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毒品问题调查: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相互交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09:35 瞭望东方周刊 |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文宇/云南报道 云南毒品问题调查 毒品问题与艾滋病问题、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相互交织
6月20日上午9点,昆明火车站候车厅。 民警从一个姓杨的乘客的钱包和烟盒里分别找出了少量的毒品。面色蜡黄的杨某即刻被留在凳子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神情从容:“我是禁毒大队的内线,这些毒品是带到广州去的样品。”但他这番表白很快就被缉毒民警识破。 坐镇稽查点的昆明铁路公安处副处长褚志平告诉《望东方周刊》:“缉毒警察在昆明火车站几乎每天都能查到毒品,全年只有五六天抬滑竿(查案数为零),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查办毒品案件11起。尽管抓捕的毒贩以马仔和农民居多,但他们藏毒的手法越来越高明,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 《瞭望东方周刊》从云南省公安厅了解到,1982年-2005年3月,云南省总计破获毒品案件14.7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76万名,缴获毒品129.6吨(其中海洛因67吨,鸦片55.9吨,冰毒5吨,吗啡1.7吨),查获各类易制毒化学物品2044吨,每年缴获海洛因占全国缴获数的70%以上。 女毒贩的悲剧 一个半弧形的不过20平方米的院子,被两座4层楼合围得漏不进阳光,呈圆弧的通道上是一间间只有编号的牢固铁门——这里是昆明铁路公安处女子看守所。目前在押有169名各类刑事犯罪女性嫌疑人,和昆明很多看守所一样,95%的人因贩毒走进这一扇扇冰冷的铁门。 天气越来越闷热,午餐前,女民警们依次传唤出在押嫌疑人,替她们剪短头发。 24岁的王金美是个傣族姑娘,剪到耳根的头发不整齐地耷拉着,双脚被碗口大的镣铐扣住。走动时,她不得不用毛巾拴住镣铐中间的链条,再使劲提起毛巾,才能挪动一小步。很明显,王金美是个死刑犯,但记者还是无法将她与“毒贩”二字联系起来。 和许多邻近边境的居民一样,家住云南临沧县博尚镇勐准村的王金美前往缅甸老街找寻工作无果后,流落老街街头。刚认识的老乡“阿明”便交给她一份“送货”的工作,酬劳很诱人,货物送到昆明后王金美可能得到5000元,如果安全运到广州她就可以拿到5万元。 货品是十几个如鸡蛋大小的黑色固体,十分坚硬。“这是一种很名贵的药材,你拿回去用方便面的盒子封装好,最近老下雨可不能受潮。”阿明告诉王金美。 王金美也怀疑过这些货物可能就是毒品,但很快被阿明的一番解释消除。 2004年11月27日,各拎着6盒方便面的王金美和姐姐没能通过昆明火车站的例行检查。被“阿明”称作名贵药材的“黑鸡蛋”经警方鉴定为4925克海洛因和445克甲级本丙胺。 王金美的发财梦最终换来了的是法院的死刑判决书,姐姐也被判处死缓。 “妇女涉毒犯罪近年来激增,毒品犯罪中女性与男性的比例已经上升至1:4。”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阮坤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为了给案件查办制造麻烦,干扰警方,毒贩将越来越多的孕妇以及艾滋病携带者甚至残疾人卷入贩毒漩涡中,这些人成为零星贩毒的“钉子户”,警方被迫抓了又放,放了又抓。 5月28日,4个聋哑人结队前往四川,铁路缉毒民警从他们携带的方便面里发现了30克毒品,辗转寻到手语翻译后,警方的审讯持续了整整14个小时 今年4月份,东北籍妇女宋某带着3岁儿子艾利(化名)从云南瑞丽赶到昆明,准备前往广州。昆明站“三品”查稽警务站的民警从其阴道中查出海洛因260克。宋某被依法关押后,艾利的父亲闻风躲藏,把艾利甩给了警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缉毒大队成了艾利临时的家。 “戒”与“禁”之间 群山环绕间,花园果树遍布。很难想像这里就是国内最大的戒毒机构——昆明市强制戒毒所。 操场上,几个身着灰色服装的戒毒者正弓着腰,手持抹布将石板擦得锃亮。他们的四周是分方队排列的戒毒人员:一样黝黑蜡黄的肤色,一样望得人发毛的眼神。最令人心痛的是,操场的一角还有6个十多岁的孩子,他们正追打着一个蓝色的气球。民警李秀林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也是吸毒者,他们是随父母一起染上毒瘾的。 午饭刚过,被强制戒毒的女吸毒者们围坐在数十米的长桌旁缝制起民族玩偶。戒毒所副所长沈杰介绍,戒毒所目前超员收戒的5300多人中,80%以上是无业人员,每月400元的最低收戒费用根本没法收缴,因此,戒毒所引进简单的手工加工生产项目,女戒毒者制作民族工艺品,男戒毒者主要从事人造宝石加工等活计,以此来解决资金缺口。 在宝石加工车间门口,民警李秀林遇上一个“熟人”:刚从戒毒所出去不到一周的刘某。一脸胡子拉碴的刘某难为情地请李秀林给自己的母亲打个电话,刘某出去后尚未来得及看望母亲,就又因非法持有毒品再次被带进戒毒所。 云南省禁毒局副局长董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针对吸毒人员收戒周期短,吸毒人员屡戒屡吸,在社会上长时间失控流散的局面,云南省通过扩建和新建戒毒劳动康复基地,全员收戒吸毒者并依法延长收戒期。至2004年,云南省已全年收戒吸毒人员56056人次,劳教戒毒6030人。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全境的吸毒人员已达6.8万余人,由于吸毒问题的发展蔓延,省内部分地区艾滋病疫情正不断扩大。 2004年,昆明市强制戒毒所在对吸毒人员进行检测中发现,吸毒人员中22%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昆明市强制收容教育所对千名收教对象检测发现,有11%收教对象携带艾滋病毒;50%以上的女性吸毒人员主要以卖淫为吸毒的主要经济来源,吸毒、卖淫成为艾滋病扩散的主要途径。 “边境上的一个景颇族寨子,因为家家户户吸毒,人几乎都死光了。”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方铁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指出,边境地区随毒品侵害引发的艾滋病、贫困及人口贩卖等社会问题已经危及个别少数民族的民族延续。 “毒品缴获量正逐年递增,但贩毒网络始终存在;不论判处多少人死刑,逮捕多少人,总有新人贴补真空,而且贩毒人群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必须运用新的方式来思考、解决毒品问题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郑蜀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郑蜀饶看来,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毒品问题。毒品消费市场是毒品犯罪的动力和控制力所在,毒源在境外,但境内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就刺激着毒品生产、运输和贩卖。国内打击力度加大,增加了犯罪风险和成本,毒品的境内外差价反而增大,极易诱发犯罪,所以贩毒网络马上就会被弥补起来。 “所以一方面要禁毒,对毒贩进行坚决打击,控制毒品犯罪扩大;此外,目前毒品低微的戒断率表明,必须为吸毒者提供终身替代服务,并为社会底层的潜在‘毒贩’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有谋生之道,不致铤而走险,走上贩毒道路。” 海陆空全线阻截 熙熙攘攘的昆明火车站,在两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和200多家代办行包托运的物流公司的包围下显得异常繁忙和拥挤。 堆得一人多高的527块木板,只有两块隐约有细小的粘贴痕迹——昆明火车站的乘警就从这两块木板中撬出来5.6千克的海洛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昆明火车站周边的物流公司大多由私人以挂靠的形式开办,接单时根本不开包检查,甚至连单据都不用货主填写。而为了拼凑线路,物流公司间互相串货频繁,失控、混乱的局面使物流、托运成为目前火车站缉毒最大的漏洞。 昆明铁路公安处副处长褚志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昆明火车站每天往来的货物有上千吨,平均每天运输行包5000多件。而毒贩往往通过临时雇佣农民工办理火车、汽车行李托运或货物邮递,将毒品隐藏到大宗行李中,实现人包分离;有些大宗货运更是直接采取车厢对接,火车站检验仪器并不能对毒贩藏匿在包裹严实、体积庞大的行李中的毒品做出100%的验出率。 昆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阮坤安掌握的数据表明,60%-70%的毒品案件选择陆路运输,藏匿在大宗货物中的毒品,更防不胜防。尤其是云南靠近边境一带盛产水果,很多毒品就藏匿于运输水果的货车中,但没有确切的情报警方根本无法查稽。 “水果一经拆筐检查极易变质,一旦查不出毒品,警方就得承担货主全部的损失,我们已经吃过多次苦头了。”阮坤安说。另外,毒贩还利用运输大型景观石运毒藏毒。 空中运输方面,云南省境内已经通航的10个民航机场有8个是毒品稽查的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航空中航线成为毒贩偷运毒品的一个通道。”民航云南省管理局公安局缉毒大队张学良副大队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昆明市禁毒委主任、昆明市公安局局长杜敏介绍,由于昆明市特殊的区位特点,毒品多头渗透的态势日益加剧。 “目前,‘金三角’地区毒品种植、加工规模不减,毒品加工工厂、加工点激增近百个,制毒能力逐年提高,并向垄断性、隐蔽性和流动性方向发展。” 来自云南省公安厅的数据显示:国际贩毒入境的7条主要通道中,有3条直达昆明。特别是随着云南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从边境至昆明的路途大大缩短,有的一天便可直达。昆明已由原来的毒品过境通道逐渐形成毒品过境、中转、集散及地下消费并存的格局。2004年昆明市公安机关破获毒品案件数、缴获毒品量都较2003年增加30%以上。 云南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人员刘稚多年来一直从事境外毒品研究,她告诉《望东方周刊》,毒品生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局势动荡,使毒源地日益贫困化、边缘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死角,更加大了合作开发的难度。 “目前,毒品问题已经制约了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毒品经济如果不能进行有效遏制,伴随着湄公河次区域内交通、通讯、旅游、商贸、金融、市场的沟通和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运动,将会出现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毒品泛滥,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刘稚说。- 云南毒情态势新动 受国内吸毒人员不断增加、毒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云南省境内毒情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 1、国内毒贩大量聚集在云南省边境地区,与境外贩毒势力相互勾结,跨国、跨省贩毒活动日趋严重。2004年云南省共抓获外省籍毒贩5900多名,同比增加24.5%。 2、持续“严打”并未制止毒品犯罪的不断升级,贩毒手法更加诡秘,武装贩毒活动不断增多,武力对抗明显加剧。2004年,云南省查破武装贩毒案件28起,缴获毒品446.9千克,缴获各种军用枪支22支,同比分别上升21.7%、108.5%和15.8%。在查破的贩毒案件中,液体藏毒、牲畜藏毒等贩毒手段花样翻新,查缉难度不断加大。 3、外国籍人员入境贩毒明显增多。去年云南省共抓获外国籍毒品犯罪嫌疑人585名,比上年增加18%,人员涉及缅、老、越、韩等10多个国家。 4、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不断流入云南省,境外毒品与国内毒品“双向”渗透。今年一季度,云南省缴获冰毒同比上升了157%。毒品问题与艾滋病问题、民族问题和贫困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影响了云南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 (云南省禁毒局提供)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