说我找不到一个比这个更活生生的了。 影像资料: 翁以煊:在莫桑比克那沿海一个小岛上,我碰到那个黑人,黑人吃什么东西,他吃那个麻花,麻花是北方人的食品,他是北方人的食品,而且它也不是一个什么很珍贵的东西,它怎么传到那呢,我可以说这么一个可能,我可以假设,没准就是我们北方的船员在那留下来他做的这种东西。 影像资料:东南亚三保庙里的郑和像 范春歌:进去以后我非常吃惊,郑和怎么变成这样一个菩萨,坐在一个莲花座上,想不出一个航海家可以被人供奉成一个菩萨,后来跟当地人了解,郑和他有勇气,又有智慧,而且很慈悲,他当然被华人供为菩萨,而且海外华人需要一个精神支撑,所以选中郑和作为他们的精神偶像供奉他, 主持人阿丘:“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六百年逝去,不知今天的现代人,面对郑和当年的海阔天空,是否还有同样澎湃的心情和神圣的眺望? 辽阔的依旧辽阔,遥远的依旧遥远,不同的是,今天的世界,简便的往返已代替了当年艰难的跋涉。今年9月,坚信自己有中国血统的非洲少女姆瓦马卡·沙里夫就要来中国留学了,她学的是中医,学成后她要回到肯尼亚为同胞除危祛病。当然,她来来回回搭乘的将不再是漫长的水路,而是会飞的钢铁大鸟,不再是船帆,而变成了翅膀。不过,这样快捷的生命往返和文明互动,或许更符合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本意罢。 起航,扬帆,乘风破浪……我相信,无论何时,无论我们怎样告别和远离了帆船时代,这样一些词,都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神往不已。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05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