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世事沧桑--中国籍女职员眼中的联合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07:30 新华网 | |||||||||
新华网联合国9月17日电通讯:60年世事沧桑 60年春华秋实--联合国中国籍女职员翁盈盈眼中的联合国 新华社记者 刘历彬 60年世事沧桑,60年春华秋实。2005年,联合国迎来了她的60华诞。
60年来,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作出了世人有目共睹的重要贡献。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联合国,新华社记者近日特地采访了在联合国工作的一名中国籍女职员--翁盈盈,希望通过她在联合国工作的亲身经历及其所见所闻,给大家讲述联合国内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现年57岁的翁盈盈是联合国人事厅征聘司司长,负责除维和部队之外的所有有关联合国人事征聘的政策制订和具体执行工作,迄今已在联合国工作了近30年。提起联合国,翁盈盈似乎总有着说不完的话。她介绍说,在世人的眼里,联合国不仅神圣威严,而且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每年世界各地的人们写给安南秘书长的信函不计其数,希望与联合国一道分享他们的喜与怒,哀与乐。由于安南的办公室无法及时处理如此大量的信件,便时常委托秘书处的其他同事代劳。翁盈盈也因此得以体验了一种难得的经历。 有一次,翁盈盈收到了一封寄自非洲某落后国家的信件。翁盈盈说,“信封一看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那种,破旧、泛黄,里面的信纸更像是随手捡来的,没有规则;而信的内容则是诉说那个国家人民生活的极端艰难与不幸,希望联合国能够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洋洋洒洒数千言,挤满了那张纸的每一个角落。当我吃力而认真地读完那封信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得到信件的主人在书写这封信时对联合国寄予的那种信任与渴望的目光。” 正是由于联合国的特殊地位,在联合国工作的人员也才承受着别人感觉不到的自豪和压力。翁盈盈说,“随着联合国的地位不断提高,渴望来联合国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征聘工作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公平、竞争,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公民开放。” 翁盈盈介绍说,联合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做人类公仆的精神。 到现在为止,联合国征聘司已收到差不多来自几乎所有191个会员国的16万人的工作申请。“不过,来自中国的职员人数相对较少,目前在秘书处工作的总共还不到300人,”翁盈盈不无遗憾地说。“中国人申请的不多,可能是对情况不了解,但联合国欢迎中国的年轻人!” 说到中国,翁盈盈兴致倍增。她说,“身处联合国这个多边国际组织中,我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体会尤为直接而深刻。我身边的许多同事经常向我打听中国的事情,中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好!” 当记者问及翁盈盈记忆中最难以释怀的事情时,她沉思片刻说:“2003年8月20日,联合国驻巴格达办事处遭炸弹袭击,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和20多位联合国职员当场遇难。此事虽已过去了2年多,但它在联合国广大职员心理上落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翁盈盈说这番话的时候,记者发现她的目光一下黯淡了下来。她说:“身边突然失去这么多的同事,有的还与我们朝夕相处,这给联合国的工作人员生产了很大冲击。以前,他们在各地执行任务时,无不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可现在,为了和平目的工作在异乡的他们,怎么会遭到如此惨无人道的对待?” 看到黯然神伤的翁盈盈,记者实在不忍心继续发问,但职业精神的驱使记者还是向她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期,围绕联合国的负面新闻不断,从维和行动中的性丑闻,到‘石油换食品’腐败案,再到联合国高官相继锒铛入狱,联合国的形象受到了极大损害。作为联合国的一名职员,你如何看待联合国发生的这些事情以及联合国的未来?” 翁盈盈难过而又坚定地说:“这些事情发生在联合国确实不应该,它们不仅败坏了联合国的声誉,而且也挫伤了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士气。但联合国也如同其他任何机构一样,存在某些问题亦为正常,决不能因此而否定联合国,否定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正在推行改革,相信它会克服困难,重新焕发出活力。” 在结束对翁盈盈的采访时,记者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首著名歌曲中的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时下的联合国不正是在经历一场空前改革风雨的洗礼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愿联合国一路走好! 相关专题:联合国六十周年首脑会议 |