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利平 “海归”市委书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12:12 南方人物周刊 | |||||||||
郑利平 “海归”市委书记 作为中国第一个有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市委书记,他在美国学到的现代政府管理经验,能施用到中国政治的现实土壤里吗? 郑利平简历
1961年生,1978年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86年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1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森管理学院当访问学者,半年后,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攻读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MPA学位。 他当过国企总经理和董事。1982年转政府部门工作,历任深圳南山区常务副区长、深圳外商投资局局长等职。1999年任广东云浮市市长,现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本刊记者 曾繁旭 实习记者 张 欢 发自广东云浮 “现代化”的市委书记 “我们只有半个小时的谈话时间。”郑利平风风火火地走进办公室。 在云浮,这个地处广东西部的山区城市,市委书记郑利平的工作风格与我们的想象明显不同。他住公寓,吃饭堂, 经常加班。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告知,为了赶时间,他常常让司机“开快车”。 1999年5月,郑利平来到云浮市,任市长。此前一年,他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获公共政策及管理硕士(MPA)学位。 他刚到云浮的时候,人们这样议论:“是个人才,可这样先进的观念符合云浮的情况吗?”6年后的今天,议论都已平息。郑利平在这里的6年,实现了云浮的“系统工程改造”。 6年中,郑利平扮演了一个改革家和“布道者”的角色,而他的思路,明显带有西方化的特点。 “政府官员的政绩不仅是经济指标,不仅是GDP的增长,而应该更看重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郑利平说。他反对政府过多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而针对行政垄断、政府职能转换、公用事业体制改革、政府评议、医疗、教育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他说,“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竞争环境。” 他一直提倡国企改革,“改得越快越好,只要有税收有就业就好。不要管是谁办的企业。”目前,云浮市区的最后一个国企也即将被拍卖。 他喜欢滔滔不绝地讲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他十分反对形式主义。他在先进性教育大会上讲,“工作做好了就是先进”。他的下属告诉记者,他“并不看重官样文章”。 有空的时候,他会看《Time》(美国《时代周刊》)。他书架上摆放着“The year book of China Cities”(《中国城市年度报告》)。他说要把云浮建设成“The most livable city in the world ”(世界最佳人居城市),这样投资自然会到来。他记得,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当地官员就是这样做的。 他工作中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让周边的人接受他的想法。 “什么是依法行政,政府要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他每次大会小会都要强调的内容。 “郑代表了新一代的中国政府领导人,他很年轻,而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在哈佛大学学习时的教授Dennis Encarnation形容他是那种做事情探究到底,而且善于理解他所观察到的细节的人。” 《远东经济评论》记者Susan V. Lawrence这样评价郑利平。 回首哈佛政府管理学院的教育,郑利平说,“学到的只是基本的理念和思维,要结合实际,最佳的方法是结合实情的方法”, 他用流利的英语讲:“Is it better? Is it worse?No, it is just different.哈佛的教授这样跟我说。” 2004年6月,云浮市领导班子换届,他由市长转为市委书记。 革政府的命 郑利平推动下的政府改革,从一开始,就有“自我革命”的意味。 2000年,因为财政运作困难,不能正常发工资的云安县和云城区清理超编人员。两周内,云安县清除了982人,云城区清除680人。第二年下半年,这一县一区财政就实现了收支平衡。这一动作走在全省机构改革之前。 2001年,郑利平提出“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4月4日, 云浮市公用事业局下属的环卫管理处、园林管理处、市政维修管理处、人民广场管理处被撤销,301名职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其中的环卫处,有261人。包括卫生监管员40多人,大多是官太太,她们的上班被称为“逛街”。 按照改革方案,4个处的职工自由组合,成立非公有的经济实体,优先竞标城区公用事业项目。但两年“优惠期”后,所有项目将推向社会,公开竞投。 考虑到政府形象,作为市长的郑利平反复向这些职工说明,“改革是为了云浮更好的明天”。他也希望,职工们相信政府会以负责任的方式对待他们。然而,261名被辞退的职工中有40名工人不服,在市政府大门前示威。 2002年,部分原环卫工人向省高院提出诉讼,状告市公用事业局“非法裁人”。 这一切,给郑利平带来了压力。甚至听说党委当时就有不同意见。但他并未因此动摇改革的决心。 作为改革的结果,4个处被撤销,工人由原来的301人,减为194人。效率反而更高,管理成本降低了25%。 2003年,时任市长的郑利平,推动了另一个“限制政府”的改革——政府评议——由政协委员和企业家对政府部门进行评分和排名。结果,排行靠后的工商局、国税局、交警和供电等部门在政府大会上遭到点名批评。“听说排在后面的几个市直单位负责人,如坐针毡,直冒冷汗。评议活动后,各部门都制定了整改方案,机关作风大大好转。”郑利平说。 这项评议工作由政协承担,政协因而大大提高了地位。整个政治生态发生改变。 “行政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 “目前的改革,压力最大的是,打破行政垄断。”郑利平说。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行政垄断被群众称为‘越穷越见鬼’,由于经济总量少,政府部门运作不规范和公共事业经费不足,一些部门凭借行政权力进行寻租,造成行政性垄断和行业垄断,破坏公平竞争,阻碍市场经济发展。” 在引进外来投资的时候,云浮就曾因此付出代价。一项实际开支只需要2万元的工程,享有垄断权力的单位竟要价30万,投资商被迫移师他处。 面对这样的情况,郑利平授命市法制局起草限制行政垄断的规章。2001年10月份,国内首部反行政垄断规章在云浮出台,明确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外,市内一切工程、物资采购、服务项目,向全社会放开。 在执行这个规定时,郑利平非常强硬。连续几年,这个规定列入市委市政府的督促检查重点项目。 市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一个镇政府都曾因违规操作而被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政府和民众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权力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只是委托了政府去履行公共职能。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任何时候都能履行委托代理的责职。行政不作为,其实也是一种腐败。” 所以,“有些事,不是政府该做的,政府不能越位;有些事,是政府必须做的,政府就不能缺位”。 郑认为,应该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作好,把政府的“有形之手”放到公共服务中去。他对农民治病医疗问题非常重视,强调如果要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 郑也提到,他有一系列经济指标的任务(GDP、出口额、吸引外资、保持政府财政稳定、降低开销、裁员、出售效益低的国有企业、开辟新的政府收入),以及政绩工程的压力,所以,他的工作有时是不讨好的,不但要关注公众的呼声,也必须对其它方面的消息保持敏感。 改革合法性的获得 郑利平推动的改革,正日益获得更多的合法性。 2004年,云浮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是建市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已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 云浮市公务员的工资提高了接近三倍。经济逐渐实现良性循环。就在郑施政以前,市财政捉襟见肘,原财政局的大楼和汽车被查封。而现在,政府的不良资产被盘活,债务偿清。今年二月,云浮云城区清还7000多万元征地欠款。这整个改革得到上级确认。 或许更重要的,郑在政府公共管理领域所做的工作,逐渐把一些先进的观念,灌输到同事们的心中。 云浮的一些改革目前还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有些地区领导来到云浮考察,看了看说,“这应该是将来的方向,但是我不希望在我的手上这样改。” 但郑利平表现出自信,“现在已经渐入佳境,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他说:“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我们的改革还是有力的。” “你要做事肯定会伤着一些人的利益,但作为我自己来说,只要出于公心把工作做好了,就有说服力。我还是喜欢大刀阔斧地干。”郑利平说。 个人调整和政改转型 郑的整个改革逻辑,就是,“要发展经济和引进外资,就要有投资环境,所以要推进行政反垄断,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一流的公共服务。 然而,2004年6月底,郑利平的职务由市长过渡到市委书记。改革的方向随之发生变动。 “郑是个强势的人。原来他当市长是强势政府,现在他当市委书记,是强势党委。但目前改革的对象变了,大刀阔斧改革政府职能的时候过去了,郑进入一个党务工作环境,可能涉及体制改革。他必须有更多的理性和谨慎。”一位云浮官员这样理解。 现在,郑的施政风格变得低调。原来,他常接受媒体采访,现在则不愿过多接触媒体。他说,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理党委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不少人相信,郑对于改革路线有自己的想法,但也需要有对大环境的把握。他们认为,郑不算是标新立异的人。 在日常的工作中,郑对于自己的角色转换非常清晰。有时他到地方调研,有关部门向他请求资金支援,他回答,“这个事情你应该找市长。我已经不在政府工作,不宜直接许诺开支方面的事情。” 一些中层实干派人士,期望郑能推进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因为,他一直表现出赏罚分明。他曾让纪委调查自己的司机,也曾把自己提拔的官员,调换到更次要的位置。 郑利平坐在办公室里,四周挂满了他自己的国画。他是懂得传统的人,即使在他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分析国人行为的论著中,也引用了孔子的话。他说自己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会尝试找到个人和时势之间的调和。 “应该说,基层也不是就应该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探索。在允许的空间范围内,还是应该做一些探索。改一改,试一试。” “会不会有风险呢?”记者问。郑利平哈哈大笑,“有三点我觉得很重要。第一,某些不能改变的潜规则,不要介入。第二,正确看待自己。第三,心态要好。有人觉得我在云浮辛苦,我就想,可惜干满十年(两届),按干部条例我就不能在这里干下去了。” 李万寿 9个月改变一生 李万寿简历 1963年生,湖北人,武汉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和工程博士。 1986-1999:从深圳市计划局科员做到局长助理、局党委成员。 1997年: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留学9个月。 1999.1-1999.8:深圳市风险基金筹备组副组长。 1999.8-:任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 -实习记者 张欢 发自深圳 要找到李万寿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他总是在飞来飞去。第一次通电话他还在西安,而几个小时后再预约时,人已经在太原了。即便是在深圳的办公室里面对面的采访,也总有不停的电话打进来。 “抱歉,作为职业经理人,这就是我的工作常态。”这个40出头的前少壮派官员客气地打着招呼。 从官员到职业经理人,变化源自9年前深圳的一个决定:1996年,深圳市计划每年选派一部分干部出国进修,最终实现1/3领导干部国外受训的目标。 经过层层选拔,李万寿最后获得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当时的他仕途相当顺利,34岁已经是深圳市计划局的局长助理,在当时的深圳,他是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之一。 第一批留学的公务员后来也被称为深圳公派留学的“黄埔一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勇、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英才、国土规划局副局长罗萌和洪海宁、建设局副局长梁小群、福田区副区长方乃纯、龙岗区副区长郭羽蓉……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也是同期“留学生”。 李万寿选择了纽约城市大学,曾经培养过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校。他说自己想离世界的金融中心更近一点。 一年的进修学习,给李万寿带来了巨大改变:观念的、知识的——最大的改变,是他最后放弃了官员这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当时深圳正准备引进国外的半导体芯片生产线。“我当时提出要聘请一位著名科学家作项目联系人,他是IBM的资深科学家,在半导体芯片领域非常有名,在美国、台湾的人脉都非常广。他也乐意帮这个忙。” 这种在国外很常见的聘请专家的做法,最终没能通过。“有同志认为聘请一个外人能信得过么?何况还要花钱。” 深圳当时正筹建会展中心,李万寿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交通,会展中心是一个人流、物流非常密集的场所,把高交馆盖在交通要道上,会对周边的交通造成太大压力;其次,会展中心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建在市中心,可拓展的空间就太小了。 可是最后,“还是领导拍板在前,专家意见在后,这不符合科学的规划理念。” 另外,“还有公交、环卫、污水处理,这些社会公共事业的处理也应该向社会开放,只由政府运作,效率不高。” “出国学到的东西能真正运用到的也就30%,心情有些郁闷,尤其是刚回来时,发现自己所学的甚至对工作还会有反作用。” 就在李万寿为自己的境遇感到困惑时,深圳市开始组建风险投资公司。高科技与投融资的结合充满了诱惑,35岁的他选择了跳出政府,下海做职业经理人。 曾经的局长助理,现在的公司常务副总裁,在该领域被认为是“国内创业投资十佳基金融资人”。 “如果不是这段留学经历,你会选择下海么?” “应该不会。在机关都工作这么长的时间了,人已经适应了,而且深圳的公务员待遇相当不错,为什么要跳呢?” “这九个月对你有多重要?” “决定性的,9个月改变了我的一生。”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