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逆差下的我国图书对外贸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4:13 《环球》杂志 | |||||||||
《环球》杂志记者/夏海淑 对于从事图书进口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7月16日是个“大日子”:这一天,他们将与外国同行们一道在全球同步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六集。业内人士预计,这本售价200多元的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半血王子》,国内销售额将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如果考虑到我国每年图书出口的总金额不过是1个多亿,这个1000万带给中国图书市场的,或许就不完全是惊喜了。 逆差下的图书贸易 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我国图书的对外贸易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逆差。 据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版权局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书刊14608万美元,出口书刊2330万美元(其中图书为1867万美元),贸易金额大约为6∶1;引进版权12516项,输出811项,两者之比高达15.4∶1。 更令人惊心的是,就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差距在逐年扩大。 外文局副局长、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总经理齐平景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中国图书出口1800多万美元,仅相当于内地发行量的0.3%;而美国每年出口图书近20亿美元,德国和日本也各有6~8亿美元。这种状况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出版业发展状况太不相称。 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图书的出口?是因为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工作做得还不够?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经理助理梁建瑞认为,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图书出口工作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建立了专业的中文书店,这一点许多国家都做不到。” 齐平景也说,除了非洲和部分拉美国家外,中国图书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光在北美就有几十家中文书店,“事实上,中国图书出口遭遇瓶颈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齐平景介绍说,中国的图书出口分为中文图书和中国版的外文图书。由于语言障碍,中文版图书的海外发行主要靠中文书店和东亚图书馆。“图书馆的经费是有限的,而可以看懂中文书的除了华人华侨,就是汉学家,他们的购买量也不可能快速增长。” 至于中国版外文图书,虽然可以进入当地大众市场,但由于翻译成本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实际出口量每年不过100万美元左右,而且没有利润可言。 这样的语言“瓶颈”,显然很难在短期内突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中文语种,制约了我国出版物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梁建瑞说。 此外,中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科技不够发达——国际书刊市场上科技类书刊占有率最高——也是影响我国图书出口的重要因素。 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文化差异。对此,同心出版社总编辑谢玺璋的表述相当直接:“相对于美国、欧洲,中国文化一直是弱势文化。100多年来,中国主要是从国外‘拿’东西,很少能‘送’出去。中国图书不是想不想输出的问题,而是人家想不想要的问题,是东西文化的问题。” 短视下的出口困境 在语言障碍、经济科技实力、文化隔膜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在制约着中国图书出口市场的发展? 齐平景认为,中国出版行业的“近视”,也是造成图书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中国的出版市场太大了,每年1000多亿的发行规模使大多数出版社很少考虑开拓海外市场的问题。现在国际出版业的趋势是联合,许多出版社从图书策划的时候起,就开始进行跨国的联合制作。但中国有几家出版社在策划选题的时候会考虑联系国外的出版商呢?” 其结果就是: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种类都在快速增加,但可供图书出口公司选择的品种却并没有增加。在采访过程中,《环球》杂志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感叹:“适合出口的书实在是太少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的许多出版社不但在制作图书时没有“走出去”的意识,就是有机会走出国门展销图书了,也是懵懵懂懂,闹出了不少笑话。 例如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法兰克福书市上,齐平景就曾亲眼看见一家东北的出版社在展台上摆出了《怎样饲养肉犬》。 “我赶紧把书压下去了。”他回忆说,“幸亏人家看不懂中文!欧洲人觉得吃狗肉就像吃人肉一样恶心,我们却跑到那里卖怎样养肉犬的书,这算怎么回事?” 正是因为出版社对参展准备得如此草率,在许多国际书市上,中国展位前“冷冷清清,效果很差”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而在大部分出版社不重视国际市场的同时,有些出版从业者却对到海外“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国外图书价格昂贵,对中文书籍又有一定需求,到海外搞图书推销是件很有赚头的事情。 于是,租一个场地、带一批图书,到邻近国家搞几天展销,近年来成了不少出版、发行公司的“业余活动”——反正是现场卖书,价格低点也无所谓。 但这种短期展销的直接后果却是:中文书刊的市场价格体系很快被打破,书刊销售利润率直线下滑。在此类展销较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专业图书出口公司和中文书店已经不得不退出市场。 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必将影响中文图书的海外营销。 在发行方面,中国的出版业同样存在问题。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图书出口公司,占据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齐平景却坦率地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我们公司采取的仍然是传统发行方式,虽然在国外有众多的发行伙伴,但对人民币升值与否、国内外出版状况变化等因素,并不能做出很快的反应。” 他还认为:“其实图书出口是一个资金需求非常大、专业要求非常高的行业,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中国虽然号称有几十家图书出口公司,但都很难真正做大。” 图书出口路在何方 面对日益扩大的图书贸易逆差,齐平景指出,目前中国图书进出口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2005年初,在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的主持下,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下属的出口工作委员会进行了改选。齐平景认为,通过加强出口行业协会的职能工作,可以加强行业自律,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梁建瑞则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文书刊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真正有潜力的还是版权输出以及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口。 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王竞博士曾告诉媒体:在德国市场上,有很多介绍中医、气功的畅销书籍,但基本上都是德国人写的。究其原因,就是中国自己出的相关书籍,并不符合普通德国民众的阅读习惯。 梁建瑞也回忆说,两年前他在美国著名的巴诺书店看到了很多介绍中国的图书,“但全都不是我们国内出版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国内的出版社还没有为海外市场量身打造图书产品的习惯;另一方面,国外出版社在熟悉本地市场和营销上的优势的确是我们无法比拟的。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出版社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已经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2003年,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与香港公司联合成立了长河出版社,专门面向美国市场出版英文书籍;200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文化中国”系列图书的版权卖给美国《读者文摘》,在全美出版发行后销量可喜;今年,外文局又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中英文版本的《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发行。 此外,中文图书是否能更好地“走出去”,政策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齐平景向记者感叹:“图书出口不但是一种贸易行为,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加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但我们政府对于图书出口行业却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在国际上,由政府扶持相关企业进行文化产品出口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例如法、德等国都有针对版权输出和图书出口的补贴政策,法国甚至鼓励出版社用2.5折的超低价向不发达国家出口科技图书,企业的亏损由政府来“埋单”。 梁建瑞则指出:“中国图书‘走出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国家实力、文化影响力、出版是否外向型等多个方面,进出口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他相信,到了2008年,随着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图书出口会迎来一个高潮。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