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题 > 正文

文汇报:今天问一问我为节约能做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11:30 东方网-文汇报

  作者:吴兴人

  ●节约,有狭义的节约和广义的节约之分。节约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在发展的。广义的节约包含了从减少消耗到有效利用资源,从有效利用到可持续发展,再到循环经济的演化

  ●目前强调全社会都来注重节水、节电、节能,既要注重狭义的节约,更要注重广
义的节约。它既是迎接高温挑战的一种应急措施,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急迫需要,更是提倡美德和美政的长远之计

  ●节约,应成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大家都来献出我的节水、节电、节能的一个又一个的锦囊妙计,并自问一句:今天,我为节约做了些什么?

  在某五星级宾馆一次大型会议上,300余名与会者很少有人把整瓶500毫升的水全喝完。一瓶500毫升的水,拧开后只喝几口便扔掉。这是如今大小会议现场免费瓶装水的常见病。于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新生出了个主意:“开会时能不能用桶装水代替小瓶水,让大家按需盛取?”

  这是一个好主意,做到也不难。如能付诸实施,经济效益不小。且来算一笔账:按一次会议100人计算,如果每人需喝350毫升的纯水,两桶标准桶装水(19升/桶)便足够,成本约70元。若是供应瓶装水,会议主办方将要花200元左右为包装“埋单”——每瓶350毫升的瓶装水,包括瓶盖、商标、空瓶等在内的包装费用在1.75 元左右,500毫升瓶装水则需2.16 元。用桶装水代替小瓶水,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二的开支。经过处理,每只桶至少可循环使用46次以上,而弃置的空瓶则无法循环利用,更不待说弃置瓶装水的水资源浪费了。

  小建议,大见地。由小见大,其大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共建节约型社会的义务监督员精神,体现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主人翁精神。有人曾作过这样的预言:如果人类任意挥霍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话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水资源是一个常数,只会越用越少,而不会越用越多。中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现已列为缺水的国家。目前全国2/3的大中城市缺水,每年有1——2亿亩耕地得不到灌溉保障,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 立方米,可能要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关键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节约,有狭义的节约和广义的节约之分。节约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在发展的。狭义的节约主要是减少消耗。广义的节约则包含了从减少消耗到有效利用资源,从有效利用到可持续发展,再到循环经济的演化。就节约用水而言,第一是节约用水,后是水回用,再是水再生利用和水生态循环。注意到水再生利用和水的生态循环,说明我们节约的观念已发生了新变化。水生态循环是节约用水的高级阶段。如果是水的生态循环指数达到300%,那就是说,一吨自来水可以当做三吨来用。这比之于狭义的节约,是上了三个台阶。

  目前强调全社会都来注重节水、节电、节能,既要注重狭义的节约,更要注重广义的节约。它既是迎接高温挑战的一种应急措施,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急迫需要,更是提倡美德和美政的长远之计。这一点,晚清政治家魏源已看到了。他指出:“俭,美德也;禁奢崇俭,美政也。”后者“美政”一说,似更值得注意。美国第22任总统克利夫兰也说过类似意思的话:“浪费公共财富是对公民的一种犯罪,轻视人民日常生活的俭朴和节约,会令人痛惜地削弱我们的民族的力量和优良的品质。”对今天的领导者来说,浪费公共财富是一种失政。因此,我们要把崇尚节约的各种措施列为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的常态。

  强调广义的节水,水权管理是节水的关键。专家们指出,节水型社会要有三个支撑体系: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节水不是简单的减少用水的问题,而是运用经济手段,挖掘稀缺资源潜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节约用水,还需要有政策法规上的保障。道德与法,应当双管齐下。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远之计。我们应抓紧制订一部《节水条例》或《水资源费征收条例》,同时建议开展《节水法》的立法前期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制订和实施,使节约用水有法可依。如果有的单位和个人严重破坏和浪费水资源,我们可以依法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7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新浪网等众多媒体,推出“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征集活动。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它不仅是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嘴里的一个流行词,而应迅速融入每个公民的生活中。要为节约行为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本文开头赞扬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新生的建议,体现了“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的精神,也是公民节水行为的准则之一。我们大家都应当把节约用水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从我身边的点点滴滴处处做起。

  节约,应成为生活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大家都来参与“公民节约行为准则”征集活动,献出我的节水、节电、节能的一个又一个的锦囊妙计,并自问一句:今天,我为节约做了些什么?

  相关专题:建设节约型社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