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抗战:“跟共产党走没有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15:41 新华网

  新华社太行十三日电 汾西汾东地区的老百姓,过去只知道“八路军好、八路军不欺骗人”,“八路军能吃苦,老百姓负担轻”。从这一次反“扫荡”后,他们更认清了一个道理:“跟共产党走没有错”。

  反“扫荡”结束后,各地方的群众回忆了一下,反“扫荡”前后及反“扫荡”中,共产党八路军以及抗日民主政府不仅号召大家快收、快打、快藏、空室清野,还帮助他们。
敌人快来了,军队政府人员更苦口婆心地说服他们。“现在想一想,这些都是为了咱们,要不是人家这样督促,咱们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呢!”这是青城某村一个老百姓在“扫荡”结束后说的话。另一个老百姓听了接着说:“人家共产党都是活神仙,‘扫荡’前共产党说:越接近胜利,敌人越疯狂,杀人抢粮更厉害。这话在反‘扫荡’中证明一点都不错,幸而咱听了人家的话”。敌人在青城杀了好多人,有人回来说:“想想呀,那个女同志在敌人没来以前,一天来两三趟,告诉咱们快藏,敌人‘扫荡’快开始了,检查咱们转移,咱们不听人家的话,受了这么大损失,这真是上当并领教。”

  在反“扫荡”中,浮山的汉奸威吓老百姓:“

八路军这一下子可叫日本打走了,抗日政府再不能回返庄子住了。”老百姓刚听到这个谣言,非常担心,但是事实却与汉奸的谣言相反,不多几天,八路军为打击敌寇第二次回到浮山腹地,“清剿”在大户垣、小蒜堰等地,一连攻击了两天,敌寇不但没有过去,反而遭到很大杀伤,窜回临屯路去了。随着抗日县政府又回到原地,老百姓见到县政府回来了,很兴奋地说:“你们回来了,我们就有了靠山,我们什么也不怕!”浮山柳树垣河底村的人,被敌寇杀得很多,敌寇退走以后,被杀者的亲戚都去帮着掩埋尸首,当掩埋时,他们长叹着:“军队看着咱们都没有走,在西边小蒜堰不要命地打了一整天,咱们没有乘空转移。要听了人家的话,转移了,哪会有这大害。”

  分散在这一带的干部,始终和人民在一起指挥老百姓转移,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分区有三个干部,就隐蔽在距敌寇“清剿”的××东侧,最初他们指挥老百姓怎么隐蔽,站岗放哨和监视敌人,敌人来了,怎样转移,但是有的老百姓只是按他们自己想的去做,呆在沟里不动,结果敌人来了,牵走了十多头牲口,人也几乎吃亏。这时,他们仍然耐心说服群众,要常放暗哨监视敌人,并规定各种暗号。他们并派几个上山去给老百姓放哨,监视敌人。不久敌人又来了,老百姓要赶着一百多头牛顺大河沟出去,那三个干部又说服群众不能顺大河走,指示向另一条沟转移,一会,放哨的跑回来说:“八路同志说的,就是对。现在大河里已有很多敌人。”从此,他们非常听这三个干部的话,那一沟的人和一百多头牛,一点也没有损失。八路军在韩路歼灭了敌寇两个教导中队以后,洪洞各地方的老百姓说:“八路军就是厉害,一点都不知道怕。”另一个说:“八路军不怕死,还不是为了咱老百姓。”也有的说:“这次只是从这里过的八路军的一个尾巴,如果从这里过的八路军都打敌人,一定要打死十多个鬼子的呢。”

  洪洞渡过反“扫荡”后,老百姓悄悄地回来,一个人问抗日政府:“我们现在回来不回来?”得到“回来吧,不要紧了”的答话后,他就回到隐蔽的沟里,把老百姓都叫了回来。

  曲襄老百姓从野外回到村里,很得意地说:“听了八路军的话,保你不出岔子,不听八路军的话,又受损失,又害怕。”

  冀氏村干部在反“扫荡”中领导着群众安全转移,领导民兵打麻雀战,埋地雷,群众很有信心地说:“上级叫咱干什么,咱就干什么,保险没错。”只有马寨村听了汉奸谭德的话,集体去迎接敌人,结果吃了很大的亏,老百姓后悔地说:“为什么咱们把共产党说的话忘了呢!”

  敌人刚过去,冀氏×村一个老汉日夜念着:“怎么咱们的军队还不回来呢?”一个汉奸特务听见了说:“叫他回来干什么?敌人一来就跑了。”老汉理直气壮地说:“八路军没有跑过黄河去。他们是跑着去打敌人去啦。”等到八路军回到×村住时,老百姓很兴奋地跑去问长问短,像亲人一样。

  特别是沁西汾东这个地区,过去曾长期受过军阀的蹂躏,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确实认识到: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共产党指出的道路是群众要走的路。(原载1944年2月26日《解放日报》)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