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不过是弱者的借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7:07 中国青年 | |||||||||
文-吴志翔 一个众所周知的典故:庄子与好朋友惠施在水边散步聊天,庄子忽然大发感慨:“看水里这些从容游动的鱼,它们是 多么快乐啊!”惠施就跟他抬杠:“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毫不示弱:“你也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鱼的快乐呢?”
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你的快乐生活,对我可能是无法忍受的折磨——但是否真的快乐,只有你自己知道 ,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同样的道理,一份平淡生活,对你来说是寂寞的煎熬,对我则完全可能是求之不得的清静; 在你的概念里,平淡意味着平庸,就我而言,平淡有可能是一种看云卷云舒、听落花无言的自在境界。差异性值得尊重,因为 这里不存在什么价值选择的问题,无所谓高低优劣。 只是,当我们开始言说“平淡”甚至标榜“平淡”的时候,它就开始散发出了异味。比如,我们听到某位熟人不甘于 平淡,独自在那儿苦苦奋斗,结果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处境极其不堪时,就会忍不住感慨:“还是平淡一点好啊!”这个 时候,平淡就成为一种自我安慰,成了替自己因为害怕失去和失败、而沉沦于平庸的惯性化生活辩护的借口。再比如,那些曾 经沧海的人们,那些经历过“幽幽暗暗、曲曲折折”的人们,在终于走出了生活复杂性和丰富性的隧道以后,也常常会留下一 句:“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他却又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了,因为此时此刻平淡的魅力其实全部来自“不平淡” 。 在我看来,向往平淡是一种趋于衰老的状态。就像我们的父辈,可以平静地坐在门槛上漫说故事,闲话当年,不应该 再折腾,不必面对尖锐的冲突、犹疑中的反复、无畏无惧的决断。浪漫派诗人非常喜欢谈“心灵的回旋状态”,老人们就在平 淡中逗留,并且因为这样的平淡而显出几分智慧。可是在那纵横的皱纹里,却镂刻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们现在确实在优美地 回旋,可是谁没有过飞瀑直下的壮美?谁没有过漫溢堤坝的野性?谁没有过浪花四溅的激情?谁不曾有过属于自己的三峡? 年轻时候的人,其实并没有所谓享受平淡的资格。生命本身有一种冲动,它要求你去经历、去承受,甚至去失败,“ 平淡”云云,无非是不敢直面人生、不敢迎接挑战的逃避之辞罢了。没有出海就要躲在港口里,没有冲突就勉强维持内心的和 谐,那是弱者的姿态,是安于现状,是抱残守缺,是爬行的生活。不曾浮躁过,不曾骚动过,不曾愤怒过,不曾反抗过,算什 么青春?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脉是极其推崇“平淡”的,用殷海光的话说,就是主张“去繁缛,而致虚静,而至清寂渺为,而 收敛生命能量以至退藏于密,终至化消人为以归于自然”。在这个“收敛生命能量”的文化河床上,铺满了“平淡生活美学” 的鹅卵石。在以平淡为至高境界的价值领空,与世界对话、与现实对视、与命运对抗的个体消失了,激情、欲望、主张、理想 都被冷落了,而怡然自乐、旷达洒脱、含蓄平淡、逍遥自足之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则备受宠爱。但是,扯掉那些自我欣赏 、自我陶醉的平淡、恬淡、散淡的装扮,剩下的是什么?不过是萎缩的自我,不过是怯懦的和谐,不过是逃避的自由。 风雨之后才有彩虹。绚烂之后才有平淡。冲突之后才有和谐。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平淡”并非是指平凡的劳作方式 ,只要是劳作着,在我眼里就是一种不平淡,因为那就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跃入生存的荒野,建立起与世界和大地的亲缘,开 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荣的荆棘路”。在那儿,一定有风雨的晨昏,有冲突的爱恨,也有绚烂至极的美丽。 在争着出人头地的过程中,要“君子”不要“小人”,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学会过平凡生活。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