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模式”串起产业经济大动脉产业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3:24 内蒙古晨报 | |||||||||
“链条模式”串起产业经济大动脉产业链条链富了河套百姓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唐捷 实习记者 唐倩)眼下正是蜜瓜上市的旺季,五原县隆兴昌镇农民史晓光这些日子格外忙,身为蜜瓜协会会长的他在马不停蹄地为村民们的蜜瓜找销路。史晓光说,身为庄稼人他既是个“父亲”,又是个“媒婆”,他不仅要种好自己的瓜,还要让瓜卖上个好价钱。早在1997年之前,他家还在种大棚菜,但是由于蔬菜市场行情不太
身为党的十六大代表的邬志刚有诸多头衔,他不仅是乌拉特前旗公田村有近三十年党龄的党支部书记,而且是协会的会长,还是年产1200万吨的村办企业油脂场的董事长。谈及过去的村集体经济,邬志刚只有几个字,那就是“一穷二白”,以前因为村里大多是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人们穷得活不下去不得不举家迁走,可后来,当村里调整了产业结构后,村民们又搬回来了。在公田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现在的4000多元,农民的腰包十年一个大跨越,以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增长。现在村里有6个村办企业,固定资产数千万元,村里有150多人就业,有70%的待业青年再就业。同时还带动了物流、饭店、信息、商店等三产的蓬勃发展,有近十户村民家里养起了十多万元的私家车。邬志刚说:“一个村的经济发展仅靠村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拉动力是产业链条。” 8月1日上午,赴乌拉特中旗采访的大巴车行驶在阴山脚下一条狭长的柏油路上,远望去,虽然山的南边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农田,但在山上却是荒山秃岭,看不见一根草。可是走进乌加河镇后才知这个镇人均收入超过4198元,是巴彦淖尔人均收入最高的的一个镇。 刘焕是乌加河镇奋斗村一个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而据刘焕讲,几年前奋斗村还是旗里最穷的一个村,号称是“穷山恶水”。现在,村里家家住着一百多平方米的宽敞小二楼,村民的生活并不比城里差。说起这些,刘焕说,这一切都归功于“致富链”活动的开展。在村里,头脑灵活的刘焕第一个带头实行养种结合,第一个购买回优质德美种公羊,现在他家的德美羊已上了120只。在他的带动下,全村70%的村民开始饲养德美羊,总头数达到3.9万只,形成了养羊的产业链条。他的帮扶对象安宝山就是在他的带领下脱贫致富的。安宝山过去外出贩羊绒曾一下子赔了个底朝天,回村后开始种地,由于没有经济基础,刘焕帮他购买农资,还给他担保贷款3万多元买了50只德美羊,一年后安宝山就还完了贷款,第二年开始赢利,去年他家的纯收入达到5万多元。安宝山从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又开始帮助其他的贫困户。乌加河镇的镇长赵振华告诉记者,今年乌加河镇将引进至少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000多万元。 ★产业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产业链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助推器’”。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丰村的村民任俊明说,1993年他从供销社下岗,当时一家四口人的年收入才1000多元,刚能填饱肚皮,无奈之下,他回家开始种地,并贷款养奶牛。如今他家的奶牛从起初的6头发展到现在的70多头,日生产鲜奶800公斤,一天的收入就有千元,他的家产也从最初的20多亩地到现在的拥有一个养殖场、两个奶站和百亩农田。虽然是农民,但是任俊明却已是个“老板”的身价,开着捷达“坐骑”。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或在场里担当总“调度”,他家常年雇佣的工人就有十几个。 在杭锦后旗同样还有两个传奇人物,那就是刘志升和刘三明父子。一个是“河套牛王”、自治区劳模、头道桥镇奶牛协会的首任负责人;一个是“养牛大王”、全国劳模、头道桥镇奶牛协会的第二任负责人。他们花了22万元承包了乡里的一个养殖场,从最早的18头奶牛开始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00头,不仅搞养殖,还搞乳品深加工,组建了自己的乳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100多万元,这种家庭式的公司已经成为河套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在他们的带领下,头道桥镇有100头以上的养殖场5家,50头以上的20家,全镇农民人均每年来自于奶牛业的纯收入达2400元以上,占人均收入的60%。 乌拉特后旗曾经是一个纯牧业的旗,这几年,随着生态的恶化,政府提出将后山牧区收缩,将山后牧民集中起来,让草原休养生息,其中最大的措施是将旗政府从山后迁出。今年对于乌拉特后旗来说,同样遇到一个特大的历史考验,那就是近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全旗大部分地区的草场枯黄,全旗10个苏木镇、41个牧业嘎查受灾,受灾面积达3650万亩,受灾人口2303户,受灾牲畜31万头(只)。即使如此,也不会影响乌拉特后旗的经济总量,最主要的是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正因此,区内外几十家大小型工矿企业蜂拥而入,来这里“淘金”。而在乌拉特后旗还有一个帮扶特色,那就是驻地企业与所在村结对子,也叫“村企互助链”,共有42家企业与48个嘎查形成的互助链,这些企业不仅吸纳有技术的村民就业,同时还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就连地方上的一些琐事杂事也过问,创造了巴彦淖尔一个新结链模式。目前,乌拉特后旗已经形成一个农畜结合、农工结合的产业链,当地的农牧民说,有了企业的带动,他们的财路广多了。 ★“双链双推”是一个新创举 “‘双链双推’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巴彦淖尔市委书记郭启俊说,现在巴彦淖尔市正在推进产业化进程,因而如何建立一个产业化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虽然“双链双推”活动在巴彦淖尔启动早,但是组织化程度相对低,与目前的产业化发展程度并不相适应,郭启俊认为产业化的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该市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力不强,这是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直接原因。另外,千家万户的分散种植、小规模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居高,品种千差万别,交易方式分散落后,销售难以形成规模,流通费用高,不仅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制约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巴彦淖尔市按照“扶优、扶大”原则,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改组、改造了河套酒业、维信、金川啤酒、富源、恒丰等原有企业,引进蒙牛、伊利、大好大、真心食品、草原兴发、椰风、屯河、佳格、飞亚、娃哈哈、嘉里等国内知名企业。 为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全市组建了玉米制种、蜜瓜、枸杞、奶牛及农畜产品流通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农畜产品流通的农牧民经纪人达1.5万人,绝大多数企业都能采用订单、合同、契约等形式与农户进行产销联系。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组织产业化订单农业合作洽谈会,积极引进市外龙头企业在该市建设原料基地,朝着农企联手、产销衔接、利益“双赢”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双链双推”活动是一个新创举,可以借助中介组织的力量,将农民的采购、生产、销售链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减少进入市场的成本,形成优势,增加农业的竞争力;同时通过企业与农户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延长产业链,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链条经济”的发展是“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所做的探索。而巴彦淖尔市开展“双链双推”的目标是要在2-3年的时间内,使80%有能力的农牧民,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与贫困农牧民结成帮扶的对子,带动70%以上的农牧民参与组织化建设,使75%以上农副产品通过组织化销售或实现加工化增值等。 目前,在“双链双推”活动中,巴彦淖尔市共结成“党员三结合致富链”12590链,组建农牧区经济组织1689个,这些组织把农牧民的信息、生产、经营、科技、服务、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小市场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搞培训、建市场、办经济合作组织、拓基地、抓订单,党员干部和广大党员在“链条经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采访中不少村干部这样说,在过去,村干部的工作就是收税催费搞计划生育,干群关系紧张,天天忙也要不上几个钱,村干部费力不讨好还背着个骂名。村里没有村委会办公室,村民们开大小会要么蹲在墙根下,要么在村民家里,村干部成了“流浪汉”。而现在,不管走到哪个村,都有村委会办公室,有的还是崭新的楼房。村干部有事干了,有的是协会的负责人。他们走南闯北,招商引资、市场调研、跑销售,搞农产品深加工,村干部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了。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