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回忆我的外公朱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4日04:55 中国青年报

  2002年春,在我自己主动要求下,作为中组部选派的外调干部,我踏上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武乡县挂职锻炼之路。

  这里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总部驻地,是我的外公朱德及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工作、学习的3年时间里,我沿着外公留下的足迹,访农家,进农户,办实事,切身体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恰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身在当年抗日激战之地,缅怀外公朱德总司令策马太行的战斗生涯,抚今追昔,激情难抑,遂以这篇真心真情之作,纪念抗战,纪念先辈。

  那座战斗英雄纪念碑让我难忘

  我童年时,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做《长乐之战》,讲的是抗战时期我八路军反击日军九路围攻的一次著名战役,这场战争就发生在山西武乡县长乐村。解放后,为纪念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和将领,当地政府建起一座“长乐村战斗英雄纪念碑”。我来武乡工作后,几次到长乐村瞻仰此碑。这座巍峨挺拔、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伫立在漳河岸边,默默不语。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从北平疯狂南犯,扬言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外公遵照党中央决定,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8年2月,外公率总部挺进太行山,转战于武乡县的义门、寨上、砖壁、王家峪等地,直接指挥整个华北抗日游击战争,武乡成为我党我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当时仅13.5万人口的武乡,就有9万人参加抗日自卫队和抗日群众团体,并有3000多人参加八路军。初入太行山,八路军就先后打了神头岭、响堂铺等3个被敌人称为“典型的游击战”的胜仗。1938年4月4日,日寇分九路向晋东南合击,企图在左权(当时叫辽县)、榆社、武乡地区消灭我八路军主力,吃掉八路军总部首脑机关,把刚刚诞生的太行抗日根据地扼杀在摇篮之中。时任八路军总部总司令的外公直接指挥了这次反围攻战斗,亲自制定了作战计划。4月16日,日寇3000余人窜到长乐村附近,我129师主力及115师一部抓住孤立、冒进的敌人,迅速将其团团围住。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战斗,击毙日军2200余人。

  长乐之战,是我八路军粉碎敌人九路围攻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其他各路敌人见其主力惨败,便纷纷回窜。外公指挥我军乘胜追击,相继收复了18座县城,一举将日寇赶出了晋东南,取得了粉碎敌人第一次九路围攻的胜利,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在太行山区,八路军有13503人牺牲,32345多人负伤,整个太行山区有17万人被日伪军打死打伤,其中有1434名区级以上干部为国捐躯。“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是朱德总司令、我的外公说过的一句话———它被醒目地刻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烈士英名录的上方。

  那封发黄的家书让我泪下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封抗战初期外公在太行山区写给家乡好友的一封信。信已发黄、破损,但字迹依稀可认———“与龄老弟:我们抗战数日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县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天天都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

  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康健,但因年荒乏食,恐不能度过今年,我希望好友阅后,向你募二佰中币,速寄家中。———朱德于晋洪洞战地十一月十九日”

  纪念馆的讲解员每每讲到此处,就会哽咽;我一七尺男儿,也禁不住泪眼模糊。是啊,这就是我的外公,这就是威震敌胆的八路军总司令,这就是太行人民眼中的“朱老总”。

  外公出身农家,5岁就上山割草、打柴,20岁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使他毅然弃教从军,以武救国,后又抛官弃禄,追求真理,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外公戎马倥偬,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对家中年迈的母亲却“不能顾及她们”。虽位居八路军总司令,却“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

  我在纪念馆听讲解员讲,外公当年在太行山虽然年过半百,仍然和战士们一样吃的是野菜树叶,穿的是补丁棉衣,住的是土屋土炕。

  在总部旧址王家峪,当地老乡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一次,外公从黄崖洞兵工厂视察回来,看到饭桌上摆着一盘刚刚炒好的山药蛋(土豆)丝,脸上顿呈不悦。他把炊事员叫来,说:“根据地这么困难,大家都在吃野菜,啃窝头,你怎么能为我一人把山药蛋切成条子炒菜呢!我们多为前线,多为百姓想想吧。”

  说罢,外公硬是只留下窝窝头,让勤务员把这盘菜送给伤病员。

  还有一次,警卫班战士小李送信回来,见老乡正在采集榆钱钱。小李便也采了满满一碗榆钱,放点盐、醋拌了拌,端给外公吃。外公看着这碗榆钱饭,对小李说:“老乡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拿榆钱当饭吃,我们吃了,老乡们吃啥?我们八路军是工农子弟兵,要爱护百姓。哪怕是一碗榆钱钱,也要首先想到老乡。”

  随后,外公让小李把这碗榆钱饭,送给了烈属韩奶奶。

  新中国成立以后,外公依然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不仅如此,外公一向教育儿孙、子侄们,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临终前,他嘱咐外婆,把他一生的积蓄两万多元人民币全部交了党费,不为子孙留分文。

  外公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官拜”元帅。但直到外公去世后,我们才知道,外公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外公的一生,是真正的艰苦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心中只有人民,他的眼中只有共和国的事业。

  那棵繁茂的红星杨让我向往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听的最多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星杨”的故事了,长大后便产生一定要亲眼目睹红星杨的强烈愿望。在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外公手植的红星杨现已成为武乡红色旅游的一道风景,每天到此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从长治市乘车,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便可以到达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走过一座拱形小桥,便能看到那棵著名的“红星杨”。远远望去,树身笔直,树冠繁茂,枝杈交错,叶色浓绿。在蓝天、白云和巍巍太行山的映衬下,红星杨格外挺拔苍劲。

  王家峪的乡亲们告诉我,这棵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红星杨”的杨树,从树枝的横断面上能看到一个鲜艳的正五角形,跟军徽上的红五星一模一样。更为神奇的是,当地的杨树很多,但只有这棵朱总司令当年亲手栽植的白杨树,是有红星之“芯”的。

  老乡说,这是因为朱总司令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太行山。

  与我同行的武乡县原文史所所长、武乡县的党史战史研究者王照骞对我讲,外公在武乡的日子里,经常深入到老乡家里问寒问暖,和老乡们一起抽烟、下棋、拉家常,帮老乡干活。一次在砖壁村和老乡拉家常时,外公了解到,砖壁村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古时传下来的歌谣说:“干砖壁、砖壁干,正月吃完土窖水,二月担水三十里,要想找到活泉水,熬到日头朝西起。”

  外公一直把砖壁村缺水的事记在心里。哪怕是在打仗前察看地形时,也处处留心找水源。后来终于找到水源,外公亲自指挥并和军民一起劳动、打井,不到半个月就挖了一眼30多米深的活水井。井打成后,召开了千人庆祝大会,外公在会上用挖井的事例教育大家军民团结,战胜天灾人祸,坚决抗战到底。

  自此,砖壁村的百姓纷纷称赞“八路军真好”。砖壁村人为使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八路军的恩情,便给这口井起名“抗日井”,还在“抗日井”旁树了一个牌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总司令”。

  在砖壁村,外公还经常帮老乡们推碾子,那个大碾子至今还在,被老乡们称为“连心碾”。

  王照骞说:“不管是红星杨、抗日井,还是连心碾,都表达了老区人民对八路军、对朱总司令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激和怀念,发自百姓内心,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我重新回到外公曾经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追忆外公的战斗生涯,重温先辈的革命传统,心情格外激动。外公他老人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心中默念着外公的教诲,要求自己像外公那样艰苦奋斗,联系群众,同人民心连心;像外公那样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古人云,诗言志。最后,我想吟诗一首与外公唱和,作为本文的结尾———

  《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朱德(1940)

  《入太行》

  六十经年烽烟散,

  太行之行感触深。

  先人壮志后人酬,

  处处丰碑处处春。

  ———刘进(2005)

  作者:刘进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