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日本右翼言论中国学者应该有所回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17:08 中国青年 | |||||||||
《中国青年》:你和日本学者探讨过你的这些课题吗? 王向远:在几次会上提到过,那都不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题会议。在一次翻译研究的会议上我又忍不住提起来,一个 日本学者就把脸一沉,说道:“王教授说的‘文化侵略’我不明白,文化怎么侵略?‘麦当劳’在北京到处都是,那是美国文 化,中国人吃不吃那是中国人的事,你不能说人家美国文化侵略了你。”
我反驳说:这位教授举的这个例子很不确切。中国东北在伪满期间,日本人强迫中国学生在每天早晨上课之前遥拜皇 宫,唱日本国歌《君之代》,强迫学生学日语,学不好日语不能升学,请问这算不算文化侵略?对方无言以对。 每次提起这个问题,多是话不投机。许多日本学者对这方面的话题故意回避,或者直接间接表示反感。 《中国青年》:他们为什么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呢? 王向远:我在第三本书《日本右翼言论批判》中解答了这个问题。2004年3月,我作为京都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 授去日本讲学两年。一到日本我就开始逛书店,有时每天逛两个书店。我发现了大量日本右翼势力反华、否定战争、妖魔化中 国的书,数量有一两百本以上。他们说什么日本的“大东亚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伪造的,从军 慰安妇是卖淫行为跟军队没关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是不公正的……看了这些书之后,我心情很不平静。我跟我的日本学 生聊天时,随口说出一个右翼作家的名字,学生说知道,并且对其作品耳熟能详,我很吃惊,决定马上写这本反驳右翼言论的 书。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们对右翼的文化挑衅必须作出反应,我们不能漠视。 右翼分子有三个特点,第一崇拜“天皇”及天皇制。第二,是反共。第三,对战争暴行彻底否定。他们很极端,认为 日本什么都好,全世界日本最优秀,日本做的什么事都好。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歧视”观,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 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日本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过去。 《中国青年》:你亲眼目睹过右翼分子的嚣张行径吗? 王向远:我碰到过两次。日本共产党在演讲争取选票,右翼分子开着摩托车,上去就一通捣乱,然后扬长而去,警察 都来不及反应。我还看到日本右翼的宣传车播放着日本旧军歌,在街上“暴走”;还听日本学者说,几年前中国影片《南京1 937》在日本的某一个县上映的时候,即使有警察保护,银幕还是被泼上墨水而后被撕破,十几分钟后就被迫停止上演。 在这些事情的刺激之下,我的写作速度较快,除了上课讲学之外,每月平均写3万字,可谓奋笔疾书。 《中国青年》:你岂不是跑到日本右翼的身边去反右吗? 王向远:(笑)对。感觉身临其境,也很痛快。不过我所在的京都外语大学是对中国友好的大学。 《中国青年》:有危险吗? 王向远:个别学生知道我的“身份”,跟我要书,我暂时不想给。你知道美国华人学者张纯如女士因写了揭露南京大 屠杀的《南京暴行》一书,多年来一直没能摆脱日本右翼的骚扰,最后饮弹自尽,据说与日本右翼的骚扰密切相关。而我的书 ,是对日本著名右翼学者点名道姓的批判和驳斥,结果更可想而知。 对右翼分子,即使在日本也有不少人讨厌他们,有是非辨别能力、有良知的日本人对右翼言论并不买账。书店里一个 有意思的现象是:同一个书架上既放着右翼的书,也摆着正义人士的书;既有对南京大屠杀的抹杀,也有对南京大屠杀的揭露 。那是一个多元的、互相牵制彼此制衡的社会结构。 《中国青年》:可你总是难免会和日本人有观念上的碰撞吧? 王向远:有一个叫田中的公司职员,自学汉语十年,每个周日晚上来和我“有偿聊天”三小时,等于是让我辅导他汉 语。他每次都带来一些网上下载的反华文章给我看。我们就辩论,有时竟然激动地“啪啪”拍桌子,嗓子都喊哑了。完了以后 他还照样来。(笑) 有一次他说,他看到一篇文章上说中国人营养过剩,小胖孩太多了。我就说,你看现在中国衣食富足了,商品极大丰 富,不比日本差。这个他倒是也承认。他汉语说得很好,就是不到中国来,因为他“不屑”来。我说田中你对中国那么有兴趣 ,最好到中国去看一看,你现在了解的都是书面知识,而且又都是负面的,去中国看一看就会知道和你的想像不一样。 《中国青年》:你的日本学生可以说代表了日本的未来,他们在中日关系上持有怎样的观点? 王向远:他们大多是对中国文化有好感的人。这种好感一是来自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二是来自中日贸易关系比较密 切,学好中文今后好找工作。但在历史问题上,他们比较容易认同右翼言论。 这次临放暑假,考完试了,我还有最后一堂课,我说今天就不讲课了,聊天吧,就聊中日关系。学生们不停提问,特 别是历史问题。他们问中国人都反日吗?南京大屠杀真的死了那么多人吗?根据什么说死了那么多人?我回答说,一个农民家 里养鸡,少了哪一只他都知道,难道一个家庭中少了哪个成员他能不知道吗?洋洋洒洒整整讲了两个半小时,其间没有一个学 生离开,也没有人明显表示反感,这些年轻人提的问题都源于右翼的观点,但我觉得我的话起了作用。那天讲完了感觉真是痛 快! 前几天,我的一个日本学生来到中国,我把她带到海淀图书城里一个专营抗战书籍的书架。有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图 片资料的书,我一边翻给她看一边给她讲,一会儿发现她竟然哭了。问我:中国人看了这些会有什么感觉?我说你现在是什么 感觉,中国人就是你感觉的百倍千倍。 去年冬天七个日本学生来我家,在我的书架上,一个学生看到了一本写“731部队”的书,就问我什么是“731 部队”?他们都不知道。我就给他们讲。当我讲到日本人进行活人解剖,那个将被解剖的少年竟然那么乖巧地配合着,他自己 脱光了衣服爬到解剖床上仰面躺下来,当我讲到那个孩子的内脏被取出后放在容器中还在跳动的时候,有两个日本女学生哭了 。他们这些在和平年代中长大的孩子其实很善良,不能忍受这样的暴行。他们小声嘟哝道:难道他们真是这么干的吗?…… 《中国青年》:你的中国学生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反应? 王向远:前几年,我有几次在课堂上讲,我们经常在影片上、照片上看到中国人被活埋、被砍头,你们设身处地地想 一想,这些人临死前在想什么?他肯定想: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死去?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弱呀!如果一个国家不行了,个人算什 么,简直就是一只蚂蚁,不管你是谁,是什么人物,都无济于事。这些话对学生的震动很大。 《中国青年》:你觉得日本右翼会如何看待你这三本书? 王向远:日本右翼肯定会把这三本书看成是“反日”的。其实,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我决不做 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写《日本右翼言论批判》,决不是为了“反日”。在书的“前言”中我曾说过:“对日本右翼进行批判 ,遏制右翼极端势力的横行,不仅是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术界的急务,也是有正义感和学术良知的日本学者的责任。只有中日 两国的学术文化界和舆论界共同对日本右翼言论的虚伪性、荒谬性加以揭露和批判,才有助于遏制右翼极端势力的猖獗,才能 帮助人们认清日本右翼的真面目,并将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与日本广大爱好和平的国民区分开来,这将有利于21世纪中日两国 关系的健康发展。”我的想法就是这样。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