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焦点访谈:布达拉宫的历史瞬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1日21:52 央视《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9月1日播出节目《布达拉宫的历史瞬间》,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方静:

  现在大家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座建筑,相信很多观众朋友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座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始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松赞干布时代。它巍峨矗
立在拉萨红山上,默默俯瞰着西藏的变迁。 今天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时候,让我们走进布达拉宫,看看时光在这里留下的重要瞬间。

  解说:

  人们常说:“不参观布达拉宫,不算到过西藏”。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城中心红山之上,它依山而建,蜿蜒而上。整个宫殿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140米,主楼最高处海拔高达3763米。雪域高原,空气稀薄、阳光明媚,远远望去,红宫与白宫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让人叹为观止。

  布达拉宫不远处坐落着西藏佛教协会的院子,那里住着一位年近八旬老喇嘛,他叫强巴格桑。每天早起,他都要在佛像前供上清水,然后开始诵读经文。这是他在布达拉宫出家修行生活60多年养成的习惯。强巴格桑现在在西藏佛教协会工作,这些年,一直和侄儿一家住在一起。闲暇时,老人总爱给孩子讲讲布达拉宫的故事。

  强巴格桑 中国西藏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布达拉宫之所以文明,是因为它是土石木和众多文物所组成的藏族宫堡式建筑,是中华民族文物保护中最夺目的明珠。

  解说:

  几十年过去,从外表看起来,布达拉宫没有任何变化,强巴格桑却从青年变成了老人。也只有这样的老人才知道,布达拉宫到底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1961年,布达拉宫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那一年,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甘丹寺等八项古迹一起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强巴格桑:

  当时布达拉宫变成了由文管局来管,由解放军来保护。

  解说:

  历史上,布达拉宫一直是昔

日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是西藏地区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进藏。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延续一千多年的农奴制度结束,曾经是历代统治者居住的布达拉宫在瞬间人去楼空。

  强巴格桑:

  当时布达拉宫里只有5个僧人了,我们五个僧人分别住在宫殿的东西南北四个地方,那时生活得比较困难。

  解说:

  就在1961年,布达拉宫由领主的宫殿变成了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那时布达拉宫一直关门谢客,出入宫门的只有西藏文物管理机构派出的工作组,负责文物的清点保护。受工作组指派,强巴格桑等数人负责布达拉宫的日常维护,二十年如一日。与那时寂寞的布达拉宫不同,和平解放后的西藏发展日新月异。几十年里,这里第一次通了公路,成功地降落了第一架飞机,有了第一加工厂、第一所学校,建起了第一座电站和第一个现代化的

医院

  1980年,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西藏发展的新方略。这年1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正式将布达拉宫对外开放,关闭二十年的布达拉宫打破了多年的沉寂。

  强巴格桑:

  1980年布达拉宫开放时,选了十个灯香师负责殿堂的管理。可能领导觉得我在维修布达拉宫中受了很多次伤,所以有幸把我选上了。开放那一天,门票五角钱一张。那天来朝拜的、参观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排队都排到了宫门外、山脚下。

  解说:

  藏传佛教徒心中的圣殿――布达拉宫的开放,让人们欢欣鼓舞,信徒们可以到梦中的圣地朝圣了。中外游客也可以走进这古老的宫殿,近距离地欣赏布达拉宫独特的

建筑艺术,细细观摩宫内那些人间罕见的经书、佛像、唐卡以及壁画。

  强巴格桑:

  布达拉宫里面的墙上都有壁画,有的(壁画)是用绿松石作颜料,有的用珊瑚作颜料,金子和银子都是壁画的颜料,整个房子的壁画都是用珍贵的金银珠宝作颜料。大家不来看是不知道的,那是很珍贵的。

  解说:

  布达拉宫里奇珍异宝无数。对外开放,让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可就在这时,因为年久失修,这座300年未曾大修过的建筑开始出现不少险情。

  强巴格桑:

  布达拉宫好多地方的木头已经开始变朽,而且到处漏水。

  解说: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拍下的资料片。这是布达拉宫里的西大殿,木构件已经完全腐朽虫蛀。有的地方梁柱椽、木腐朽如粉,完全失去了承重的作用。

  这是宫殿的地基部分——地垄墙,这里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地基下沉,土木结构扭曲变形,有些宫殿因此发生倾斜。墙上的壁画也开裂起鼓。一直从事布达拉宫维修工作的强巴格桑喇嘛,这时也开始感到束手无策了。

  强巴格桑:

  要维修,我的方法已经用尽了,我们也只有三五个维修队员,人手也不够,因为没有财力,雇人也不能超过15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解说:

  布达拉宫急需维修,可钱从哪里来呢?那时,中国大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的手头并不宽裕。1984年,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发生了火灾,火灾引起了国家文物局,特别是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文物部门正式展开对布达拉宫险情的调查。

  时任自治区文教局副厅长的甲央,当时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为了尽快调查清楚险情,推动维修尽快进行,这个身材高大、性情豪爽的藏族汉子,当初竟急得掉下眼泪。

  甲央 原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一看到布达拉宫这样一个险情,这样一个状况,作为一个民族干部来讲,心里也是非常着急。祖先留下来的这样无价之宝的这些东西在我们手上毁灭了,那我们是无法向祖先,向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也没法交代。

  解说:

  经过仔细勘察,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专家共同拟定的险情报告迅速送达党中央国务院,情况紧急。1988年10月,国务院从中央财政拨出5500万元的专款,15公斤黄金和45公斤白银专供布达拉宫维修。1989年10月11日,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依民族风俗和宗教礼仪破土开工。

  按说强巴格桑喇嘛该放心了,但这时他又产生了新的忧虑。布达拉宫是古代宫殿,这里每一处选材,每一处工艺都十分考究,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屋顶也带有讲究。它需要精选西藏特有的红阿尕土夯打而成,维修能保证这些细节吗?老人非常担心。

  强巴格桑:

  阿尕土有两种,最好的是红阿尕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很难找,布达拉宫必须用这种土。

  甲央:

  整旧如旧,这是我们文物管理工作,特别是文物古殿维修的原则。原来是用什么材料,现在应该用什么材料,不能说原来用的材料不用,用一个新的材料,那也不符合文物保护维修的原则。

  解说:

  强巴格桑喇嘛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了,他看到承担维修的是西藏技艺精湛的古建技术人员,他们取来了特殊的红阿尕土,还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修缮。

  这是藏族传统的建筑工艺——打阿尕,布达拉宫中的每一寸屋顶、每一寸地面都是这样夯打出来的。

  1994年,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工程顺利完工,人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年,维修后的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布达拉宫的价值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强巴格桑:

  我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经过那么多年的维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上中央的大力支持,布达拉宫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声名在世界各地传播,这很了不起。

  解说:

  如今布达拉宫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年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香客约30余万人。甲央虽然退了休,却还在为西藏文物保护工作奔忙。强巴格桑喇嘛继续研究佛学,有时还会为维修提提建议。2002年6月,中央财政又拨出一亿七千九百多万元对布达拉宫进行二期维修,至今古建筑主体维修部分已经完成。

  记者:

  历尽千百年沧桑,今天的布达拉宫依然雄壮巍峨。近几十年来,人们又对它进行精心修缮,是希望这个代表着西藏地区建筑艺术和民族文化最高成就的布达拉宫,能够坚固牢靠、流传百世。

  主持人:

  强巴格桑说,他们的佛经上有一句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给布达拉宫带来美好和吉祥的人,布达拉宫一定会把美好和吉祥带给他。

  自治区成立的40年间,西藏的工农业生产、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全面发展,通讯交通方便快捷。西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8200元和1860多元。

  古老的布达拉宫生机勃勃,正以崭新的面容接待来自各地的香客和游人。布达拉宫见证着昨天的巨大变迁,也期待着西藏美好的未来。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