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抗日战场:虎头要塞见证二战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02:33 燕赵都市报

  

抗日战场:虎头要塞见证二战终结

  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炮———41cm榴弹炮。

  

抗日战场:虎头要塞见证二战终结

  虎头要塞的大型地下仓库。

  本报特派记者王小波

  虎头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紧靠乌苏里江中俄边境。当年,侵华日军动用了十几万中国劳工,在虎头镇附近的猛虎山一带修建了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日军称之为虎头要塞。虎头要塞是日军在二战时修筑的最大军事设施,一度成为日本皇军军威的象征。这里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巨炮阵地,还有完备的地下工事,日军称这座坚不可摧的阵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1945年,随着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的覆灭,日军精心构筑的虎头要塞成为其埋葬地。

  1最高机密

  从虎林市驱车向西北,莽莽苍苍的林地和沃野交错起伏,舒缓而大气。在乌苏里江畔,有一座密林环绕的小镇———虎头镇,虎头镇与俄罗斯远东重镇伊曼市隔江相望。

  对于60年前发生在虎头的那场激战,如今上了年纪的虎头镇居民也知之甚少,大战发生前,为防节外生枝,日军驱逐了镇上所有的居民。

  在日军进占虎头之前,虎头一直是县衙所在地。距虎头镇约1公里,有几座丘陵纵横相连,若是在晴天,立于这些小山丘顶上,可以俯瞰俄罗斯伊曼市和远东铁路。据说从东北可以看到哈巴罗夫斯克到符拉迪沃斯克间800公里铁路线的,仅虎头一地。虎头这种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使得它成为侵华日军刺向前苏联的一把尖刀。

  日军入侵东北后,关东军随时等待着进攻苏联的命令,虎头一度战云密布。为此,日军在虎头构筑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要塞:虎头各丘陵地下被掘穿成巨大的隧道,钢筋混凝土的隧道壁厚1米多。这里弹药库、粮食储备库、医务所、澡堂、指挥室等一应俱全,密如蛛网的战斗掩体、交通壕、暗堡把分散的工事组合起来。军用机尝巨炮阵地隐藏其间。日军称之为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一度为日军最高军事机密,甚至于当时参加要塞建设的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回国后,他们的行踪也受到严密监视。冈崎哲夫是当年驻守虎头要塞的一名上等兵,也是虎头要塞幸存的日本守军之一,具有反战情绪。他回忆说,在要塞,日本守军也被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即使是将校也不能进入其防地以外地区。这样,即使是一处被攻陷,其他地方仍能坚持战斗。

  2要塞兴衰

  虎头要塞的落成让关东军更加骄纵,并一度成为日本皇军军威的象征,日本关东军称之为“永不陷落的要塞”和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关东军曾经骄傲地宣称,只要在虎头坚守一个星期,日军就能在对苏作战中奠定胜局。

  为在他们精心筹划的这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日军在虎头这座坚固的堡垒配置了强大的火力。在虎头要塞的主阵地猛虎山猛虎谷一侧,日军自行设计施工建造了一座半地下的永久性工事———巨炮阵地,他们从东京湾秘密运来当时亚洲最大的火炮———41cm榴弹炮来到虎头,巨炮重达300多吨,炮弹直径40cm,弹长120cm,最大射程20公里。巨炮直指俄伊曼铁路大桥和拉佐水塔,目的是为摧毁苏军铁路运输和给水设施,切断海参崴和哈巴罗夫斯克苏军的联系。

  然而,虎头要塞还没有发挥日军臆想的作用,日军在二战战场上一败涂地,虎头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岗崎哲夫回忆了虎头要塞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

  1941年,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虎头要塞也迎来了其鼎盛时期。虎头要塞的守备兵员达到12000人,储备的给养足够1万人3个月之用。士兵们接受了关于苏联地形、兵力等教育,准备充分的关东军对虎头对面的苏联境内虎视眈眈,杀气腾腾地等待着开战的日子。

  但是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形势慢慢地发生了大逆转。关东军被不断地抽调到南方战场和太平洋战常到了1945年5月,虎头要塞的守备部队减少到1400人,不到常备兵员的1/7,兵器弹药被调走,不断传出要放弃要塞的消息。

  虎头要塞的日军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士兵开小差逃跑成为家常便饭,那些被抽调到南方的士兵欣喜若狂,如同摆脱了地狱。

  除了地下建筑设施如故,虎头要塞已经有名无实。更让虎头要塞日军胆战心惊的是,深夜里对面伊曼市彻夜亮着巨大的电灯,苏军正在用起重机吊卸野战重炮!大气都不敢喘的日军心里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3炮灰之谜

  1945年8月8日是“大诏奉戴日”,日军虎头守备队全体人员休假一天,这天日军尽兴欢乐到深夜,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欢乐日了。

  8月9日凌晨,照明弹将乌苏里江照成白昼,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向虎头发起了攻击。苏军集中兵力对虎头要塞发起多次总攻击,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苏军攻击部队约2万人,日军守备兵员仅1400人,空中有苏军的近百架飞机,地面炮兵和坦克部队在推进。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虎北山阵地争夺战尤为激烈,阵地两天9次易手。

  战斗惨况空前。亲历战争的岗崎哲夫回忆说,苏军从地下要塞的烟囱、通气孔投掷手榴弹和液体炸弹,他的一些战友被炸得“像壁虎一样贴在地下工事的顶篷上半天掉不下来”,地下要塞成了日军的地狱。

  虎头要塞争夺战打响后,日军后方部队立即逃跑,据守虎头的日军便与后方指挥部失去了联系。8月17日,日本的电台广播了一整天,虎头日军仍然不知战争已结束,还在坚持战斗。据悉,二战欧洲、亚洲、太平洋地区战火均已熄灭,只有虎头还在进行有组织的战斗,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是对此并不知情,还是将虎头守军作为弃子?这是让人始终难以解开的疑团。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收听到天皇“诏书”广播的守军军官认为,这是苏军的招降计谋,仍然顽固抵抗。

  8月18日,苏军指挥部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但日军军官将苏军派去充当军使的一名日本战俘用军刀砍死,另外几名劝降军使则被驱逐。

  8月27日,中猛虎山日军炮兵中队被歼,虎头要塞完全被苏军占领。除50余人突围外,2000余名日军和开拓民成为这场战斗的炮灰。

  虎头激战成为二战中少有的激烈残酷战斗,近1500名苏军士兵阵亡,在虎头的苏军纪念塔上,密密麻麻刻满了这些牺牲将士的名字和军衔。

  4阵地踏访

  七月的东北到处绿意葱茏。

  经历了六十载风雨洗刷,战争对虎头造成的创伤正在愈合,那些曾经千疮百孔的要塞山体如今都覆上厚厚的绿装。

  由于地处边境,道路崎岖,来虎头要塞的人并不多。车行至一处山坡只见一“二战终结地”红绸斜拉在树上,旁边一座小屋里的人出来收了钱便不见了踪影。穿行在这样密不透风人迹罕至的丛林中,风摇树响,有些怕人,据说这一带最近曾有过野生东北虎的踪迹。

  虎头要塞的巨炮阵地位于丛林掩映的一块平地之上,阵地已经变成一个弹坑形状的巨大怪物。一只大炮弹壳立在掩体处,巨炮只是停留在画面让人想像。侵华日军精心构筑的杀人机器只留下断垣残壁芳草萋萋。据记载,当年那门最大的巨炮只发射了两枚炮弹便出现了故障,日军的穷途末路已不可扭转。

  巨炮阵地通往终战纪念碑的山林小径旁,随处可见大的坑体,坑体内已长满灌木,这些大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升腾而起的炮火。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就位于当年地下要塞的上方,从这里进入地下要塞,立即感到寒气逼人,昏暗的灯光、蛛网似的隧道,让人感受到这不是日军宣称的“北满永久要塞”,而是一扇阴森恐怖的地狱之门。为了这座地下工事,日军费尽了心机,30多米深的隧道通气孔不是笔直的,以防偷袭和投掷炸弹。正所谓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坚不可摧的地下工事成了日本守军的坟墓。

  从博物馆前行千米左右,就到了乌苏里江江边,乌苏里江一半浑浊一半清冽。众多的游人对着江水指指点点,对岸俄边防部队的哨卡清晰可辨,一些人拿着望远镜观看后惊呼:“我看见塔上的士兵也在往这边看1

  不过,今天的乌苏里江边虎头镇似乎更像一个游乐场,游船、饭馆陈杂江边,从要塞里出来,更觉这种平静生活之不易。但愿日军留下的永久要塞成为永久的反战教材。

  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

  战场地址: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

  作战时间:1945年8月9日至27日

  参战部队: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

  作战成果:攻克虎头要塞,2000余名日军和开拓民成为这场战斗的炮灰。

  战役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

  10万中国劳工白骨堆出日军虎头要塞

  日军入侵东北后,为进攻苏联,构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要塞———虎头要塞。

  1939年至1943年期间,大量中国俘虏被日军装上闷罐车运送到这里充当劳工,开始了他们的炼狱生活。一些日本老兵回忆说,劳工们被蒙上眼睛送到指定地点,在日军和日方工程技术人员的监督下,在那里承担一条走廊或一个房间的施工。在日军的皮鞭、机枪的逼迫下,劳工们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累死、病死、冻死的工人不计其数”。但是等待这些劳工的大悲剧还在后头。1943年的一天,虎头要塞工程基本完工,日军以犒劳为由将劳工们集中到一处,突然,枪声大作,劳工们哭喊着纷纷倒在了血泊中。

  虎头光复后,人们从要塞附近挖出了大量白骨,这与日军老兵的回忆基本吻合,虎头惨案轮廓日渐清晰。据初步估算,死亡劳工人数在10万人以上,而今陈列在虎头要塞博物馆内的嶙嶙白骨,无声地控诉着当年日军的暴行。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