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俄老兵回忆出征东北:东北凄凉景象让我触目惊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0:54 华夏时报

  提起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没有人会忘记1945年百万苏联红军越过中苏边界,对盘踞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进行了最后的毁灭性打击。为此,记者专访了当年参战的苏军老兵,他们鲜活的记忆为我们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百姓拆掉木屋让我们建桥渡河

  塔拉斯·舒德洛,退役少将,现为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副主席,瘦高个,满头银发。在家中接受我们采访时,舒德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展示他与时任大连市市长薄熙来的合影。1945年参加抗日战争后,他在大连驻扎了8年,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前些年他两次回到大连,对这座城市发生的巨变充满惊叹。

  1945年,只有18岁的舒德洛在一个反坦克营担任排长。他所在的后贝加尔方面军第39集团军于1945年8月9日凌晨越过中蒙边境,到达中国海拉尔地区。

  因为后勤保障不足,苏联红军战士经常缺水少食,而且没有帐篷,在野外休息时经常受到蚊虫的叮咬。“穿越大兴安岭时,我们披荆斩棘,硬是为大部队开出了一条通道。”到达大连后,舒德洛和战友们才第一次能够在房间里休息,体验到“高枕无忧”的滋味。

  舒德洛用“悲惨”二字形容他在东北看到的情景。“东北的老百姓很穷。有些当地人没衣服穿,就找日本兵的尸体,扒他们的衣服。”舒德洛说,“我们到大连的时候,发现当地人的主食是高粱,原来大米全都被日本人抢走了。”

  虽然东北老百姓忍饥挨饿,但他们却给苏联红军提供了毫无保留的帮助。据舒德洛介绍,一进入中国境内,苏军官兵就感受到来自中国老百姓的巨大支持,“我们要渡河,没有材料建浮桥,当地老百姓就给我们提供木料。找不到木材时,一些老百姓就拆掉自家的小木屋让我们造桥,特别感人。”

  抗战结束后,舒德洛随部队在大连驻扎下来,担任侦察排排长,一直到1953年才随部队撤回国。他回忆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他和当地中国人一块庆祝了这个节日。“所有人都非常激动。人们在街上游行,发表演讲,表达快乐的情绪。”舒德洛说,“这一天让我至今难忘。”

  东北的凄凉景象让我触目惊心

  瓦西里·伊万诺夫现任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会长,84岁,尽管之前已经多次接受过记者的采访,但这次他依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到参加解放中国东北的经历,伊万诺夫拿出两张当时苏军在东北的作战路线图,侃侃而谈。

  1945年8月,24岁的伊万诺夫随部队从苏德战场转战到中国东北边境,准备参加对日作战。

  几天后,伊万诺夫所在的部队开拔前往黑龙江佳木斯市,一路只遇到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的零星抵抗。伊万诺夫说,佳木斯一役是他们部队在行进路线上遭遇的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日本关东军派重兵把守这座城市,加强了防御工事,城里的不少楼房也成为日军的“堡垒”。在苏军发动猛烈攻势后,伪军很快就缴械投降,但关东军仍然负隅顽抗,战斗一直持续了7天,日军最终投降。

  虽然早就对日军在中国的恶行有所耳闻,但日本人在东北烧杀抢掠后留下的凄凉景象仍然让伊万诺夫感到触目惊心。他说:“我军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破败的房屋,当地老百姓缺吃少穿,生活的基本保障都没有。很多地方没有

医院,不少孩子不是活活饿死就是病死了。”伊万诺夫介绍说,在行军路上,苏军官兵经常将一些糖果分发给当地的孩子们,“小家伙们会显得异常兴奋和激动”。

  有一件事让伊万诺夫至今记忆犹新。一次伊万诺夫所在部队给经过某地的居民分发稀粥,有一个人跑来领粥,由于没有任何餐具,最后他竟然用双手将粥捧走。他说,“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个人的家在战火中被毁,已经一无所有,这足以说明当时东北老百姓的悲惨处境。”“当时看到这种情景,我和战友们感到非常难过。当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消灭日本兵,尽快结束战争。”

  东北老百姓对苏军的热情帮助给伊万诺夫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军进入东北时正值雨季。部队的汽车、坦克和大炮等辎重常常陷入泥泞,中国老百姓,包括很多老人都跑过来帮忙,让我们很感动。”

  伊万诺夫对记者说,参加解放中国东北的战斗是他一生最宝贵的经历。目前,他正在写一本回忆录,记录那段不平凡的烽火岁月。(综合新华社电)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